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00881 00878 00900

貼標籤容易 理解卻很難

貼標籤容易 理解卻很難

2017-05-11 23:39

下次幫人貼上標籤之前請別忘了,真正重要的,是標籤底下的那個人。

水ㄤ高中時在國外求學時曾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同學們總是會依照自己的原生文化或國籍組成一個個小團體。更有趣的,是大部份的人都會忍不住用一些刻板印象替這些小團體們貼上標籤。於是華人同學們便成了很會考試的代表,非裔的同學們則彷彿個個都是體育健將。

但叫人感慨的,是某些小團體之間的交流並不頻繁,有些甚至會擺出敵對的態度,抗拒和另一個族群的人互動。而學生們之間的這種誤解如果不能及時解開,就很有可能在他們長大之後形成更為嚴重的歧視或偏見。

在迪士尼的動畫片《動物方城市》(Zootopia)以及一部經典的真人電影《早餐俱樂部》(The Breakfast Club)裡就都點出了這個問題,並且試圖提醒我們。

「動物方城市」是一個屬於動物們的烏托邦,那個世界裡沒有人類,只有各式各樣的動物,依照自己的生活習慣居住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中,像是沙漠區和熱帶雨林區、極地區、老鼠城等。雖然獵物與獵食者之間達成了和平共存的默契,但對於不同物種的一些刻板印象還是時不時地會出現在社會上、以及大家心中。

《早餐俱樂部》一片中則是敘述在1984 年的一個週六早上七點,五個高中生來到了學校的圖書館,為了各自犯的一些校規而被處罰留校反省一整天。這五個人有著全然不同的背景:愛搗蛋生事的約翰(John)、有公主病的克蕾兒(Claire)、體育健將安德魯(Andrew)、頭腦一流的書呆子布萊恩(Brian)、以及個性孤僻、造型怪異的艾莉森(Allison)。因為他們平常很少交集,所以可想而知這一整天的關禁閉對他們來說會是一段漫長的折磨。

給身邊的人一個機會了解你吧,畢竟沒有人能夠獨自堅強一輩子。

《動物方城市》裡的兩位主角分別是活潑靈巧、對執法有著無比熱情的警察兔子茱蒂(Judy,吉妮佛.古德溫配音),以及聰明狡詐、只想著賺大錢的狐狸尼克(Nick,傑森.貝特曼配音)。 世故又油條的尼克一直對於茱蒂明明身為一隻弱小的兔子,卻總是奮不顧身地想和其他更兇猛的動物一樣查案而覺得嗤之以鼻;同樣的,茱蒂也很討厭尼克的自私小氣,更不喜歡他總是用小人之心去處理人際關係。

某天兩人一起調查一宗失蹤人口案件時,因為共同經歷了一些困難,開始對彼此改觀,尼克更非常罕見地向茱蒂分享了一段讓他至今耿耿於懷的往事。原來尼克小時候曾經是一個熱情和善的孩子,但因為同學們對狐狸的歧視與霸凌,讓他發誓從今以後要讓自己變得更堅強,絕對不讓身邊的人看到自己軟弱的一面。只是堅強的代價,就是他必須將自己內心的溫柔封閉起來,用冷漠與尖銳來面對這個世界。

但隨著和茱蒂的相處,尼克慢慢發現,身邊有一個願意關心你、理解你的人,其實是一種幸福。而當他決定要擁抱這難得出現的幸福時,雖然卸下了長年穿戴著的武裝,但茱蒂發自內心給他的力量,反而讓他變得比以前更加堅強。

對許多童年受過創傷的孩子來說,最讓他們難過的不是那些傷痛,而是自己沒有能力阻止這些傷痛發生。所以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要快點長大,才能夠不讓自己再次受到傷害,而為了要能夠堅強,往往強迫自己穿上武裝,甚至戴上面具,將真實的自己隱藏起來。

雖然這種想要堅強的心無可厚非,但堅強並不一定需要靠冷漠才能支撐;所以如果身邊出現了想要關心你的人,請給他們一個機會給你力量吧!

