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原地發聲,全域聽聞

原地發聲,全域聽聞

臺灣對於原住民族傳播議題的關切,發展的很晚。雖然1980年代的原運時期,就提出運用傳播媒體來召喚能量和集結力量的觀點和做法,不過成為一個具體可以討論的議題,大概要到1990年代中期之後。自此有十多年的時間,原住民傳播議題的首要之務,多半集中在傳播權益的爭取上。

文、圖/林福岳(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原文會第二屆新聞及節目自律委員會委員)  出處╱《原視界IPCF雙月刊17期》

 

臺灣對於原住民族傳播議題的關切,發展的很晚。雖然1980年代的原運時期,就提出運用傳播媒體來召喚能量和集結力量的觀點和做法,不過成為一個具體可以討論的議題,大概要到1990年代中期之後。自此有十多年的時間,原住民傳播議題的首要之務,多半集中在傳播權益的爭取上。

基於自身的尊嚴和社會中各族群間的平等,在媒體文本所呈現的形象上,原住民族不希望再被主流媒體用刻板印象和既定慣例扭曲、邊緣化、異族化。

而為了維護族群自身的傳播權益,爭取發聲權和詮釋權,原住民族應該擁有自己的媒體,自己的專業工作者、自身的主體性,才能對抗主流媒體的霸權宰制,在言論場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讓社會可以注意到原住民族的位置和聲音。

 

《山地之聲》  開啟臺灣原住民族廣播濫觴

臺灣的原住民族,原先是沒有文字的,部落內的傳播主要是以「口傳」的形式進行,直接透過聲音語言的傳遞來傳播訊息與表達情感。這種傳播方式,訊息的符號載體,直接訴諸於說話的聲音表變化、眼神、面部表情、手勢等等肢體符號,其感染力是具體而直接的。其意義的對象和指涉是連結在一起的,訊息的傳遞透過人與人面對面的直接相遇、分享,強而有力地達成。 

此外,原住民族居住地的地理分布和社會文化特性,就媒體的傳播型態和運作方式而言,全區性的大眾傳播媒體其實並不是最適合的模式,反倒是相對具有地方特性、特定範疇的地方或社區媒體,更適合原住民族的需求。另一方面,就媒體的營運型態來說,過去尚未有網路的時代,廣播的營運相較電視和報紙成本都較低,同時地域性強,加上適合原住民族有語言而無書寫文字的文化狀態,透過聲音的傳達與保存的廣播型態其實更適合原住民族的生活世界運用。

根據林鴻(註)的研究,自國民政府在戰後接管臺灣後,一貫採行的原住民族政策是「平地化」、「現代化」與「去政治化」。以漢人社會甚至其他工業化「進步」國家為標竿,有意識地使原住民族社會脫離傳統生活方式,逐漸成為臺灣農業開發、工業發展、資本主義化、經濟轉型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支持環節。為此,最早出現專為原住民族服務的廣播節目,是早在1947年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為實施山地廣播教育,加強政令宣導,商請「臺灣廣播電台」編排山地廣播節目,以日語發音向原住民族發音《山地之聲》。直到後來政府獎勵補助的《山地農村》、《青山翠嶺》等節目,都是為了配合政府在當時所實施的農業推廣政策,當時原住民族廣播的用途乃立意於政府的宣傳工具之上。

直到1999年蘭嶼廣播電台的成立,以及當時新聞局第九梯次與第十梯次的指定用途頻道開放,才正式改寫臺灣原住民族廣播史,蘭嶼廣播電台的開播也開啟原住民族自主廣播的里程碑。

 

廣播媒體 建構多元文化社會

原住民從被媒體「服務」的接受者、被再現於媒體的「他者」,逐漸轉換成為媒體的使用者、運作者;而後再成為媒體的主導者、所有者,主要的意義有幾個不同的層次。

首先是實踐原住民族傳播的主體性,自主建構媒體,原住民可以站在自我的位置上發聲,表達原住民族的觀點,更重要的是掌有主控權。其次是可以建構自我的論述,陳述和表達族群主體的觀點和意見,並且傳遞文化;更重要的是,可以藉以建構族群的認同。此外,傳播媒體本身就是族群發展的重要社會機制,藉由傳播媒體可以建構族群內部和族群之間的傳播網絡,更是促進族群發展的重要工具。

