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工作時像河流一樣迂迴前進

工作時像河流一樣迂迴前進

商周出版

個人成長

2017-03-06 13:36

迂迴前進是一種不斷尋找解決之道、隨時保持機警,並且有彈性的態度。

沒錯,規劃很重要,甚至是達成目標的保證,因為有了規劃會讓我們在心理上更覺堅定。但不少人容易犯下把每一步都訂得死死的錯誤,這樣的規劃很快就會行不通,碰上不可預期的突發狀況時,更會暴露出毫無應變能力的缺點。這些人最後只能被迫放棄,或是在龐大壓力下做無謂的掙扎,繼而拖垮工作和生活品質,也連帶摧毀原有的動機與自信。如果選擇緩步朝目標前進,即便面臨時間壓力,甚至進度倒退,或是偶然的失敗,也都不致喪失目標,反而還有機會累積更多經驗(詳見第四章)。

朝著目標迂迴前進

我們知道河流以緩慢曲折的流動方式,歷經好幾百萬年沖刷出河床。一旦遇上堅石,河川和溪流就繞道而行;換言之,它們總會選擇可行之道,流向可跨越的屏障。因此,從高處俯瞰的河流看來就像一條不規則的蜿蜒曲線。

我們其實應該向河流學習。通常在計畫之初,我們都會精心規劃完整的執行方案。不過當一切不如預期,難免會覺得失望。這是因為我們帶著美好的期待展開計畫,相信事前妥善的規劃會確保一切順利穩當。

然而多數時候,執行過程中會出現新的認知,改變了計畫的內容以及所需的時間。事前的規劃不該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必須隨著持續變動的情況做調整或修正。這其實再正常也不過!

迂迴前進與動機

我們可以善用河流的策略。迂迴前進不但可以強化個人動機,也更容易得到最好的結果。主要原因有下列三個:

迂迴前進的效果和失敗不一樣

一旦計畫進展不如預期,通常會被視為退步,甚至是失敗。令人失望的結果連帶對執行力產生負面效果,尤其對從零開始的計畫來說,本來就會出現許多無法預期的狀況。然而,如果轉換心態,將繞道視為理所當然,動機就不致消散。事情發展之所以超出原先的設想,並非因為事前規劃不當,也不是我們的問題,而是在執行過程中本來就會伴隨意外。

迂迴前進能整合更多經驗

有句話說得好:「過程即是目的。」迂迴前進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累積的知識和經驗並不在原本的計畫內,而是伴隨發生的。以迂迴的姿態前進,經驗和知識都將成為珍貴的寶藏,繞路而行也不再令人焦躁沮喪,因為這些都將轉化為孕育解決之道的能量。

迂迴前進才能看清真正有用的東西

事情的發展有時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也許是因為太躁進,或者用錯了方法。重要的是,不應就此裹足不前或是怨天尤人,而是該想方設法,照著下列兩句格言尋找解決之道:

「如果這條路行不通,就再找別的出路。」
「有用的辦法,就多多益善。」

迂迴前進的效果最好

首先,迂迴前進是一種執行計畫的態度,讓人不致在繞道而行和面對失敗時喪失執行力。不過千萬搞混了,這裡談的完全不是遊手好閒或做事方法雜亂無章,更不是最糟糕的置之不理。

效果極佳的迂迴態度是可以學習的,尤其對完美主義者來說,更不可忽視其重要性。下列幾點建議有助於你的成長:

針對計畫與繞道做檢討

要學習迂迴前進,最理想的方式就是:試著回想一段計畫,這段計畫後來的發展和你事先的規劃或想像完全不一樣。然後把自己當做自己的教練,回答下列問題:

1.先撇開結果不談。執行計畫的過程中,有什麼地方進行得很順利,讓我引以為傲?具體來說,我做了什麼?
2.我從這項計畫中學習到什麼對未來有幫助的事?換作是現在的我,又會怎麼做?

藉由回答上述問題,可以看出哪些面向是有用的,並且思考自己從繞道的途中學到了什麼,可以在尚未完成或後續其他的計畫派上用場。

把計畫視覺化

重要的是,要把計畫放在心上,否則最後也只是無疾而終。否則就不叫迂迴前進,而是停滯不前了。如果不希望受蜿蜒前進的影響而迷失方向,可以考慮設置一個視覺上的錨點:在抬起頭就看得見的地方擺上一句格言,或是一個物體,隨時提醒自己還有計畫要執行。

好的規劃就像羅盤,能為我們指出方向,並且帶給我們堅持到底的力量。

- 要成功執行與事物相關的計畫,你必須把目標具體化,以合理的方式將工作分門別類,並且製作包含日計畫與週計畫的執行表。

- 執行改善行為的計畫會面臨另一種挑戰,也就是必須建立新的習慣。建議按部就班,一次養成一個良好習慣。

- 制定計畫並非一次就能完成,而是不斷進行的過程。好的規劃除了協助我們按照預定的路線前進,也必須不斷重新定義優先順序。

- 計畫的執行不應墨守成規,而是要學習用迂迴的態度前進。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瑪莉露薏絲.諾奧克

出版:商周出版

書名:執行力
 

延伸閱讀

快把握週末晴朗好天氣!下週起鋒面爆發全台濕答答 雷雨恐狂轟到4月底

2024-04-20

年金改革和年輕人有關係?房子寧願裝空氣也不急著賣 她揭「1族群」特別愛買房

2024-04-14

軍公教年改5年有成,挹注退撫基金2200億!為何30年內能「穩健經營」?原來關鍵在這

2023-12-26

台積電法說震撼彈,看法更悲觀!二度下修營收預期…魏哲家:AI能吃最大塊餅,但不敵總經疲軟

2023-07-20

立院表決大戰!軍公教年金停砍案,韓國瑜首投關鍵一票、國民黨全勝表決過關…年改下一步怎麼走?

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