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勞退 勞保 航運股

國文寫作測驗2018年大變革

國文寫作測驗2018年大變革

2017-03-02 09:43

為提升高中生的閱讀寫作能力,自107年起,國文科寫作測驗將有大變革﹗
大學指考不考作文,而學測時作文成為獨立一科,並要在80分鐘內完成答題,除原本一篇長文再另外加考一篇長文,兩篇作文的題型分為知性與感性,大大考驗老師及學生的應答能力。
國文科考題新制的實施,雖然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已針對高中舉辦多場說明會,然而國文老師們指出,兩篇長文加上閱讀時間各40分鐘,緊湊的應考時間對同學仍舊是一大挑戰,再加上跨領域的素材,也促使老師在教學內容上應更加多元化。

因應考試時間倉促 國寫自107年起改新制

參與大考中心計畫案長達20年,一路見證考制變遷的台灣大學中文系謝佩芬教授指出,國寫變革是循序漸進的,並非貿然提出,此一新制也已研擬10多年,主要原因有以下3項:

1.      考量原本考試制度應考時間不足:

原本大學指考及學測均考選擇題及非選擇題,其所檢核的能力不同,非選擇題的部分需要花較多的時間完成,與選擇題安排同一時間考試,將互相擠壓時間。

2.      學測及指考時間分配不均:

經高中老師反映,學測國文科考120分鐘,其中選擇題考23題,非選擇題考3題;但是指考考80分鐘,選擇題反而考24題、非選擇題考2題,指考的時間短、題目多,考試過於倉促。

3.      國寫應列為基本能力:

大學學測設定在學力測驗的基本門檻,指考設定在進階與專業度,追求答題速度有其必要,但在時間分配上仍有困難。最後決定在學測鑑別語文寫作能力。

謝佩芬強調,大學入學制度的改變,從過去的聯考、學測、再到指考,除了符合大學科系的要求外,最重要是服膺社會脈動。近年來,由於3C產品盛行,不管是Facebook、Line等社群媒體、即時通訊軟體,其資訊紛雜、輕薄短小,造成現代學子不耐閱讀,自然對於重要議題無法深入了解和探討,形成知識淺碟化、資訊碎片化的情況。因為閱讀是寫作的基本素養,為提升學子閱讀耐性,「在好的考試引導好的教育」的原則下,決定採取新的國寫考制。

將於107年改變的國文科考試新制,指考不考作文,學測部分,國文科分選擇題及非選擇題(寫作測驗)兩科應考,其中,選擇題部分考80分鐘,共有40-45題,有一篇長文閱讀, 字數最高上限1500字,閱讀完後約要作答5個題組,可能還有多選題,比重占整個試卷1/8;非選擇題部分,80分鐘共考兩科作文,一篇是知性、另一篇是情意,關鍵是每篇題目之前有一段最長可達800字的長文,必須先行閱讀,通常會有3至5篇短文拼出一篇前言,要充分找出關聯性及了解說明題意之後,才能作答。

 

理性與感性兼具 跨領域閱讀助考高分

謝佩芬指出,舊課綱的寫作測驗閱卷重點在於語文表達能力、認知統整及判斷能力、情意感受抒發能力,107年國文寫作測驗則將側重在情意、感受及抒發能力,以及理性、詮釋、議論等能力,而將語文表達能力及認知統整及判斷能力融入其中。對於新的考制,謝佩芬坦承,原本高中國文教師及家長都十分擔憂與焦慮,然經過不斷溝通宣導及說明,讓他們了解許多題型以前都出現過,並非全然的陌生,只是此次是進階升級版,基本上學生的能力都足以因應。同時,她也很慶幸,許多很認真的高中老師已經成立社群群組,研發新的國寫題目。因為考題素材來自於科普、音樂、藝術、文化等跨領域的統合,因此,高中國文老師在引導學生時,必須具備跨領域的解讀能力與基本素養。

在談到非閱讀題的答題技巧時,謝佩芬建議,學生應先仔細閱讀說明訊息,並充分了解題意。她進一步透露,通常題目不會出太難、太艱澀,會與生活、科普及跨領域相關,閱讀難度不高,一般都看得懂,重點是理解之後,要如何發揮思辨、感懷及想像能力,在短時間內寫出一篇好的作文,實是一大挑戰。

謝佩芬也分析,考試新制是為了選取大學適合的人才,不是要考倒學生,類似「探索」、「想飛」、「圓一個夢」等類似的考題會減少,反而是需要理性、詮釋及議論能力的考題會增加,她建議學生多多閱讀科普課外讀物、多方面涉獵跨領域知識,並試著建立自己的立論基礎,言之有物,才能輕鬆讓高分入袋。

(……看更多榜首、名師分享高分秘訣,請參考今周刊特刊<榜首滿分作文祕笈>)

延伸閱讀

放大「感動一瞬間」讓抒情文章令人驚豔

2017-03-02

60歲準備靠股市退休時,他從沒想過16年後會破產...2個退休帳戶啟示:退休金規劃絕對不能漏掉1事

2023-02-03

退休有3千萬退休金要如何辦到?別急著絕望!理財達人一表算給你看:準備退休金的最大重點

2023-03-31

「勞退2萬加退休金200萬,難道你覺得能花20年?」他從外商公司退休當運將:孩子這樣我哪敢以房養老

2023-04-13

高中老師領完退休金開啟人生最大災難:本想著靠分紅後半輩子養老金有著落,誰想會血本無歸

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