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勞退 勞保 航運股

一件衣服的旅行......

一件衣服的旅行......

2014-03-24 10:05

慈善機構早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就已經收到過量的捐贈衣服,早期賣不掉的衣服最終只能丟掉,他補充說明:「不論是以在商言商的方式賣掉或是直接丟掉,社會大眾都無法接受這兩種做法。」對他而言,有人不滿意慈善機構處理捐贈衣服的消息根本不是新聞,因此慈善機構必須尋求其他解決方案。把賣不掉的衣服轉換成具有工業用途的回收布料,這類商機讓舊衣回收產業趁勢興起,不過無法回收處理的廢棄衣服,終究還是只能用垃圾掩埋的方式處理掉。

茂伊和我搭著貨運電梯下樓,走進捐贈中心回收處另一端的隱蔽小倉庫。茂伊告訴我,這個地方就是廢棄衣服最終的歸宿。所謂廢棄衣服,指的是可以一眼看出太過髒汙破爛、跟不上流行,或是送去慈善二手商店後乏人問津的捐贈衣服。救世軍慈善二手商店只會用一個月時間銷售捐贈衣服,Goodwill 的衣服大概也是用三到五星期尋找買主,賣不掉的衣服只好裝進大置物箱,最後送到像這樣的小倉庫報廢。

這間報廢室裡面有兩個人靜靜地把T恤、洋裝,等等各式各樣的衣服送進像是垃圾車後斗的壓縮機內,把它們擠成一個個整齊、每個重達半噸的立方體,然後再用堆高機把這些完成綑綁的半噸立方體送到倉庫中間,堆成一座小山。我可以看見平價服飾的標籤懸掛在立方體的邊緣,還有被擠爛的牛仔褲、寬條紋亮棕色的針織衫、表面平滑的風衣。這些衣服都被擠壓在一個立方體內,完全失去它們原本存在的意義,就像是堆成一包包的寵物飼料。
 
衣服再怎麼說也是耗費資源才生產出來的布料,而大量的廢棄衣服根本是令人髮指的浪費。雖然服飾店讓我們忽視這鐵一般的事實,但在報廢室中的這一幕卻直接給我一記當頭棒喝。只要三天,光是昆西街救世軍捐贈中心的廢棄衣服就可以搭出一面重達十八噸的牆,也就是三十六個立方體,這還只是美國境內一座城市裡的一個救世軍據點,它一小部份的廢棄衣服而已。

從十九世紀末以來,歐洲和美國的慈善團體就開始從事舊衣回收發放給窮人的工作。美國基督教救世軍組織是在一八七○年成立,當時美國總人口數不到四千萬,幾乎所有的衣服都是用手工縫製。慈善機構直到五○年代才開始設立零售據點,販賣二手衣的收入成為支撐機構營運的主要財源,慈善事業的運作也改採間接方式進行:用賣衣服的收入支應各項不同的慈善工作,這就是現在慈善捐贈衣服整個系統的運作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進入消費文化的年代,美國人所得增加可以用來買更多的衣服,衣櫃內的服裝也越來越多樣化,包括青少年服飾、辦公室裝扮、運動衣和休閒服,慈善機構也從這個時候開始收到二手卻還很耐穿的衣服,但到了近十年,由於服飾價格不斷下降,慈善機構收到的衣服就包括沒穿過的。貫穿整個九○年代,Goodwill 回收衣服數量的年成長率高達一成,在二○一○年該慈善機構所屬各零售據點除了一般居家用品外,總共賣了一億六千三百萬磅的二手服飾。

我以前認為,每一件我不想再穿的衣服只要捐給慈善機構,最後一定會送到窮困受凍的人手上,不然也會有勤儉持家的人藉此開啟衣服的第二春。我稱這種想法是:衣服不夠穿的迷思,而且顯然我不是唯一這樣想的人。有一位讀者在二○○七年投書《紐約時報》,指出自己捐贈的衣服居然被賣到非洲,她相當不能接受。《紐約時報》副刊雜誌《道德家》(Ethicist)專欄作家柯翰(Randy Cohen)引用一位國際勞工團體領袖的話做出回應,要該讀者觀察有沒有一家慈善機構可以不用透過中間商,就可以直接把捐贈衣服交到需要衣服的人手上,尤其是社區裡那些需要衣服的人。美國人似乎相信,一定有人非常需要自己把不想穿的衣服捐給他們,這樣的想法實在錯到無以復加。