這次Alian 96.3原住民族廣播電台的設置,和原視的概念是相同的,也就是做為原住民族的公共媒體,經由廣播的型態與運作方式,提供原住民族的傳播服務。

在整個傳播媒體的版圖之中,廣播已經被視為弱勢媒體,一般人也認為其影響力正在日趨下降。確實,就整體傳播環境而言,媒體類型與內容的日漸多元化,以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使得廣播生存面臨挑戰。尤其是進入到數位網路時代之後,新媒體技術產生,使技術門檻降低;而在聽眾這一端,收聽管道及方式多元,卻也增加節目露出的機會和可能。更進一步地說,新的媒體型態,特別強調互動和多功能服務的媒體形式和需求,因而新媒體、自媒體的出現,改變了聽眾的使用習慣。

正因如此,廣播發展的趨勢,也逐漸從大眾媒體走向分眾,為特定的族群提供廣播和資訊的服務。同時因為數位匯流的發展,廣播也不單單是透過收音機來聆聽,而是強調多元管道的收聽,結合各類媒體,使得觸及更為廣泛。另一方面,聲音表現也因為技術的進步變得更為豐富而多元。最重要的是,現在的廣播媒體,特別重視多元文化表現,以建構多元文化社會。

 

澳洲「國家原住民廣播服務機構」  原住民族傳播媒體發展先聲

我們可以看看澳洲的例子。澳洲的原住民人口數和臺灣差不多,也大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左右,可是在全國各地卻有為數120個社區電台,為原住民社區提供廣播服務。

澳洲在原住民族傳播媒體的發展歷程,早在1970年代初期,各地方原住民社區因為感受到自我發聲的需要,自發性地開始嘗試廣播節目的製作。政府一開始因為違法而採取否定的態度,可是卻發現廣播媒體對於資訊傳遞和社區意識的建構有很大的助益,因此改弦更張,反而將這種發展納入傳播政策當中。

1984年,一份官方委託的調查報告書《澳大利亞原住民與托瑞島民傳播報告:遠離沉默國度》中,明確建議政府應正視原住民傳播的議題;也催生了《1992年廣播電視服務法案》的出現,具體而明確地規範了澳大利亞政府的廣電政策施政方向。

其中影響深遠的一個政策,就是設立了「國家原住民廣播服務機構」(National Indigenous Radio Services,簡稱NIRS)。它的任務是提供原住民新聞與優質節目,用以支持缺乏資金與人力的偏遠原住民廣播電台進行全天播音服務。

可是以一個單一機構要提供全國那麼多電台的需求,單單靠本身的力量絕對不夠,所以NIRS像是一個資源協調轉運中心,一方面向各個地方電台徵收好的廣播節目,然後加以編排整理成一周的節目表;另一方面再提供給下面的120個會員電台,各社區電台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和狀況,選擇聯播NIRS的節目或是不出自製的節目,如此形成一個綿密且廣泛的協力網絡,滿足了各個地區原住民在廣播方面的需求。透過網路,澳洲各地的原住民,可以找到最接近自己社區的原民廣播電台,收聽自己想要的廣播節目(圖1)。


圖1:搜尋澳洲NIRS在各地電台的網頁。



我曾在2010年9月中參觀了位於澳洲布里斯班的NIRS辦公室,發現其實它的規模非常小,只有幾間辦公室、10多位工作人員;可是卻負擔和提供幅員廣闊、族群眾多的澳洲大陸原住民族,每天日夜收聽的節目。

他們在牆壁上設置了一幅澳洲地圖,上面有許許多多閃耀的小燈,每一盞小燈就代表一個原住民社區電台,所謂「廣播世界、無遠弗屆」就那麼真切地在呈現面前,心中不免產生一種震撼及感動。

