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00881 00878 00900

請別再為你的行為找理由辯解

請別再為你的行為找理由辯解

2015-12-22 11:18

我們的社會喜歡講理由,或許無論做什麼事都有一個好理由,能夠讓我們感到寬心。不幸的是,這樣的想法只是幻覺,世事不是這麼運作的。

作者︰博納德.羅斯Bernard Roth
 
理由都是狗屁,學會為自己負責

很顯然,真理就是那樣。但比較不顯然的是,真理也是那又怎麼樣。
—華納‧艾哈德(Werner Erhard),作者、思想家

理由的問題在於,它們不過是經過粉飾的藉口罷了。

以前,我在出席工作機公司(Working Machines Corporation)的董事會會議時總是遲到,工作機是一家位於加州柏克萊的公司,距離我住的地方有一小時的車程。每次,我總會在經過一小時的飆車、搶道、危險萬狀的旅程之後,帶著歉意趕到會議室,一邊解釋公路實在擠得水洩不通,害我又遲到。董事會主席每次也總是禮貌地向我保證,只要我安全抵達就好了。但會議進程因我而耽擱是事實,其他幾位準時抵達的董事顯然有些不快,我自己內心深處也知道,公路交通並不是真正的問題。

沒錯,八八○號公路的交通往往過於擁擠,特別是在出帕拉奧圖、進柏克萊的那一段路,車行簡直有如龜速。但公路塞車真的那麼嚴重嗎?我不過是把時間卡得太緊罷了。我只需要早點出發,就能夠解決問題。然而,我總是在臨行前最後一分鐘,還想發幾封電郵、接幾通電話。好不容易走出辦公室,我又在電梯碰到一位同事,談了幾分鐘。

問題的真正癥結在於:我沒有把這項會議視為人生的優先要務。事情就這麼簡單,跟交通狀況一點關係也沒有。儘管沒有造成什麼業務上的負面後果,但它損及我的自尊:總是遲到讓我有罪惡感,每當我編個理由、走進會議室,面對一屋子人質疑的眼光,那感覺很不好受。經過一番思索,我終於發現:在座有幾位董事也像我一樣,必須面對同樣的交通問題、同樣的「人生瑣事」,但他們沒有遲到,因為他們重視這項會議。

有了這個覺悟以後,我決心把這項會議列為優先。從那以後,我開始重視它,提前時間出發,務求準時赴會。我不再趕在臨走前最後一刻發電郵、打電話,也不再等到最後一分鐘才動身,我決心提早將其他事情告一段落,在「必須」上車前十分鐘就上車。

如果運氣好,如果交通狀況順暢,我在進入會議室之前,還能夠享受一下柏克萊的宜人美景。如果交通狀況正常,由於我提前片刻赴會,也還有時間跟其他幾位董事閒聊幾句。如果交通狀況實在惡劣,至少我還能夠準時趕到。從那以後,我不再因為遲到、因為必須找藉口而感到羞慚。準時讓我神清氣爽,還改變了我的人生。

事情還不僅如此,我開始改變自己的時間觀。過去,在面對生活中大多數事物時,我總是遲到;現在,我成為眾人口中那個自己總是準時、也要求其他人準時的討厭鬼。我在開每一門課、每一場研討會時,首先一定強調準時。事實證明,一旦不必再為自己的遲到編造理由時,我的日子好過多了。

我們的社會喜歡講理由,或許無論做什麼事都有一個好理由,能夠讓我們感到寬心。不幸的是,這樣的想法只是幻覺,世事不是這麼運作的。

敷衍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

理由都是狗屁,我知道這麼說有些粗魯,但你看下去就會明白,我這話說得絲毫不假。世上之所以有理由這回事,只因為人們如果不解釋自己的行為,就會讓他們看起來不講道理。所以,我們面對一個矛盾:我們需要理由,好讓自己看起來講道理,但一旦我們使用理由,就不必為自己的行為負全責。

比方說,我走到一個陌生人面前,朝他臉上打了一拳。他問我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果我說: 「沒什麼理由呀」,顯然我蠻橫不講理;但如果我說,他讓我想起那個虐待我妹妹的惡棍,我成了(多少)講道理的人。

但理由往往只是藉口,我們使用各種理由來隱藏自己的短處,好讓自己看不見。唯有當我們不再找理由為自己辯解以後,才更能改變自己的行為,取得符合實際的自我形象,過一個讓我們更滿足、更美好的人生。

許多理由不過是隱瞞事實的藉口,事實其實只是:我們不願把某件事當成優先要務來做。舉例來說,我班上有個學生來晚了,她對我說: 「對不起,我遲到了,因為我的自行車爆胎了。」就算她的自行車真的爆胎了,歸根究柢,她遲到是因為她沒有把準時上課視為優先要務。如果我訂了一條規定,誰遲到就把誰「當掉」,無論有沒有爆胎,她一定會準時來上課。要是我的規定是遲到一次就直接開除,她甚至會提早到。

史丹佛大學設計群的大多數同事,都曾出席過我的研討會,知道我對「理由」的感覺。因此,如果有同事在我的研討會中開始講理由,比方說:「我做不到,因為院長……」,就會有一堆其他學員以挖苦的口吻異口同聲地說道:「那真是個『很好的』理由呀!」這位同事雖然因此有些發窘,但也因此領悟到自己做不到的原因並不在院長,這也算是出席研討會的一份收穫吧!