慈善機構早就沒辦法把我們送過去的二手衣全部賣掉,二手衣回收商中西部紡織(Mid West Textile)一位董事帕本(John Paben)直接了當地說:「慈善機構沒辦法做到這一點。」

他說,慈善機構早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就已經收到過量的捐贈衣服,早期賣不掉的衣服最終只能丟掉,他補充說明:「不論是以在商言商的方式賣掉或是直接丟掉,社會大眾都無法接受這兩種做法。」對他而言,有人不滿意慈善機構處理捐贈衣服的消息根本不是新聞,因此慈善機構必須尋求其他解決方案。把賣不掉的衣服轉換成具有工業用途的回收布料,這類商機讓舊衣回收產業趁勢興起,不過無法回收處理的廢棄衣服,終究還是只能用垃圾掩埋的方式處理掉。

越來越多像是中西部紡織這樣的二手衣回收商,成為慈善機構處理過量捐贈衣服的好幫手。帕本的公司成立於一九八二年,他說:「二手衣回收商負責分類衣服,並且到世界各地找潛在買主,設法開拓市場,久而久之,直接當垃圾掩埋掉的衣服就會越來越少。」今天我們就是靠二手衣回收商替大多數捐贈衣服找到下一個歸宿。根據帕本的經驗,所有我們傾倒在慈善機構門口的衣服中,只有不到兩成的比率可以透過慈善二手商店賣出去,大約有半數衣服沒機會上貨架,只能交給中西部紡織之類的公司進行廢棄回收處理。

儘管很低調,但二手衣回收業卻與紡織業一樣有悠久的歷史,可以說是最古老、最原始的資源回收產業。早在一九○四年,《紐約時報》就有一篇名為〈最懂得廢物利用的美國〉文章描述當時已經相當興盛的二手羊毛交易,當時的廢物利用專指從英、法進口的碎布或其他破爛羊毛衫中回收羊毛,重新聚集成堆的羊毛後再重新做成可以再次使用的新布料,有時候則會混上一點棉花纖維。據說這樣再生的纖維布料看起來就跟真正的羊毛纖維一樣,不過價格便宜多了。一位回收商告訴《紐約時報》:「美國人需要便宜的羊毛衣,或是看起來像是羊毛的衣服,這就是我們必須不斷擴大廢物利用生產量的原因。」

美國現在已經有好幾千家二手衣回收商,其中有些已經傳了好幾代的小型家族企業。我拜訪一家位在紐澤西州、歷經三代經營的二手衣回收商全美貿易公司(Trans-Americas Trading Co.)。該公司共有八十五位員工,每年處理的二手衣服近一千七百萬磅,公司裡也有由廢棄衣服壓成立方體後堆成的一堵牆,高五個立方體、長度超過二十個立方體,負責人史塔賓(Eric Stubin)說:「這面牆相當於好幾十萬磅的廢棄衣服,我們每天都可以壓出兩面這樣的牆。」該公司回收處理的數量,隨著美國人近年逐漸增加的服飾消費量一起成長。

史塔賓在媒體公關上花了很多心力,避免社會大眾把回收事業當成只會吸血的寄生蟲,他的說法彷彿是《道德家》專欄回應讀者的範本:「我們替慈善機構提供價值匪淺的服務。」他帶我參觀暫時存放在公司巨大倉庫裡的二手衣,內部陳設看起來類似救世軍捐贈中心的分類區,一樣有傳送帶、置物箱、用壓縮包膜好的衣服堆成的牆面,差別在於規模大了不只十倍。