不要糾結於彼此的不同,你會發現你們有很多地方相同。

在《早餐俱樂部》裡,被迫相處在同一個空間的五位高中生因為各自不同的個性,最初的確讓他們之間發生了不少爭執,但也因為有了互動,他們開始對於彼此有更深的了解,也卸下了心防,甚至願意分享各自深藏在心裡的祕密。此時他們才發現,比起那些表面上的不同,他們其實擁有比想像中更多的相似之處。

其中困擾著每一個人的煩惱,就是來自父母的壓力。艾莉森的孤僻源自於父母的冷落;克蕾兒的父母每次吵架就會用她當作攻擊對方的武器;約翰的憤世嫉俗是因為從小受到父母的家暴;安德魯的爸爸老是嫌兒子在運動場上的表現不夠好;而布萊恩那凡事追求完美的父母則是逼得他快喘不過氣來。

當這群同學們發現了這些共通點之後,除了對彼此改觀,也更願意自我反省;最後他們不只成為了好朋友,更因為和不同於自己的人相處之後,對於自己有了更多的認識。

對陌生人,我們最常察覺的就是他們和自己不一樣的地方,最明顯的像是外表、談吐,或是做事方法。很多時候會讓我們產生反感的,正是這些不同的地方,因為這代表著我們要試著接受一些不習慣的事;而當一個人觀念比較封閉,他/她可能就會糾結於這些「看不順眼」的小地方,也因此錯過了真正認識一個人的機會。

這世上充滿了成見,因為批評一個人很容易,懂一個人很難。

這兩部電影各自利用了角色的設定來告訴我們,「刻板印象」是一件很常見,但卻對這個社會傷害很深的事。

當《動物方城市》中的幾件零星失蹤事件慢慢被串連起來之後,逐漸演變成一場「獵食者」與「獵物」之間的對立。由於草食性的「獵物」數量遠遠大過肉食性的「獵食者」們,很快地社會上開始瀰漫著一種仇視不安的氣氛。不管某隻動物的原本為人如何,只要他屬於「獵食者」,就會被貼上「殘暴」的標籤,接著就被排擠。就連嗜吃甜食的警局櫃檯員,也只因為他是一隻獵豹就被強迫調職到地下室工作。

同樣的,在《早餐俱樂部》中,五人因為各自的原因而被罰,也被老師要求在懲罰結束之後要交一篇題目為〈你認為自己是誰〉(WhoDo You Think You Are)的作文。但老師心中早就因為對學生們的刻板印象而有了成見,根本也不想要認識每個學生真正的樣子。在這位老師心中,學生犯錯一定就是他們的錯,沒有必要去探討他們行批評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為我們不需要花時間去認識一個人,只要用我們腦中對於他的既定印象來下結論、貼標籤就好。但如果我們這麼做,不只對那個人不公平,也會讓這個社會上充滿各種成見,更嚴重還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誤會、甚至是對立。

對於和我們不同的人應該要試著了解,而不是忙著貼上標籤。

不管是「獵食者」、「獵物」,還是「書呆子」、「草莓族」,這些都是常常被我們拿來標記身邊的人的一些標籤。當然不是所有的標籤都是以歧視作為出發點,因為有時候我們的確需要靠這種方式來幫助自己快速地分類複雜的人際關係。

可是如果我們沒有真正試著去認識標籤底下的那個人,那麼即便是《動物方城市》裡大受歡迎的男主角尼克,也只不過是隻「狡猾的狐狸」而已。但當我們看完了這部電影,理解了他的成長背景,也看到了他是如何運用聰明才智幫助茱蒂破案之後,他就變成了英雄「尼克」,鮮明又獨特地被刻劃在我們的腦海裡。所以下次再幫別人貼上標籤之前請別忘了,真正重要的,是標籤底下的那個人。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水ㄤ,水某

出版:三采文化

書名:跟著心中的孩子,找回面對世界的勇氣:30部動畫電影X30部真人電影,關於人生裡的各種迷惘與抉擇

 
 

延伸閱讀

「一個人」很悲哀嗎?

2017-10-31

真正的朋友 是在你患難的時候不離不棄

2017-10-31

對友誼想法更成熟,因為懂得自己要什麼!選擇好的「益友」,人生變得快樂有成長

2017-10-31

你會不會太多心?

2017-10-24

真理之路要靠自己走

201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