請別再為你的行為找理由辯解,這在「設計思考」過程的每一部分都很管用,它能幫你走出死胡同,引領你走向新的做法,為你帶來新的見解。

輪到你了,練習不再找藉口

理想情況下,這個小練習會需要一個夥伴跟你一起做,但你也可以一人分飾兩角,獨力完成。

首先,由甲先說「我……,是因為……」,乙聽完回答:「那真是個『很好的』理由呀!」就這樣進行大約五分鐘,然後轉換角色,甲乙互換說詞。

想將練習效果發揮到極致,你可以用你「目前」面臨到的事情來舉例。例如,今天早上我可以說:「我寫這本書,是因為我想跟讀者分享我的知識。」我的練習夥伴於是答道:「那真是個『很好的』理由呀!」接下來我可以說:「我現在很累,因為我起得太早。」我的夥伴回答:「那真是個『很好的』理由呀!」諸如此類,你懂我的意思。

不需要進行多久,你就會發現自己提出的理由,很多都是狗屁。如果你怎麼也不承認自己的理由都是「很好的」理由,不妨為你的每項行為多想幾個理由;如果你將許多因素歸於一項特定行為,那麼為某件事強調某個原因的概念,也就開始變得模糊了。為了加強我們說的理由的重要性,我們會在分析中加油添醋,尤其是幫最能為我們自圓其說、最能支持我們的自我形象的理由說話。

有時,我們會藏身在令人心痛的理由背後,但這麼做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了解這點非常重要。我的大兒子史蒂夫出生就得了腦性痲痺,不僅有智能障礙的問題,還有肌肉痙攣的毛病。其他人輕易就能做到的事,史蒂夫做起來真的非常吃力,但大多數的日常事務他都還能應付得來。每當他媽媽責備他沒有禮貌,例如不用刀子先切食物就張口將食物往嘴裡送等,他就會大發脾氣,叫道:「我沒辦法!我生下來就是這樣。」每次聽到他這麼說,總是令我心疼不已。但是為了他好,他應該了解,他說這話,其實是在為自己找一個「很好的」理由。

理由解決不了問題

研究顯示,人會選擇性地記錄發生在自己身上、與發生在周遭的事情。無論你多麼有信心,認定自己已經掌握事情的真相,你還是有可能會搞錯;你不可能知道其他人行為的真正動機。

令問題更加複雜的是,有時我們還會刻意為自己的行為謊報理由。有個很經典的例子,有一位日本教授在我的研討會上說,他想多花一點時間陪伴家人,但是他的工作實在太忙。我就問了他幾個問題,讓他說了一些日常活動的細節,事情很明顯:他在工作上浪費了太多時間。每天下課以後,他仍舊逗留在大學裡面,直到傍晚還跟同事出去交際應酬,讓大家都知道他比誰都晚下班。這麼做不但能夠突顯他的男子氣概,還能讓人因為他沒時間陪伴家人而同情他。他顯然做了一個選擇,所謂「工作太忙」云云的理由當然只是狗屁。研討會中每一位與會人士,立刻就發現這整件事情的真相,但我足足花費半個小時的脣舌,才終於讓這位教授若有所悟。

世事無常;我們做事,其他人也在做事。事情進展如果讓你滿意,你可以繼續如法泡製,希望一切都能圓滿如常;事情進展如果讓你不快,下次你可以採用不同的做法。這種實事求是的做事方法很簡單,但我們為自己找的理由會從中作梗。

如果能夠拋開理由,我們會好得多。理由為我們帶來藉口,讓我們繼續那些官能失調的行為。拋開理由,這個世界會好得多,不是嗎?

行動比理由響亮,除非萬不得已,否則別找理由!
 
(本文選自全書,周政池整理)

作者︰博納德.羅斯Bernard Roth
 
史丹佛大學工程學院羅德尼.亞當斯(Rodney H. Adams)講座教授;哈索.普拉特納設計學院(Hasso Plattner Institute of Design),即d.school的共同創辦人暨學術總監,是該學院發展的重要人物。羅斯是運動學及機械人學領域的全球頂尖專家;此外,他開創了許多和個人議題有關、能讓學生親身獲致重要體驗與洞察的課程。他也是史丹佛大學「創意研討會」(Creativity Workshop)的主要推手,超過30年來,他藉由這個研討會向史丹佛的師生及全球的專業人士推廣、傳授他研發的多種體驗式教學。羅斯是全球各地的會議與研討會極力邀請的講者,除了教職之外,他也在多家企業擔任董事,並在多個專業協會擔任領導要職。史丹佛大學網站簡介:profiles.stanford.edu/bernard-roth


出版:大塊文化

書名: 把成功變成習慣




目錄:
 
前 言 黃眼睛的貓
第1章 拋棄舊思維,一切與你想像的都不一樣
第2章 理由都是狗屁,學會為自己負責
第3章 二十二個小技巧,打開你的創意腦
第4章 懂得求助,全世界都是你的貴人
第5章 動手做,就算失敗也是一個禮物
第6章 語言文字有魔力,懂得溝通很重要
第7章 培養群體習慣,這些方法你用得著
第8章 設定自我形象,做個更棒的人
第9章 人生是一連串的冒險,把格局放大一點
第10章 把成功變成一種習慣
謝 辭
注 釋

延伸閱讀

嚴陳莉蓮埋伏筆三百多天 過程力抗外資搶親 裕隆攻移動服務 LINE上搭舞台

2023-09-20

裕隆城正式開幕!從國產汽車製造基地到新北市最大商場,嚴陳莉蓮攜兒女見證起家厝變身

2023-09-28

裕隆集團執行長 重振旗鼓拚逆轉勝 嚴陳莉蓮

2022-12-14

嚴陳莉蓮只花3年把裕隆集團旗下5家上市公司獲利全翻正!內部信曝裕隆轉型5大方向

2023-02-01

嚴陳莉蓮2年前拍板要做移動服務!裕隆、和泰對決搶當「小黃」龍頭,計程車500億商戰全面啟動

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