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老闆話只說一半 但你不能只做一半

老闆話只說一半 但你不能只做一半

文/楊萱霈

政治社會

2013-04-25 10:05

「差不多先生」從中國五四運動以來,就備受討論,他原是胡適筆下的人物,用來暗喻中國人處世不認真、懶惰、不積極的通病,在他的筆下,差不多先生有一雙眼,但看得不是很清楚;有兩隻耳朵,但聽得不是很分明;他的腦子也不小,但他的記性卻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細密,他常說的話就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反觀今日,差不多先生或小姐也充斥在台灣職場裡,他們許多不好的工作習慣都經常令旁人傻眼,甚至抓狂。譬如,報告寄了就好,也不會確認收信者到底有沒有收到;邀請函寄了就好,對方應該就會準時出席;會議開過就算了,老闆應該不會再追問。

「殊不知根據『莫非定律』,通常存有這種心態時就會出狀況,」美商韜睿惠悅企業管理顧問公司精算與員工福利總經理林永青依據他過去的工作經驗法則指出。

差不多族的4種壞習慣

究竟哪些原因會造成職場上差不多族的產生?根據林永青的觀察,差不多族有以下4種壞習慣,導致他們在職場上的表現,老是不上不下。

第1、不求甚解。

差不多族面對問題,不一定要找到最對的答案,對他們而言,工作做完就好,他們不想去探究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導致他們常常是做完交辦工作,不是解決問題,以至於最後又把問題丟給別人,這樣的態度會令許多老闆搖頭。

第2、心態總是得過且過。

差不多族總是認為報告先交再說;工作先交差再說,反正老闆或客戶也不會仔細檢查,但其實大部分的老闆都睜大眼睛在看每個人在做什麼,「你以為老闆不知道,事實上他都知道。」

第3、不想問、不敢問。

差不多族因為覺得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所以碰到疑問也不問,怕多問多錯;怕多問多做;怕多問多麻煩,因此差不多族常會照著自己的想法做事,沒想到埋頭苦幹了老半天,自以為努力,其實不僅事情做得半吊子,也毫無效率。

第4、話只聽一半。

差不多族經常不夠專心,所以也常常聽話只聽一半,許多一般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卻都真實發生過。譬如某科技業主管說:「你去準備一個午餐會議。」結果差不多先生只訂了便當,沒有訂會議室,還以為老闆要請大家吃午餐。又或者一位服務業創業老闆說:「你請A和B去會議室等我開會,C和D現在來辦公室找我。」差不多小姐就分別打電話給ABCD,跟他們說:「老闆找你。」結果ABCD都跑到老闆辦公室報到。

改進之道:培養當責者的心態

而你想過做事差不多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嗎?不說你不相信,差不多族除了會折損老闆與客戶對你的信任,更有可能會害公司賠掉一整年的獲利。

林永青舉例指出,過去美國某企管顧問公司曾經因為一個報告數字的不正確,導致這家公司被客戶告,最後賠償金額高達該公司整個亞太地區的全年獲利。

可見「差不多」的影響力可大可小。魔鬼出在細節裡,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造成關鍵性的傷害,因此,抱持「差不多」的心態絕對是職場不容許存在的壞習慣。

想擺脫差不多族的稱號,可先從改變心態開始。與差不多族完全相反的另一種性格,就是「當責者」。

根據《當責》一書指出,當責者擁有能行使「on more ounce」(多一盎司)的人格特質。當責者面對工作不僅是100%的傾注心力,更具備110%的專業與自發精神,所以當責者遇到問題,總能正視問題、擁有問題、解決問題與著手完成。

此書中也特別談到,無法成為當責者的人是因為落入6種受害者心態的陷阱,其分別為:1.漠視或否定:從不覺得自己的工作有任何問題。2.那不是我的工作:這不是我的工作範圍。3.交相指責:那是業務部的責任。4.不知所措:總要請人告訴我應該怎麼做。5.掩蓋尾巴:我早就說過了吧。6.等著瞧吧:事情總會改變。

其實,這6種受害者心態也是差不多族的心態陷阱,如果你能學會跳脫以上6種態度,學會成為當責者,相信你也能擺脫差不多族的稱號,更有機會獲得賞識與升遷。

3個改變差不多族的工作好習慣

不想成為差不多族,除了改變心態,更要改變工作習慣,對此,林永青也歸納出3個必要動作,值得參考:

1.訂定專屬自己的工作計畫表

林永青發現差不多族無法準確無誤完成工作的關鍵之一是干擾太多,很難專心,「尤其是一般人通常會先處理最凶的客戶,但他未必是最重要、最緊急的客戶。」

譬如,你有A跟B客戶,A是大客戶,你後天要交年度計畫報告給A,B是小客戶,你大後天要交工作進度表給B,你原本很專心在處理A的年度計畫報告,結果B一直打電話來罵人,要你立刻解決他的問題,通常沒有經驗的新人遇到這種狀況,會亂了工作步調,認為先處理B再說。結果耽誤了許多時間,到最後才發現A的報告還有很多尚未完成,只好囫圇吞棗做完,若出了狀況,新人就會覺得很冤枉。

因此,要懂得建立專屬於自己的工作計畫與時間排程,不要輕易地被干擾,搞得手忙腳亂,這樣對於細節就不會特別留意。

2.把工作時程往前提

延續前述,如果你不確定會不會被干擾,就要試著把所有工作的截止時間往前提,每天預留要執行突發狀況的時間,才不會影響你原有的工作進度。

3.確認、確認,再確認

「多做一個確認動作,至少可避免沒有腦袋瓜子的錯誤。」林永青指出,身為主管,最討厭看到沒有腦袋瓜子的錯誤,例如職稱打錯、寫錯字、數字不正確等,先不管你的報告想法正不正確,若出現這些基本的錯誤,即使想法再好,也會被打折扣。

根據林永青的習慣,他每次完成報告都會至少先關掉報告2小時,先脫離這個工作思緒,做別的事或休息,等到思緒清晰了,再回過頭來檢查報告,才能確實挑出疏漏,「否則人的思緒一直陷入同一件事,錯誤會不容易顯現」。

請資深同事檢查也是一個脫離的辦法,如果本身沒有這麼多的脫離時間,林永青也會先跟其他資深同事約好時間,請同事在他交報告前幫他快速檢查,確認沒有出現錯誤再交出去。

延伸閱讀

非典型通膨降溫,促成創新高股市 ——聯準會追求「經濟軟著陸」歷史定位

2024-01-31

全球減重藥雙強之爭 ——禮來大戰諾和諾德

2024-02-21

氫能源發展沛然成形 ——兼論工具機大廠百德

2024-02-05

日經指數創歷史新高重返榮耀 ——從《孫子兵法》看企業經營與投資

2024-02-27

電動車趨緩 重回技術分歧點

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