 

西班牙「巴斯克公共廣播電視集團」  少數民族傳播發聲

另一個可以參考的例子,雖然不是原住民媒體,但卻是少數民族自有媒體充分發揮社會效應的範例,就是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的「巴斯克公共廣播電視集團」(Euskal Irratl Telebista, EiTB)。  

巴斯克(Basque)這個地方緊鄰西歐庇里牛斯山脈,位於西班牙北部和法國南部一帶,面臨比斯開灣。巴斯克自治區於1979年12月成立,面積7,234平方公里,包括阿拉瓦、基普斯誇與比斯開三省,首府是維多利亞,人口約218萬。巴斯克至今仍是西班牙獨立意識較強的地區,多次要求提高自治。

儘管爭取自治和獨立的過程風風雨雨,但是傳播政策和媒體設立,卻早在1980年代便已開始思考擘畫,並付諸於實際的政策。在法制方面,1982年5月便先賦予法律的基礎,無異議通過得以設置自有電視台的法規;在媒體建置方面,同年的11月便立即先進行廣播電台的節目製播,讓巴斯克地區的人民立即可以得到自己族語的廣播服務。這種明快的發展節奏和工作效率,真讓人佩服。

就現況而言,「巴斯克公共廣播電視集團」是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區的第一個廣電媒體集團,旗下有5個電視頻道、5個廣播電台、網路以及需求方平台(on-demand platform),提供該集團的所有媒體內容。

即以廣播方面來看,EiTB有5個廣播電台,每天的收聽眾大約超過30萬人,這明確地顯示他們是一群生活化、現代化和親民的廣播電台。每個電台在定位和傳播功能上也有明顯的區別,像是Euskal Irratl是一般綜合性的巴斯克廣播電台,Radio Euskadi則是以西班牙語為主,Radio Vitoria是專門為巴斯克地區阿拉瓦省(Alava)民眾製播節目的電台,Gaztea是以年輕人為主要對象的頻道,而EiTB Musika就是音樂的專門頻道。5個頻道各司其職,服務不同的閱聽群眾。

自2008年起,EiTB架設了自我的網站,將媒體集團中所有的內容都上線,提供民眾選擇。而這個新的管道還透過巴斯克語,西班牙語,英語和法語等4種語言的服務,讓想要近用的民眾都可以找到自己適合的管道。

以兩百多萬人口,土地面積還沒有花蓮和臺東加起來大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卻可以規劃得出那麼完整和功能齊備的媒體集團,而且是屬於公共服務性質的傳播方式,這充分顯示自治區的政府對於傳播的社會功能和價值有強烈的認知和期許,希望透過廣泛而龐大的傳播網絡,建構屬於自我的傳播機制。

Alian 96.3原住民族廣播電台的設置和播出,顯現臺灣在原住民族廣播服務上往前走了一步。期望在自我定位和社會功能上,可以有更貼近原民需要的策略規劃和表現形式,真正做到有自己的媒體,發自己的聲音,建構自我的未來。

 

註:林彣鴻(2011)。《台灣原住民族廣播發展歷程─1945-2010》。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延伸閱讀

判斷「主力股」要看成交量!法人圈打滾超過25年交易員「等他們囤夠所需股數時,股價就會飆漲」

2024-03-27

股票下跌幾%該停損賣出?年成交量3千億、光繳稅就2億...台股當沖之王巨人傑揭「停損唯一標準」

2024-04-08

台股傳奇交易員!巨人傑17歲進股市、本金只有1萬,31歲翻成交量5千億超級散戶:即使賠1元也要找出原因

2024-03-27

中華電、大成、台肥...主力最愛的「股票田僑仔」資產概念股該怎麼買?張真卿:1情形千萬別進場

2022-11-23

不想被外資、主力當韭菜 又不易看出財報數字的魔鬼 該怎麼辦? 只有「童叟無欺」的裸K不會騙你!

20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