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升息 006208 美元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 中產階級失業 罪魁禍首是科技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 中產階級失業 罪魁禍首是科技

黃玉婷

焦點新聞

2017-06-23 07:56

科技將為全球金融體系帶來重大的變革,面對區塊鏈為金融業帶來的改變,的確會有非常多人受惠。但對科技發展相對落後的國家,若不即刻跟上這股科技浪潮,將會拉開與先進國家的經濟差距。而台灣呢?面對金融科技帶來的衝擊,我們該如何準備?

《今周刊》於6月22日在晶華酒店舉辦「創新創業與Fintech大未來」趨勢論壇,重磅邀請國際貨幣基金前首席經濟學家賽門.強森(Simon Johnson)解讀金融科技為全球金融體系帶來的機會與衝擊。會中也邀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王儷玲教授和《今周刊》專欄作家-家庭體適能Fitmily創辦人詹益鑑與談。

論壇一開始,強森就切入重點,點出區塊鏈將會為全球金融體系帶來的改變。區塊鏈透過「分散式帳本技術」,達到交易過程可查證的效果。簡單來說,它改變一般的記帳方式,讓交易過程的每筆紀錄都能夠完整保存,且透明化。

強森指出,美國目前仍有約兩成的民眾無法參與金融活動,區塊鏈與金融科技的應用也許能夠用於幫助更多的低收入戶,讓這些人享受金融體系帶來的便利。另外,透過金融科技的龐大資訊庫,金融機構也能夠為每個人分析專屬的金融資料報告,為信用貸款有不良紀錄的人找出問題的癥結點,改善他們的經濟能力。

提到區塊鏈就不得不提及比特幣,因為它是區塊鏈非常重要的元素。強森特別提到,以比特幣的運用現況來說,同為支付媒介,的確有些與黃金相似的地方,但比特幣可以透過網路帳本在世界各地流通,且沒有任何人能夠擁有比特幣的真正實體,這就跟黃金或是其他交易媒介大不相同。

比特幣的優點在它是個跨國、交易紀錄都會被保存的虛擬貨幣!沒有發行機構,所以也沒有單位能夠操縱發行數量,因此能夠確保其去權力集中化。但比特幣目前每秒只能處理7筆交易,而Visa則可以處理約2000筆交易,這個部分比特幣就需要加強目前的處理系統。

差距愈拉愈大
勞力密集型國家前景有隱憂

科技為世界帶來商機,當然也有其黑暗面。說到這個部分,強森語氣略顯擔憂,科技進步及自動化生產技術為經濟帶來好處,但也造成貧富差距的拉大。以美國為例,中產階級正迅速消失,許多人將矛頭指向貿易全球化,但其實科技進步才是造成失業的一個重點。

另外,對於科技發展,許多人對人工智慧技術的大躍進感到擔憂。當人工智慧普及於生活中,必定會為就業市場帶來衝擊。但是強森請大家不要過度擔心,人工智慧並無法完全取代人類,比如:足球選手、醫生為病人的病情分析以及演講者都是人工智慧無法取代人們的例子。

關於金融科技,強森特別提醒,區塊鏈雖然會為全球的交易方式創造商機,但是若有國家沒有跟上這個金融體系改頭換面浪潮,將會造成國與國之間的貧富差距持續擴大。

掌握科技技術的先進國家將因科技為金融帶來的方便,能夠在經濟劇變之下迅速調整國家的整體經濟。但是,那些以原物料作為經濟支柱、產業型態以勞力密集為主的國家,將會因為景氣循環及低收入而跟先進國家的差距愈拉愈大。

面對這股金融科技帶來的改變,台灣要如何因應呢?

「若要用科技業來協助金融的創新,台灣需要政府的力量。」王儷玲教授如此表示,未來的3到5年,全球金融業將會競爭更加激烈,台灣的金融業能不能在未來變得更有競爭力,政府會是個關鍵角色。

與以色列相比,台灣政府對於建置新創及金融科技的「育成平台」顯得較不積極,而育成平台對於建構台灣的金融科技生態有著重要的影響力。此外,王儷玲教授也特別提到,要建立一個適合發展金融科技的環境,必須要從教育開始做起。課程上要有更好的配套措施,讓學生不必在畢業後才重頭開始摸索金融科技領域,如此才能讓台灣的金融科技在未來的5年有很良好的發展。

人才和資金不足
台灣金融科技面臨困境


對於人才培養,詹益鑑從另一個角度切入台灣目前面對的問題。「台灣的金融科技要面對的是,人才與資金不足的雙重困境。」長期投入創投事業,詹益鑑在觀察台灣新創環境後得到這個結論。

台灣企業的新陳代謝緩慢,資本結構仍停留在30年前,但現在卻是人類有史以來產業週期最短的時刻。當新創公司需要願意承受風險、無法短期獲利的投資,就會難以吸引資金進入。而當資金無法注入新創或金融科產業,就會造成人才流失。如此,就形成台灣現在同時面對人力市場與資本緊縮的情況。

針對台灣面對的人才困境,強森以麻省理工學院的產學合作為例。在麻省理工學院,學校非常重視實務訓練,且積極與企業合作。加強民間機構與政府的合作,才能讓台灣在金融科技業有更多的可能性。

「人才不代表一定要具有博士學位,只要擁有技術且具有前瞻性,那麼就可以不被時代拋諸在後。」對於金融科技人才的培育,強森最後給了一個非常實際的見解。

延伸閱讀

台海觀察系列報導》日本軍事專家語出驚人:台灣人想保台抗中 為何最佳線索是「老喊要反攻大陸的蔣介石」?

2023-05-24

高中成績吊車尾、大學一度落榜…少年股神靠當沖短線練功6年,50萬滾出千萬獲利!

2023-04-28

台海觀察系列報導》70歲日本爺爺曾飛F-15戰機,升空攔截共機!貴為日本參謀總長,為何他認為國軍素質仍優於共軍?

2023-07-05

台海觀察系列報導》「日本國內對台海危機感,搞不好比台灣更強!」為何他說美日嘴上不提 其實都在暗助台灣?

2023-06-14

台海觀察系列報導》為何中國研究二戰美軍在太平洋攻島戰術?前日本防衛廳長官:共軍目前無能力侵台 但要小心這招

202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