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突破現狀的鬥志

突破現狀的鬥志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勝利者,都是從數千萬個細胞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才會存在。家長普遍也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全世界最棒的,但是隨著成長過程的各種挑戰,環境中負面的影響,甚至看見別人失敗的經驗時,就跟著喪失了自己的鬥志。

有人說人天生就會有惰性,我並不以此認為,因為惰性其實是後天學習的結果。從來沒有小孩在學習走路的階段,因為跌倒、失敗太多次,而因此自我放棄不再學習走路,一輩子都維持用爬的。我認為人沒有永久的失敗,只有永久的放棄。無論在經商、企業中服務,或是正在求學的你一定會有失敗的經驗,每一次失敗後的打擊可能會慢慢消磨自己的鬥志。直到自己進入一個狀態叫做“Burnt Out Syndrome(精疲力竭症候群)”,就是幾乎放棄自己而變成組織裡被動的角色。
 
如果你自己發現已經喪失剛進公司,初入社會時的興奮和熱情,你可能需要參考以下的建議:



1. 重新擬定自己和另一半的目標

沒有目標是沒有鬥志的主要原因,人從小就喜歡問「WHY?」「為什麼?」,但隨著逐漸長大了我們發現很多時候問WHY不只無法獲得解答,反而會得到負面的反應,似乎問太多問題就會顯示自己的不足。做每一件事一定有它的目的或目標,這個目標就是促使人前進的最大理由;舉個例子,如果馬拉松比賽的規則是只要往前跑,但不曉得需要跑多遠,也不曉得終點在哪裡,選手們只要拼命地往前跑,直到裁判宣布比賽結束的時候,只要誰在最前方就是冠軍。這樣的比賽就不會讓參賽者有鬥志,有目標性的往前進,無論是第一名的獎勵或比賽後的一個認證,在選手腦海裡都能是最大的動力。有了自己的目標,也需要讓自己的親人/家人/另一半知道,因為如果自己的目標是得到周邊人的支持,就會更有Power!也能堅持的更久。

2. 尋找能讓自己加持的喜好,變成有系統化的定期充電

人的身心就好像一顆大電池,就如您手中的智慧型手機,電量很多的時候自己就會毫無顧慮的使用手機,瀏覽資訊、上網學習或工作。如果早上出門時發現自己手機電源只剩下10%,自己會有什麼感覺,在沒有行動電源或充電器的情況下,自然就會盡量減少手機的使用。再好的法拉利跑車如果沒有汽油就只是個裝飾品,所有的科技都需要驅動它們的能量,人也是一樣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畫畫、旅遊、運動、看書、看電影等…。一旦找到的就把它變為定期充電的機制,您會覺得自己更有能量接受更多的挑戰。



3. 擴大自己的社群領域

參加更多的社群活動,認識不同領域的人。現代科技縮短了人與人的距離,但很可惜的是很多社群網站卻讓人類忘記了如何跟人互動,當面的互動會有情感、聲音語調跟視覺的接觸,而現在的社群互動幾乎都只有文字的溝通。認識更多的人擴大自己的社群領域,會讓您認識更多跟你一樣在挑戰中尋求突破的人,這些人可能成為你的戰友,也能分享他人失敗的寶貴經驗。同時,你還能提高自己的溝通技巧,而這將是一輩子受用無窮的能力。



4. 學習成功模式的同時更需要注意成功者如何從逆境中突破

在資訊發達的時代,我們能從書籍或網路影片上輕易找到非常多的學習材料。最簡單的方法是找一個已經完成自己目標的人,然後深入學習他是如何成功的,成功的過程一定有起伏,看看別人是如何從逆境中扭轉命運取勝的。我時常會聽到別人說某某成功是因為他幸運、成功是因為家裡有錢,如果今天真的有人在你面前放了一筆龐大的資本,你能100%確保自己一定能成功嗎?如果答案是不能,那證明你目前最缺的不是資本,而是你還沒準備好。成功的人一定有實用且適合他的模式,以及不斷嘗試從逆境中突破的方法,試著找到屬於自己的模式,創造獨一無二的成功。

5. 不斷成長

每一天都提醒、反問自己有沒有成長,市面上激勵、成長的書籍影片很多,但不是每個方法都適合所有人,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但如果時間忙碌不曉得哪裡能找到激勵自己的方法,也可以在臉書【黑帶培訓】 裡按“讚”就會每天定期收到我們的激勵和學習資料。我們都知道生物如果不是在成長,就必然在衰老枯萎中,千萬不要等到沒時間的時候,才感嘆「早知道…」。

職場上打拼的您也可以造訪我們黑帶的網頁:www.trainingbb.com

延伸閱讀

桃機跑道維修、54小時黑暗期將提早結束?天上地上排隊塞爆…不只桃機一日遊、盤旋10hr都能飛歐洲

2024-03-04

桃機剩北跑道釀班機大亂!交通部認出包「會面對、檢討改善」:整修規模超越過去,沒意識交通量

2024-03-04

00713、00915、00919…10檔季配高股息ETF能填息、股價還新高!達人喊這檔是蒙塵珍珠

2024-03-07

存股50張00929...股價一路漲16→20元,重新加碼的3個理由!高股息+勞保退休金,月領4萬簡單過生活

2024-04-12

睡2小時還沒起飛!謝金河出國遇「桃機塞機」,指台灣機場建設落後:看泰國、印度拚觀光多用力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