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當我們只用手機,不買手機

當我們只用手機,不買手機

2018-07-05 11:24

蘋果在美國推出月費制手機,形同消費者購買的是產品的「使用權」而非「擁有權」。
這種商業模式是企業邁向循環經濟的開始,台灣的手機供應鏈業者準備好轉型了嗎?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為了要賣出更多的產品,廠商刻意讓產品在使用一定時間後就會壞掉。這種所謂的「計畫性汰舊」(planned obsolescence)讓大量資源被製成產品後,又迅速成為廢棄物,導致當今環境衝擊與資源耗竭的全球危機,這正是循環經濟可以翻轉的現況。

 

以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為例,使用了三十幾種元素,使用了大量的能資源與勞力,平均壽命卻只有二十六個月,形成大量的電子廢棄物問題。縱使其中眾多零組件,都還有高度的利用價值,但由於產品設計與回收系統的因素,導致這些資源都只能打碎成為降級的材料,或淪為廢棄物去化處理,造成二次汙染和資源浪費。

 

問題根本在於「產品擁有權導向」的商業模式:賣得越多,才能賺得越多,所以要仰賴計畫性汰舊來維持獲利。要打破這個困境,我們必須要歸零思考,了解到我們實際上的需求並不是產品的「擁有權」,而是「服務機能」而已。

 

當使用者僅僅購買手機的「服務」,而非購買手機這項「產品」時,手機能夠提供服務的期間越長,也就代表廠商的獲利越多;因此手機要被設計得堅固耐久,並容易被拆解、維護,以延長生命週期。

 

由於廠商掌握了產品所有權,所以在取回生命週期結束的手機後,透過先前優良的設計與工序,讓大部分零組件能直接被使用在下一支手機上。無法直接使用的零組件,也能輕易又友善地被分解,達到一○○%回到原物料的供應鏈內,為手機「從搖籃到搖籃」的一生負起完全的責任。

延伸閱讀

邁向循環 從換腦開始!

2018-06-21

與「循環經濟」有約

2018-06-07

「知識和智慧並重」的循環台灣

2018-05-24

鼓勵化學品用「租賃」的

2018-05-10

節約資源:我們該有的集體承諾

2018-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