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配息 玉山金 pimco esg 房地產

丟掉常識,避免誤解的特效藥

丟掉常識,避免誤解的特效藥

自古以來,大家就把「不靠言傳的默契」或「察言觀色」視為美德,換句話說就是「心領神會」的文化。不靠語言就能傳達心情或理解對方想說的話,確實會讓人心情愉快。

只是把「心領神會」視為美德的文化,其實也是誤解的溫床

尤其在全球化迅速發展的現代,文化背景相異者之間的溝通已成為前提。在這種情況下,期待「不靠言傳的默契」或「察言觀色」是非常危險的事。

事實上,即使說溝通問題幾乎都是從誤解而來的也不為過。

舉例而言,假設社團教練對某個新進社員說:「明天 7 點在操場集合,不要遲到了。」

隔天早上,新進社員按照教練的吩咐在 7 點準時抵達操場。不過穿著制服的只有新進社員一人而已,其他社員全部都換上了隊服。

當新進社員還來不及反應時,教練出現了,劈頭就罵:「混帳東西!你竟敢遲到!」

 

不用說也知道,原因就出在新進社員不懂那個社團的「集合」是什麼意思。教練與其他社員的「集合」是換好隊服後集合,新進社員的「集合」是穿著制服直接來集合,這就是他們各自對「集合」的不同解讀,所以避免誤解最基本且重要的觀念,關鍵字就是「確認定義」。

 

帕斯卡的說服術

 

「人是有思想的蘆葦。」說出這句名言的是 17 世紀哲學家暨科學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 1623 ∼1662)。他曾提出兩種說服別人的方法,一是建立邏輯性論述以駁倒對方,二是採取能夠討對方歡心的說法。

只是帕斯卡也說過,後者的方法「我自己是做不到的」,所以他僅針對前者的方法提出詳述而已。

在透過數學學習邏輯思考的本書中,的確也是以前者的方法為重。

帕斯卡的說服術建立在以下三種規則上。

規則一:與定義有關的規則

規則二:與公理有關的規則

規則三:與論證有關的規則

此處特別要介紹的是「規則一」的部分。帕斯卡提出的「與定義有關的規則」如下:

 

‧帕斯卡的說服術—與定義有關的規則

1.如果這個用語已經明確到沒有比這更清楚的用語,就不需要再加以定義。

2.如果這個用語有任何不清楚或模糊之處,一律必須加以定義。

3.定義用語之際,僅使用一般人充分認知或已說明過的詞語。

彙總上述的內容,大概就是以下的意思:

問題是「任何人都清楚含意的詞語」,範圍究竟到哪裡?關於這一點,我想應該很多人會認為「只要是在常識的範圍內,就不需要再加以定義了吧。」

但是溝通之中最麻煩的,其實就是這個「常識」。

 

「常識」並不通用

何謂定義?定義就是「將事物的意義或內容,透過語言明確的加以限定,以與他者區別。」(參考《大辭泉》)

想要向人說明某件事情時,一開始應該明確的告知:「我接下來要使用的這個用語是⋯⋯的意思,除此之外沒有他意。」在一般人的觀念裡,這應該是非常理所當然的事吧。但是實際上,正如最前面提到的社團案例,很多人常常抱持著「這種事情是常識(理所當然)」的心態,就不把定義當成一回事,結果就不斷發生說話者與聽話者把同一個詞語解讀成不同意思的狀況。

這樣一寫,恐怕會有人說:「這都要怪沒常識的人。」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在前文的社團案例中,真的只有新進社員需要被指責嗎?對方明明是新進社員,教練卻沒告訴他:「在集合時間之前要換好隊服過來。」所以教練自己應該也要負一部分的責任吧。

關於「常識」,愛因斯坦曾說過這麼一句話:

“Common sense is merely the deposit of prejudice laid down in thehuman mind before the age of 18.”

翻成中文就是:「常識就是人到十八歲為止所累積的各種偏見。

我一直將這句話銘記在心,當作一種自我警惕。因為自己所認為的常識,很多時候不過就是自己的偏見而已。當然,身為一名社會人士,具備常識是很重要的,同時,也別忘記時時刻刻捫心自問:「這真的是『常識』嗎?」因為對自己而言是常識的事,對他人而言或許並不是常識,這種事情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再回頭看前面的社團案例,對於新進社員而言,「集合」二字完全就是字典上的意思,這就是新進社員所認為的常識;但是對於教練或其他社員而言,每次說到「集合」,「換好隊服後集合」才是「常識」。

不同於「字典的定義=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上述這種地區性或團體特有的「區域性定義」的情形其實並不少見。

無論是在向人傳達訊息時,或者是有人向自己傳達訊息時,若能不厭其煩的確認詞語的定義,應該就能避免掉許多不必要的誤解。

延伸閱讀

50歲勞保年資滿25年,老年給付可以領多少?2張表無腦看:一次領還是月領好?年金改革有什麼影響

2023-09-05

面對現實吧~無論想怎麼退休都離不開錢!退休金不夠又不想工作到死?理財達人提出3個可行備案

2022-12-19

20年後退休,除了勞保年金,退休金還要2千萬可能才夠!給40歲提醒:中年退休準備最怕你少算4事

2023-02-19

第一金、聯電慘痛虧損教訓:為何軍公教最容易掉入「閒錢存股、逢低買進」長期投資陷阱

2023-08-14

軍公教夫妻送孩子出國留學,10年耗盡2千萬「退休金被吸乾」:重金栽培子女,不一定能回本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