史塔賓說:「我們從慈善機構那邊把報廢的衣服買過來,讓他們每年光靠賣回收衣服就能賺好幾百萬,否則慈善機構只能把這些衣服當成垃圾丟掉。」

看著廢棄衣服堆成像長城一樣壯觀的畫面,不禁讓我拿塑膠回收來相互對照。當我們把塑膠瓶扔進資源回收桶,回收業者要怎樣回收再生或賣給懂得廢物利用的公司賺取利潤,這些都不會是我們在意的事情,但是回收二手衣賺取利潤的公司卻會讓我們感到不自在,史塔賓直言不諱地指出:「現代社會有哪一個資源回收產業,不是由想要賺錢的私人企業扮演主要角色呢?」如果沒有二手衣回收商,慈善機構很快就會被賣不掉的捐贈衣服吞噬,到最後還是只能把衣服丟掉。我們不樂見這種情況,但若是如此,就能看到塞爆家裡或是填滿垃圾掩埋場的衣服,逼著我們正視自己到底製造了多少廢棄的衣服。

全美貿易公司經手的二手衣來自紐約市半徑一千英里之內,收受太多捐贈衣服的慈善機構,這些廢棄衣服就跟我在昆西街救世軍捐贈中心看到的情形一樣,都是被混在一起壓縮成立方體的形式送進倉庫,史塔賓說:「我喜歡用比較簡單的三種分類方式:能用的、不能用的、難看的。」他帶我穿越一群忙著把衣服、褲子分開送到輸送帶的女員工,他繼續說:「我們的貨源千奇百怪,有磨爛的運動服、又髒又破的毛巾,也有還可以繼續穿的衣服。」負責分類的員工會把可以穿的衣服,區分成兩百種不同款式的商品,譬如棉質上衣、嬰兒裝、夾克、毛衣、卡其褲和牛仔褲。分門別類之後,員工會再依照衣服從被穿過到被穿爛之間的品質差異,區分出好幾種不同的等級。經驗老到的分類員工有一雙鑑識眼,能夠把知名品牌服飾、開士米羊毛衣、珍貴稀少的典雅服飾挑出來,不過該公司有半數以上的衣服屬於難看或不能用的等級,在現今二手衣回收產業中算是相當常見的比率。

二手物資與回收布料(SMART)產業公會的統計資料顯示,二手衣回收商處理的廢棄衣服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品質好到可以繼續當成一件衣服穿,大約兩成的二手服飾爛到只能轉賣給纖維業者分解成可再次使用的多種料件,像是絕緣材質、地毯襯墊或是建材,另外約三成的廢棄衣服只能用每磅八美分的價格賣給抹布製造商。史塔賓說,只有極少部份、約百分之五的廢棄衣服才會當成垃圾丟掉。

經營二手衣回收並不容易,近年來爆大量的二手服飾更進一步衝擊產業生態:二手服飾收購價格在過去十五年跌了百分之七十一,讓這個產業的競爭更加激烈。史塔賓估算,自己公司轉手的產品中有超過半數是賠錢,賣給纖維業者的售價每磅只有二到四美分。此外,捐贈的衣服品質不佳也是拉低售價的主因。

現在慈善二手商店充斥著在平價服飾專賣店買來的衣服,以我個人的經驗,想要在慈善二手商店挖到寶的可能性越來越低,有幾次我像是忍不住去撲火的飛蛾,想要在救世軍慈善二手商店找一件不錯的上衣或羊毛衣,結果卻只看到H&M或是標靶的標籤不斷躍入眼簾。我曾經去Goodwill 在紐約西二十五街靠近聯合廣場的門市,檢視他們前一百件女用上衣的標籤,結果發現其中有五分之一不是來自於Old Navy、H&M或Forever 21,就是來自標靶。

二手衣回收商也注意到平價服飾已經成為主要貨源,帕本說:「我敢說,捐贈中心送來的二手服飾品質真的是每況愈下。」我問他是不是指一般消費者都去折扣商店或是連鎖平價服飾店消費的結果,「當然是啊!」不過他接下來的說法就比較謹慎了:「沃爾瑪、凱瑪、標靶這些百貨的的營業據點越來越多,在成衣消費市場的佔有率也越來越高,表示這兩者之間一定有非常明顯的關連。」

