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00881 00878 00900

競爭,帶給彼此成長的力量

競爭,帶給彼此成長的力量

2015-06-01 11:36

有時候,對我們的工作最有幫助的,是那些最常打擊我們的人。

馬諦斯和畢卡索彼此驅策、刺激、吸引、競爭,長達了將近五十年。

這麼說大概不為過:在他們的生涯過程中,他們形塑與成就彼此,並樹立了二十世紀現代藝術的標準。

二○○三年舉辦的「馬諦斯與畢卡索」國際展中,許多觀察家把這兩位藝術家拿來相互比較,例如,《史密森尼雜誌》(Smithsonian)形容他們的競爭關係為「棋賽」(chess game),《紐約時報》則有評論使用「雙雄決鬥」(duel)來形容。藝術史家約翰•理查森(John Richardson)在《浮華世界》雜誌(Vanity Fair)的評論中寫道:「我每次去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看這展覽時,總有認識的人問我,是馬諦斯還是畢卡索勝出?我告訴其中一個這麼問的人:『你這白痴,根本沒有抓到重點,這展覽又不是拳擊比賽。』」

那麼,該稱它為什麼呢?

理查森寫道:「根據這些展出的多數作品,這場展覽比較像是對話(dialogue)。不過,考慮到這兩位藝術家彼此激出的火花,考慮到他們的作品中發出的耀眼火花,『對話』這個形容似嫌太溫和了。」最後,理查森建議稱他們為「神祕分身」(secret sharers),取自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短篇故事名《神祕分身》(The Secret Sharer)。

這其中涉及的,不僅僅是語義問題而已,它實際上代表了一個重要的概念性挑戰。為了了解競爭之為一股創造力,我們已經在前文中先行探討了競爭的激勵作用,促使我們對競爭對手產生依附性。西洋棋、拳擊或籃球之類的比賽,是有助於了解的比喻,也是可靠的例子。「有限的賽局」—不連續的、能夠分出勝負的對抗,例如在運動場上的比賽、競選或市占率之爭—闡釋了人們面對面競賽的一些基本特質。

但是,就如同學生必須嫻熟代數,才能學微積分;同理,我們必須了解競爭,爾後才能進一步去領會競爭的更高境界與含義。最終能分出勝負的競賽,通常不是最有趣的競賽,就算在運動領域亦然。曾經帶著破碎之心而低語「我們明年會打敗他們」的球迷都知道,任何一場比賽(不管是多重要的比賽),都是持續故事的其中一個篇章。

競爭與合作的共存,並非只存在於組織,它是人際關係和人的心理的基本原理。心理學家伊蓮•艾隆解釋,每個人都有兩種主要的關係推動力:其一是想建立關連,或是尋找共同立場;其二是想要分出排序,或是想要建立階級地位。

但是,這項解釋恐怕也未能充分說明競合現象的普遍性,因為它隱含的是關連性或對立性的極端,而實際上,每一種性質可能以遠遠更為微妙的形式呈現。律師法蘭克•艾薩羅(V. Frank Asaro)在其著作中指出,基本上,合作是:「一種想要團結、結合、彼此吸引,或是展現守秩序或集體共同的一種傾向」,合作往往是隱含性的,例如當兩人同意遵守遊戲規則,或是當人們遵守法律或習俗時。另一方面,競爭(敵對)是指任何與他方相對立的行動,是「任何分離、分裂、破壞統一、造成混亂或變成個人主義的行動。」就這個廣義來看,競爭(敵對)未必是要擊倒對手,或是做出傷害對方的攻擊;淘氣的推撞或是針對性的批評,也算是競爭(敵對)。

競爭與合作之間的最適拉鋸張力(tension)不同於平衡(balance),法蘭克•艾薩羅在其著作中寫道:「平衡等於是靜止不動、均衡、穩定不變;也就是缺乏變化。」研究創造力的學者艾方索•蒙托利(Alfonso Montuori)也指出:「任何聚焦於秩序且排除、不容許失序的體系,很快就會變成一個僵化、同質性的均衡體系,不太可能、甚至不可能發生變革。」

創作要進步,一定得要有變化。雖然,所有有助於促進創造力的較量都含有合作元素,但整體來說,競爭略勝一籌。這聽起來可能反直覺,因為我們通常都追求秩序、團結和和諧關係;但是,進步得仰賴失序與變化,有時候,對我們的工作最有幫助的,是那些最常打擊我們的人。

