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不刺激啦

不刺激啦

2016-05-12 14:46

假如不改革、不轉型,光靠刺激,中國無法令經濟走出目前的困境;中國需要的是優化資源配置,培育新動力,形成新結構。

在《人民日報》刊登「開局首季問大勢」的訪談後,「權威人士」變成了媒體文章、微信群中出現最頻繁的字眼,大家都在猜誰是那位「權威人士」。信手點評了國務院今年推出的幾乎所有經濟政策,相信這位權威人士夠權威,至於執筆人是誰,也就變得不重要了。


訪談一開始,權威人士就將中國經濟的中期走勢設定在L型上,而且不是一、兩年過去的長週期底部。換言之,如果不行改革、不作轉型,光靠刺激無法令經濟走出目前的困境。中國需要的是優化資源配置,培育新動力、形成新結構。


權威人士要股市、匯市、樓市回歸各自的功能定位,不當保增長的手段,讓市場決定資源配置,不作人為干預,這也意味在可預見的將來,股市、樓市不會再有政策市。


權威人士認為,供給側和需求側的招數都要用,但在不同階段,側重點和著力度不一樣。當前供給側是主要矛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加強、必須作為主攻方向。投資擴張只能適度,不能過度,決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堅定不移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眼於矯正供需結構錯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全面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


筆者認為,這篇訪談基本上否定了前幾個月「流動性驅動、投資主打」的思路,將政策重心重新推回到「供給側改革驅動、經濟轉型主打」的結構性改革,也不再試圖通過影響市場來尋求短期效果。中國經濟未必因此大幅下滑,不過增長進一步加速的空間估計有限了。


此篇訪談理性務實,筆者深感認同。將經濟重新推上可持續發展的軌道,惟有依靠改革和轉型。不過若干月後當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時,政府能否保持政策定力,惟有時間可以給出答案。當改革遭遇既得利益的阻礙時,政府能否披荊斬棘一往直前,惟有時間可以給出答案。

 

當經濟轉型需要將高端服務業向民營資本開放時,政府能否妥善處理國企利益,惟有時間可以給出答案。不過起碼,政策在向正確的方向轉移。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勞退自提他專戶一口氣入帳38萬!勞保局最新統計,「這群人」超狠自提率近5成,自提有什麼好處?

2024-04-15

連好市多顧客都搶著買,她卻從家裡掃出「25年前大金塊」 價值曝光!內行人一看:財神爺來了

2024-04-20

勞退為何越來越多人「不急著領」?超大紅包「放5年多70萬」 專家:2種人理財最合適

2024-04-24

台積電(2330)宣布調薪!平均幅度3%~5%「略低外界預期」 員工們最期待還是這「大紅包」

2024-04-22

統帥、富凱大樓震到傾斜,7以上地震還會出現?15小時餘震暴增180次 氣象署示警:只是剛開始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