除了一些沒穿過的廢棄衣服,慈善機構回收的衣服裡也有數量龐大到難以想像的捐贈品,和破布沒什麼兩樣。現在美國人不再縫補衣服,我個人就曾捐贈掉了鈕釦、拉鍊脫勾與縫線開花的衣服,把慈善機構當成垃圾掩埋場。Goodwill 管理階層在二○○二年向《華盛頓郵報》抱怨,該年度單是把沒有利用價值的爛衣服清出來就花了五十萬美元,其中包括髒到沒辦法再轉手賣出的衣服。為了減輕慈善機構代替我們處理這些垃圾的負擔,美國聯邦政府在二○○六年通過法令,限制只有再使用價值的捐贈物品才具有申請退稅的資格。

我每年都會花五十美元買冬天穿的靴子(對我而言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這些靴子在冬天結束時就磨到快要報廢,其中一雙長靴的表皮爛到點點斑駁、坑坑疤疤,鞋後跟也磨爛了,膝蓋處也磨到高低不齊,美國修鞋協會會長里納爾迪(Don Rinaldi)語重心長地說:「消費者應該知道用什麼價格買來的鞋子是無法耐穿的,這種鞋子連縫合都做得不紮實,鞋底很可能是用熱融膠做的。」里納爾迪率領協會向美國人宣導逐漸失傳的修鞋工藝,塑膠材質的鞋底屬於無法修復的類別,他說,我買的那些平價靴子注定只能當成消耗品。

在七○年代每天穿球鞋出門是一種流行,但球鞋底的材質不容易修復,隨著鞋子價格不斷下降(美國人穿的球鞋約百分之十五是中國製造),消費者寧可買新球鞋也不願意修鞋底,里納爾迪說:「消費者會想,如果花六十美元可以買一雙新球鞋,為何要花五十美元修鞋呢?」

修鞋業在六○年代很興盛,當時全美約有六萬名專業修鞋師傅。里納爾迪說,此後快速下滑少了近九成,連他的孩子都不願意從事這個行業:「流行趨勢改變太快了,我女兒這一輩的年輕人不會想穿去年的鞋款,每年暑假外出逛街後她們就會買新款式的鞋子回家,我們的社會現在已經變成這麼一回事了。」

不論是過去或現在,全美貿易公司都會設法在眾多穿爛的鞋子與弄髒的衣服中找出具有價值的商品,也就是所謂古典風的衣服。其實不讓人意外,某些價值最高的二手服飾都是在大企業踏進時尚產業之前生產的。當我從全美貿易公司廠房角落邊的硬紙箱中挑出幾件絲質洋裝、彩色領巾與寬版皮質腰帶時,史塔賓得意洋洋地說:「布魯克林大街上半數人都是類似裝扮,如果妳去社區內的復古時裝店,很可能買到他們向我們進貨的服飾。」

二手衣服越來越沒價值,回收商只能從中找出非常少量的古典服飾賺取利潤,史塔賓坦言:「這些古典服飾是支撐二手衣回收商營運的少數幾個關鍵。」美國人愛上了復古風潮,我也喜歡到布魯克林充滿驚喜的復古服飾店閒逛,追尋要價四百美元、四○年代的兩截式泳裝,或是開價更高、可遇不可求的七○年代厚底靴。然而,這種復古服飾風潮也只是流行於九○年代。

我們無法回到九○年代生產更多古典服飾,供不應求的結果就是售價越來越高,二手衣回收商也會提高這類衣服的售價,才能抵銷處理其他二手服飾的損失,帕本認為這是很典型供需原理造成的結果。古典服飾就像知名設計師的作品一樣少得可憐,也成為富人追尋的目標,一般消費者就更無法負擔。

