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勞退 勞保 航運股

以前是賺錢機器 現在生活踏實才重要

以前是賺錢機器  現在生活踏實才重要

黃玉樺

理財

2013-09-17 10:14

如果你年過40歲仍然單身,生命已經走了 將近一半,而人生還有下半場得走,你如何運用上半場所累積的實力,讓自己的人生下半場過得精彩絕倫?知名旅遊作家溫士凱,可以說是40~50歲這個世代的代表人物。

46歲的他,單身、每年出國旅遊多次、身材保養得宜,更有一張看不出年齡的童顏,優閒自在的生活,成了許多人欣羨的目標。而他更在2011年元旦受邀到總統府與馬英九總統談論旅遊及世界觀的議題,成為台灣第一位受邀入總統府的旅遊作家。

他所呈現的個人特色與觀點,不但為他累積了龐大的粉絲,更有「師奶殺手」的稱號。中年有成的他,對生活有一套慢活哲學,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在20~30歲的年輕歲月時,所經歷過的辛苦生活。

年輕不要命拼賺錢 一場大病改變生活步調

感性的他,堅持每天起床後要給自己1個小時的時間放空,「對我來說,這是必要的留白。」學美學的他,對於這段留白有著無比的堅持。他認為,出門之後,就是一天忙碌的開始,堅持清晨留1個小時給自己靜思、發呆,這是心靈充電,湧現源源不絕的動能。

溫士凱對生活這樣的堅持,起因於年輕時曾經歷家道中落,培養出獨立自主與實作肯吃苦的性格。他回憶起:「年輕時,為了要幫助家裡還債務,曾經一天做3份工作,每天只睡2個小時,體重掉到54公斤。直到身體撐不下去,在工作中昏倒送醫,醫生告誡他最少要休息3個月。如果還想要活著,就一定要改變生活型態。」

這場大病其實是珍貴的禮物。那時,溫士凱人在美國洛杉磯,也還在求學階段,除了得賺錢搞定自己的學費、生活費,還得張羅家裡的債務,因此必須把自己當機器人使用。他不諱言說,自己以前也是個賺錢機器。然而,在這次的事件過後,他真正開始重新思考「人生與金錢」的關係,他決定往後的人生不要再這樣過,從此,金錢對他來說「夠用就好」。

由於大病一場,休養一段時間,公司也順理成章讓溫士凱離開。然而,由於他習慣分享文化相關議題,當他身體出了狀況後,離職移居回到台灣時,便受到電視與廣播節目的邀約,談論旅遊、文化、美學與美食等相關議題,後來出版《曼谷,好吃、好玩、泰好買》一書,創新了台灣旅遊書籍的呈現方式,進而帶起了自由行的閱讀文化與旅遊市場,同時也為他開創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回國後的溫士凱,生活步調從以前在美國的「快快快」,回到台灣搖身一變成為「慢郎中」。他慢下來,重新調整自己的生活腳步,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把他豐富的旅遊經驗不斷分享給更多人,也讓他活動受邀不斷。

追求生活踏實 遠勝追求金錢更重要

與他相同年紀的朋友,有的面臨「中年失業或是轉職」、有的「有夢不敢追」,很多朋友羨慕他的單身生活,常出國、上電視、主持廣播、演講等,但這是沒有底薪的工作,如果沒有之前多年的累積與付出,也不會有這樣的結果。

對於徘徊在「夢想」與「家庭」之間的三明治族群,溫士凱說:「如果會因為『家庭』這兩個字而覺得限制住自己,那應該要先反思的是,『家庭』究竟對自己代表什麼?是責任?還是束縛?如果當『家庭』已經成為束縛的代言詞,那是不是已經失去了『家庭』的本質,還是自己對『家庭』的投射就是不自由?這是需要好好思考的。」

當他真正的了解到,生活的踏實才是最重要,連帶的人對於金錢也很容易滿足。在回來台灣投入出書與成為旅遊達人後,溫士凱選擇把金錢都存起來,一方面是不擅長投資,另一方面覺得錢要存在看得到的地方。

歷經財務危機 理財以保守穩健為本

溫士凱的財務規畫上以「保本」為基礎,「年紀已經超過4字頭,需要務實一點的規畫會比較安心。」溫士凱笑著說。不過,由於溫士凱對東南亞甚為熟悉,也對泰國未來發展頗具信心,近期也打算進場投資泰國房地產。

溫士凱認為,即使到了中年仍要持續投資自己,補足專業上的不足,還能為個人加值,至於金錢規畫則是以「333」方式分配資金:

第一個「3」:作為自己的日常開銷。不論是生活中的食衣住行保險,都屬於這部分。溫士凱說,因為選擇單身,將來一定是靠自己,醫療險是不可缺的,「即便每月花光光,仍要擠出錢來繳保費」。溫士凱開玩笑地說。 

第二個「3」:預留部分資金拿回家中,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孝養金。這是他對家裡的回饋與分攤部分債務的那一份心。 

第三個「3」:全部作為儲蓄。這一塊又分成「救命金」、「旅遊帳戶」、「投資」。溫士凱表示,救命金是他非常重視的,只有在緊急 時刻才能動用的資金。另外,他熱愛旅遊,而且這是他事業的靈感來源,每個月都要出國走走,投資自己的視野,因此這塊資金是用在出國旅費;最後一塊也是朋友建議的投資,但他發現自己是很保守的人,在投資幾檔基金,獲利不如預期後,於是先將錢存著,等待未來有適合的投資再進場。

溫士凱對生活與金錢富足定義,從以前年輕時到現在,有很大的轉變。小時候經歷過財務上的危機,當時的他,責任感使然,拚命賺錢希望替家裡盡一份心力,現在他已經46歲,明白要將收入一部分留給未來的自己,為自己做一些規畫。從他的眼神中看出,那種不要命的拼命已轉化為更成熟與長遠思考的內斂。


 



 


photo:pexels

延伸閱讀

無腦存股金融股?中信金(2891)vs.台灣50(0050),80萬存股15年結果驚人:規劃投資組合要考慮4件事

2023-12-27

4月電價漲,我家會多付多少錢?台電秀「試算2圖卡」給你看:每天增加不到1元,還有一方法能推算!

2024-03-26

電價、利率調升後,央行6月會再升息?楊金龍5個字露玄機!認「漲電價有道理」對通膨影響溫和

2024-03-27

只投入100萬本金,30年就能夠變1181萬?理財達人示範:「台灣50(0050)+定存」這樣買無腦翻十倍

2023-08-11

楊金龍給Surprise,央行逆勢升息哪來的勇氣?除了電價、通膨,還有這些外部原因替他壯膽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