在畢卡索的人生中,最大的一些打擊來自馬諦斯。這兩人於二十世紀初期在巴黎相遇時,馬諦斯正在領導一群被稱為「Les Fauves」(the Wild Beasts,野獸)的現代藝術家。但馬諦斯的外表可一點也不狂野,他是來自北方的法國人,總是穿著三件式西服,略顯紅色的鬍鬚修剪整齊,朋友稱呼他為「教授」(the professor)。一九一二年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馬諦斯說:「告訴美國人,我是個正常的男人,我是個忠誠的丈夫與父親,我有三個有教養的小孩。我上劇院,騎馬,有個舒適的家。我有一座自己很喜歡的優美花園,種了漂亮的花。我就跟任何男人一樣。」

比馬諦斯小十二歲的西班牙人畢卡索,是完全不同於馬諦斯的典型。馬諦斯穩重、禮貌,畢卡索活潑、急躁。在很多方面,他們是十足的對比:馬諦斯在白天工作,需要自然光線和靜物或模特兒;畢卡索在晚上工作,繪畫靈感通常憑藉自己的想像力。馬諦斯緩慢,有條不紊地發展一種美學;畢卡索具有叛逆不拘的氣質,他的蹩腳法語使他在巴黎的上流社會很吃不開。但畢卡索非常善於吸引注意,能夠精準研判自己應該挑戰誰、挑戰什麼。

一九○五年至一九○七年間,馬諦斯畫出及展出多件很快就廣受矚目的作品,包括《戴帽子的女人》(La Femme au Chapeau,英譯Woman with a Hat)、《生命的喜悅》(Le Bonheur de Vivre,英譯The Joy of Life)、《藍色裸體》(Nu Bleu,英譯Blue Nude)等。馬諦斯用明亮鮮豔的色彩和奇怪的人體形狀,為藝壇引進驚人的粗獷風格,甚至是野性。他承繼了梵谷、高更及塞尚(Paul Cézanne)的畫風,但也引發猛烈批評。《藍色裸體》在美國展覽時,芝加哥藝術學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的學生舉行模擬法庭,指控馬諦斯「謀殺藝術」、「顏色完全變質」、「美學精神錯亂」,並且把模擬畫給燒了。

藝術評論家泰勒•葛林(Tyler Green)寫道:「在《藍色裸體》展出之前,畢卡索知道馬諦斯及其作品,但沒想去注意;馬諦斯也不怎麼注意畢卡索。但《藍色裸體》展出後,一切為之改變……畢卡索避隱於畫室,幾週不見人影,等到畫出五個妓女供男人觀賞後,才走出畫室。」這部大幅畫作(高八呎,寬七呎八吋),是歷經數百次素描和研究才作成的,名為《亞維儂的姑娘》(Les Demoiselles d’Avignon,英譯The Young Ladies of Avignon)。畫中的五個裸體妓女,就像要從畫裡走出似地,我們注視她們,她們也注視著我們,其中兩人的面孔像非洲面具。

縱使在前衛人士的眼中,這幅畫也顯得暴露,畢卡索的經紀人稱它為「瘋子的作品」(work of a madman)。但是,這幅畫後來被廣視為二十世紀藝術中最重要的作品,開啟了立體派畫風,也踏出第一步,顛覆人們對於藝術能做什麼的基本期望。學者們認為,畢卡索和馬諦斯較量,這是毫無疑問的。學者暨二○○三年「馬諦斯與畢卡索」國際展的策展人柯克•瓦爾內多(Kirk Varnedoe)說:「畢卡索原想在粗獷和野性方面賽過《藍色裸體》,但他推進到縱使兩倍於馬諦斯的野性、大膽、逾越,也無法達到的另一種境界。」

不論馬諦斯對畢卡索的這幅妓女畫有著什麼樣的貢獻,當他看到這幅畫時,簡直驚呆了。瓦爾內多說:「這促使他回去更深入研究西方傳統,回溯至義大利的畫家暨建築師喬托(Giotto de Bondone),回溯至文藝復興以前的義大利原始藝術(Italian primitives)……所以說,馬諦斯把畢卡索推往那方向,畢卡索把馬諦斯推往這方向,透過相互挑戰,他們本身變得更突出。」

當然,我們在聚焦檢視畢卡索和馬諦斯的同時,也不能忘了他們周遭的大環境。他們受到許多人的影響,首要影響者是塞尚。他們也有他們的圈子,事實上,《亞維儂的姑娘》開啟了畢卡索和畫家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的長期合作。布拉克起初被這幅畫嚇壞了,但很快便開始和畢卡索一起發展出立體派畫風。他們往往在一起作畫,兩人關係密切到布拉克形容他們就像:「綁在一起的爬山者。」馬諦斯和畢卡索都仰賴藝術蒐藏家如李奧•史丹(Leo Stein)和格楚•史丹(Gertrude Stein)兄妹,他們安排馬諦斯和畢卡索首次會面,並邀請兩人參加他們的週六晚上沙龍。