貝雷克特是布魯克林戶外跳蚤市場的古典服飾業者,她說二手衣回收商一直抬高售價,她若想用合理價格轉售給消費者就不容易了:「如果洋裝報價五十美元,我可能就買不下手了,因為這表示我在跳蚤市場賣給客戶的售價是一百五十美元。」既然紐約市的古典服飾供貨越來越少,她開始向中西部的二手衣回收商採購。

貝雷克特採取其他措施因應過度競爭的古典服飾。她用買斷的方式引進成本較低、八○到九○年代的服飾,再做一些改變提高附加價值。她把八○年代的亮片禮服改裝成兩截式的中空裝,把伊夫聖羅蘭花格子夾克的拉鍊換成鈕釦,或是把洋裝的下擺往內摺縮減成短版。她稱這種改造過的服飾是再生的復古風,由於客戶的反應熱烈,此類服飾的營收約佔總收入的七成。

貝雷克特說:「我買的衣服都具有再開發的潛力,需要再修改才能變成一件體面的衣服。只要布料和衣服上的圖樣能夠讓人看上眼,就開始動手改造吧!」

古典服飾意味著思古情懷與錯過不再的心理,背後帶有「他們不再像以往一樣生產衣服」的反叛心態,讓人更想擁有一件成衣產業興盛時期的成品。在大眾時尚連鎖服飾店年代之前的衣服,似乎作工精緻也獨具匠心。貝雷克特拍打整理掛在更衣室的再生復古式皮衣、七○年代設計風格的洋裝,以及五○年代常見的居家服,她若有所思地告訴我:「現在的衣服不再注重細節,以前的衣服會有打褶、側邊拉鍊、好玩的扣件與鈕釦。我們忘了以前的人是買回布料再請裁縫師量身訂做,這樣的衣服才能符合不同的體型。」


一件衣服的旅行

捐贈出來的衣服大都都無法成為復古服飾店的商品,但是有機會賣到國外成為汽車座椅的填充物,或是工業用的擦拭布。挑出價值較高的古典服飾,把廢棄衣服賣給纖維業者或抹布製造商,其餘衣服會被壓縮成立方體封膜打包,轉賣給其他國家的二手衣回收商。美國二手衣回收產業從量產的成衣廠出現後,一直是出口導向。據估算,二手服飾現在是美國外銷最大宗的商品,大部份銷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
 
坦尚尼亞和肯亞人用「密通巴」(mitumba)一詞稱呼二手服飾,原意是成捆打包好的立方體,表示這些封在壓縮薄膜內的二手服飾剛從貨櫃中運出來的樣子,就跟我在全美貿易公司或救世軍捐贈中心看到的立方體一樣。尚比亞稱二手服飾是「薩洛拉」(salaula),字面上的意義可以翻譯成:以明察秋毫的方式從一大堆東西裡挑出來。這兩個當地用語的弦外之音,暗示非洲當地的二手衣回收商只能靠肉眼觀察,根據表面外觀挑選他們想買的立方體。一旦確定買主後,被買下的立方體會當場拆封分解,讓買家像尋寶一樣從中挑出價值比較高的二手衣服。

我要再次說明,儘管很多美國人幻想有一批貧窮、物資不豐裕的非洲人,會樂於接收我們穿過甚至是穿破的衣服。但事實是,非洲的二手成衣市場相當獨特,特別喜歡追求高品質與前衛的服飾。帕本說,由於網際網路和行動電話無遠弗屆的影響,非洲人對時尚的敏銳度在近幾年急遽增加。能在那邊賣得動的商品已經徹底改變了,現在運往非洲的二手服飾需要更仔細按照款式、品牌、外觀品質和耐穿程度分類,英國記者席格樂發現馬利(Mali)流行寬腰帶、七分袖長的男性大衣外套,十多歲的少女則偏好亮粉紅色的襯衫,和褲管開口像喇叭一樣的牛仔褲。

