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美國計入通膨前的年平均實質經濟成長率接近三%。而在七○、八○及九○年代,每十年的平均複合成長率分別為三‧二%、三‧○%及三‧二%。那麼,自二○○○年至○九年間,在消費者透過信用卡借款、房屋所有人把房屋當作ATM(提款機),平均失業率五%,槓桿操作不斷擴大,這十年的平均年複合成長率應該是多少呢?
日期:2011-03-24
曾有長達十八年的時間,葛林斯潘穩坐美國聯準會主席大位,用他的貨幣政策與話術引導全球經濟走向;如今八十八歲的他,不僅出了新書──《世界經濟的未來版圖》,也一如以往的語出驚人。他說,金融海嘯六年了,美國最重要的經濟環節仍然遲未復甦。
日期:2014-07-03
最全面的美國經濟活動指標已經不管用。由於忽略了企業不斷縮減在研發、產品設計,以及員工訓練等方面的經費,國內生產毛額的數字大幅高估了美國的經濟潛力。
日期:2009-11-05
美國政府最快將在6月推出第四階段的紓困方案,另一方面,美國確診病例數趨緩,近期政壇焦點轉向重啟經濟活動,但同時仍需觀察經濟活動的反彈力道,及第二波疫情的可能性,而今年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與國會選舉,也將影響疫情後的經濟與政策走向。
日期:2020-05-19
英國脫歐公投還不到一個月,美國道瓊指數就寫下18622點的歷史新高,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與臉書的市值之爭,正代表了美國科技業的創新風範。
日期:2016-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