畢卡索和馬諦斯的世界與日增大,但兩人給彼此的特殊地位不減反增。畢卡索說: 「從各方面來看,只有馬諦斯。」馬諦斯說:「只有一個人有資格批評我,那就是畢卡索。」

前述這個故事的重點不是敵人變成朋友,而是敵意和互敬交纏在一起,猶如雙螺旋。當我們看到相互敬重、相互需要和相互競爭時,我們就能了解為何有人詢問「馬諦斯與畢卡索展」中誰勝出時,約翰•理查森會對這種問題嗤之以鼻了。在這種關係中,你最不希望發生的事,就是對方倒在地上,無法再站起來;競賽結束,是你最不希望發生的事。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喬書亞‧沃夫‧申克 Joshua Wolf Shenk

策展人、評論家、作家,文章常見於知名報章雜誌,包括《哈潑雜誌》(Harper’s Magazine)、《紐約客》(The New Yorker)、《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時代》(Time)雜誌、《史雷特》(Slate)雜誌及《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等。

著有《林肯的憂鬱》(Lincoln’s Melancholy),被《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評選為2005年年度最佳書籍之一,並榮獲多個獎項。申克在從事寫作之餘,也主持及支援創作社群,並在大學院校及研討會教導寫作。他是非營利性質說故事組織「飛蛾社」(The Moth)的策展人暨顧問,並為奧思丁瑞格中心(Austen Riggs Center)策劃及主持探討心理健康與創作關連性的「藝術心靈」(Arts in Mind)論壇。現居洛杉磯。

www.shenk.net

譯者簡介
李芳齡


譯書近百本,包括近期出版的譯作《BCG頂尖顧問教你轉型思考術》、《Google模式》、《三個商學院教授的公路筆記》、《執行力的修練》、《交涉的藝術》,以及《杜拉克:管理的使命、責任、實務》、《創新者的解答》、《創新者的修練》、《開放式經營》、《當債務吞噬國家》、《獵殺熱錢》、《Facebook臉書效應》、《當十億中國人一起跳》、《以小勝大》、《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豐田模式》系列等。

書名:2的力量



出版:大塊文化

目錄:
序曲 一窺搖滾天團的創作
前言 一加一等於無限大
第1部 結識
第1章 「你讓我想起查理‧蒙格」 配對與磁場
第2章 來自世界兩端的同卵雙胞胎 同類相聚與異類相吸的結合
第3章 「就像兩頭熊崽」 觸電感覺的類型
第2部 交匯
第4章 臨在→信心→信賴 交匯的幾個階段
第5章 信念的旋轉舞步 交匯的最後階段
第6章 「所有人都滾開!」 心理上的「我們」
第7章 「不論在天堂、地獄或地球上,沒有任何力量能將我們分開」 創造力的結合
第3部 辯證
第8章 台前與幕後 明星與導演
第9章 笑料斯坦與結構柏格 液體與容器
第10章 靈感與汗水 夢想家與執行者
第11章 輪替對話 發電機與共鳴器
第12章 「每件事都是相對的!」 辯證的心理學
第13章 靈魂中的另一個他 創意思考的對話
第4部 距離
第14章 創作圈的隱士和連體嬰 極端的距離
第15章 「我們不斷地為彼此帶來驚喜」 距離的種類
第16章 「渴望獲得那缺少的東西」 距離的情欲性
第5部 無止境的賽局
第17章 我最親密的敵人 激發創造力的相互襯托
第18章 天行者路克與韓蘇洛 創作搭檔與競合
第19章 「我們全都想要掌控權」 權力的劃分與彈性
第20章 「我喜愛和奧威爭吵」 衝突
第21章 老大與老二的類型 希區考克的矛盾
第22章 「麥卡尼與藍儂」有什麼不對嗎? 權力之舞
第6部 中止
第23章 「聽著,這實在太瘋狂了……」 躓踣
第24章 成功的弔詭 楔子
第25章 失和關係未能修復 藍儂與麥卡尼為何會分裂?
第26章 永無終止 藍儂與麥卡尼可曾真的拆夥過?
尾聲 標準飯店裡的巴頓‧芬克
謝辭
注釋

 

延伸閱讀

00939連52發「174」大賣單有暗示?專家曝訊號「這些大咖」買到爆 上市3天規模暴增逾50億

2024-03-23

帝寶去年EPS 14.29超賺,擬配發6.5元股息!今年毛利率穩增、訂單能見度4-5個月

2024-03-14

汽車股帶頭飆!帝寶、怡利電、智伸科...一表看大戶默默吃貨「8檔汽車零組件股」,達人首選這2檔

2023-09-14

他的2間公司在廁所創的!馬桶沖水聲老被客戶關心健康 16歲高中生翹課談出6億身價:但再也沒廁所上了

2023-08-15

寶林茶室中毒事件》米酵菌酸有多「殺」?當年葬禮上的「一杯啤酒」 讓總統下令舉國哀悼3天

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