運往非洲的二手服飾品質主要取決於美國二手衣回收商的分檢工作夠不夠精細,帕本說:「由於交易條件是出貨前先付款,因此非洲買主是用賭博的心態買下一貨櫃的二手服飾。他們有可能在打開貨櫃後才發現,裡面裝的根本是派不上用場的爛貨。」帕本認為,中西部紡織在替買方分擔風險的工作上做得很徹底,會用嚴謹的方法分類挑出要運往非洲的服飾。其他二手衣回收商不見得有這樣的職業道德,有些商人會把不適合再穿的二手服飾塞在立方體的內部,好像是把非洲國家當成傾倒垃圾的市場。
 
由於在美國交易和捐贈的成衣品質開始走下坡,抵達非洲的服飾極可能只是破布一團。根據席格樂的報導,非洲二手服飾的買主越來越容易買到拉鍊壞掉、褪色、薄到隨便就會弄髒或被染色的衣服。但隨著非洲人的所得逐漸增加,他們也會越來越懂得品味,更別提還有從中國進口的平價新衣服淹沒整個非洲大陸,可是美國高品質成衣的供應量卻在這時日益稀少,可以想見,將來勢必無法繼續把非洲當成美國成衣市場過度消費後的歸宿。該怎麼辦呢?

前不久的某個星期六清晨,我前往昆西街的救世軍慈善二手商店,想要買件古典風格的大衣外套,希望能在舊衣服中找到它們與生俱來的品質和手藝。救世軍在此地的倉庫大概有一座停機坪大。那天是一個寂靜的星期六清晨,我想要搶在其他人還沒睡醒前捷足先登。我找到幾件義大利和美國製,有大片內襯、混羊毛材質的大衣外套,上頭還有布料覆蓋的漂亮鈕釦,只可惜這幾件跟我的造型風格不太搭。

當我轉身翻找女用上衣時,看見一位穿著救世軍背心的工作人員輕巧地從我身邊經過,一開始我以為她會走到貨架那邊,把試穿過的衣服整理好再掛回去,但其實她是把那些衣服直接收掉。她檢視每件衣服上不同顏色的價格標籤,茂伊說這是讓工作人員區分試穿過的衣服在貨架上已經擺幾星期的做法,然後把放得比較久又還沒賣掉的衣服當成壞掉的雞蛋一樣挑出來,放進一個巨大的灰色置物箱,也就是我在捐贈中心樓上參觀二手衣分類區時所看到的那種置物箱。我心想再過不久,這些廢棄衣服如果沒有被支解成碎片,就會搭上前往國外的商船。(本文選自第五章,陳若雲整理)
 
 
作者︰伊莉莎白.克萊(Elizabeth L. Cline) 
作品常見於《紐約》雜誌(New York)、《野獸日報》(The Daily Beast)、《風行科學》月刊(Popular Science)、《新共和》雜誌(New Republic)、《村聲》雜誌(Village Voice)等諸多媒體,現居紐約布魯克林。歡迎前往本書專頁瀏覽:overdressedthebook.com。 
 
出版:時報出版(2013年12月)
 
書名:買一件衣服要付多少錢? 
 
       
 
目錄:
 
前  言  七雙單價七美元的鞋子
第一章  我的衣服多到可以開店
第二章  美國人如何浪費衣服
第三章  昂貴時尚與平價成衣的友誼
第四章  快速時尚的葫蘆裡賣什麼藥
第五章  平價衣服的晚年
第六章  裁縫是一門好職業
第七章  中國與平價時尚的盡頭
第八章  縫紉達人的生活
第九章  平價時尚還有未來?
 

延伸閱讀

不要過度追求別人與自己的想法都相同,不然你也會變成正義中毒的一員

2024-03-18

時事點評家Zen大:用腦科學來化解因網路而起的正義中毒

2024-03-18

遠離憂鬱,讓自己變得更快樂!專家教你5招提高快樂激素「多巴胺」

2019-07-04

「台灣真的沒攻擊譚德塞嗎?」 新加坡媒體點名台灣3官員仇視言論帶風向

2020-04-13

沒人敢坐博愛座、電扶梯只敢靠右站...台灣奇觀:自以為是的「正義魔人」文化

2019-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