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理財 etf 台股 殖利率 AI

做久比做大還厲害

做久比做大還厲害

黃曉玫

理財

962期

2015-05-28 11:16

從布莊起家,到橫跨紡織、貿易、建設的力麗集團,創辦人郭木生一生努力不懈,留給子女的經營理念中,也富含人生哲理。

力麗集團創辦人郭木生早期經營「興隆布莊」,之後成立力鵬、力麗、力麒建設等公司,一生努力不懈。他生前常常跟子女說:「水就要讓它一直流,水不流就會停滯不前。公司也一樣,要變,不要做一樣的事情。」除了警惕自己要預知風險外,郭木生很在乎經營公司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方法。

每個月的月會、農曆新年開工第一天,他都會在這一天親自向員工演講,不厭其煩地提醒,那就是公司禁四呆:呆人、呆料、呆帳、呆機器。

呆人就是冗員、不合適的人,只要公司有閒人,不但會拖垮公司的績效、增加公司不必要的支出,閒著沒事做的人更可能會拉著其他人聊天扯淡,這樣一來,反而影響到其他員工。

呆料就是買錯東西,導致囤貨庫存,無法售出,一來賠了成本,二來浪費空間。而開工廠的就是要靠機器運轉生產產品,若是機器呆滯廢棄,豈不是耗費成本,把錢丟入水裡?所以機器不能呆,一定要保持運轉。

呆帳是郭木生最重視的一環,公司的帳款一定要清清楚楚,該收的款項一定要收回來,該付的錢絕不拖欠;並且為了避嫌,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女兒做總帳,公司的總帳一定是交由會計部門的專業人士來處理,財務才是由女兒郭淑珍來學習管理。財務、會計帳務分明是他堅守的原則。不亂投資、不好高騖遠,讓力麗、力鵬在穩健中不斷地追求成長。

 

力麗集團

 

拚永續 深耕本業找藍海


在郭木生的觀念裡,如果連個人本行都沒辦法賺錢,從事自己外行的事,又怎麼可能會成功?所以最穩健的賺錢方法,就是在內行的本業中求變,企業才能永續發展。一如他常說的:「做久比做大還厲害。」能堅持到最後的人,才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人。

「深耕本業」是郭木生經營事業的不變初衷。他不只能從賣布給客戶,到供應同行原料,還提供客戶垂直整合式的服務,以及客製化的解決方案,亦即客戶不會織布,力麗就輔導他們織布;客戶不會染整,力鵬就輔導他們染整。由於這是別人沒有的全方位技術,當然就是郭木生及旗下集團的競爭力所在。力麗不只賣產品,還賣技術與服務。

「不只有,更要好。」是郭木生的堅持。當時的力麗曾向上游購買聚酯絲,卻苦於規格經常更動,每改一次,力麗的加工絲就要跟著改,而且還因受限於他人的關係,沒辦法顧及品質,浪費金錢和時間,才讓郭木生打定自己做原料的主意,以提升下游產品的穩定度。首要之務,就是購買設備。

 

擴投資 保本是最後防線


以郭木生小心謹慎的性格,「保本」永遠是他擴大投資的最後一道防線。他先進行保本的估算,確保企業母體安全無虞,才大刀闊斧地更新設備。

即使力麗集團交棒給兒子郭紹儀,郭木生依然十分重視設備更新的環節,原因在於他認為就算有數百,甚或數千台織布機,假設每一台的使用年限都超過十年,卻一味要求員工提高生產速度,無異於要求「老牛拖快車」,所以,設備更新不但能提高產能,還能大幅提升士氣。

接棒後的郭紹儀傳承了父親的觀念和作法,持續汰換機器,還擴建工廠。古語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做生意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什麼都不做,只會加速企業的滅亡;如果賺了錢,就必須投資設備和建廠。唯有透過生產與買賣的不斷轉換,才有賺錢的可能,繼而和股東分紅,這才是企業的良性循環。

因此力麗向上整合,專心發展加工絲;力鵬選擇全力衝刺尼龍粒生產的策略,一路擴增為現在一天能夠生產一千一百噸尼龍粒的規模,其產能不僅在台灣奪冠,甚至成為全球第二。

郭木生精神就是,不需要紅海,而是在本業中尋找藍海。
(本文選自第五布.孫蓉萍整理)


郭木生織出誠信人生
作者︰黃曉玫
三立電視台節目製作人,旅行數十個國家,嗜吃、嗜畫,喜歡甜點、麵包,光怪陸離的電視工作之餘,藉由文字、繪畫來滋養生命,提醒真善美的人生。著有《吳寶春的味覺悸動》、《吳寶春的麵包祕笈》。
出版:今周刊出版(2015年5月)

 

 

 

 

 

 

 

力麗集團

 

 

 

Photo: Daniël Menno Smidt, CC Licensedd.

 

 

 

延伸閱讀

存股50張00929...股價一路漲16→20元,重新加碼的3個理由!高股息+勞保退休金,月領4萬簡單過生活

2024-04-12

勞保老年年金幾歲領最划算?退休實例計算:提早領、延後領差多少…這招「輕鬆多領38萬」

2024-03-31

勞退自提他專戶一口氣入帳38萬!勞保局最新統計,「這群人」超狠自提率近5成,自提有什麼好處?

2024-04-15

政府發錢了!勞保年金抗通膨5月調升「6月入帳」,91萬退休勞工受惠 勞保局:最高調幅7.59%

2024-04-15

公公過世她做了「1件事」拿到政府最高「近10萬補助」 勞保局提醒:還得符合這資格

202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