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包括聯電、世界先進等代工廠持續上漲報價,外資更一口氣將聯電目標價調高到75元。對此,分析師表示,外資通常是用三到五年獲利來做目標價評估,投資人看看就好,聯電今年每股獲利預估近3元,歷史本益比20倍左右推算,逼近60元價位就會出現壓力。
日期:2021-02-27
春節7天長假剛過,228連假又要來了。疫情讓大家出不了國,國內熱門旅遊景點遂成為國人連假首選,再加上返鄉車潮,對台灣的交通系統形成沈重的負擔。
日期:2021-02-26
2017年聯電啟動雙總經理制,2018年共同總經理王石與簡山傑宣布啟動5年計畫;去年拜半導體需求強勁之賜,聯電營收、獲利爆發性提升,股價飆漲逾200%;究竟聯電是如何以5年計畫為經營策略,替這一切鋪路?
日期:2021-02-08
「半導體業就像科技業的中央廚房。」聯華電子永續辦公室主任吳博文這樣形容,因為半導體業是可以從材料源頭、製程到產品端,好好計算每個產品碳足跡的行業。 也因為這樣的特性,聯電達成了一項特別成就,在2011年與2014年受歐盟邀請,參與歐盟科技研發專案,創下了台灣企業受邀參與的首例。
日期:2021-01-28
台股一直以來由台積電獨撑大局,被大家視為一個人的武林,最近我說台灣的護國神山將蛻變為護國群山,27日有兩家公司召開法說會,都端出了令人驚艷的成績單。其一是聯發科第四季營收964億元,比第三季的972.74億元略少,但稅後純益149.5億元,比第三季的132.51億元高,EPS 9.35元,全年EPS 25.81元,寫下歷史新紀錄。
日期:2021-01-28
從去年12月底的短暫修正過後,聯電股價在今年再度突破50元大關,《今周刊》從聯電的過去與未來,分析股價居高不下的聯電,是否還有投資價值?
日期:2021-01-27
外資圈在台積電法說後目標價調整暫告段落,研究機構ALETHEIA超狂、給出1,000元長線目標價,超越七家看台積電「800元俱樂部」的內外資;晶圓代工二哥聯電則獲滙豐證券送暖,升推測合理股價至市場最高63元,高過野村、凱基投顧與ALETHEIA的60元。
日期:2021-01-19
2020年新冠疫情雖然籠罩全球,但台股卻上演大驚奇,從低檔上漲超過一倍的個股有130檔,遠勝過2019年的81檔和2018年的14檔,其中聯電、長榮、陽明麻雀變鳳凰,漲幅更是高達4-6倍,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股。
日期:2021-01-05
疫苗問世,讓因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受創的全球經濟,可望於2021年,上演V型復甦戲碼,預料股市將跟著受惠;對此,專家研判,雖然半導體仍是投資布局重點之一,但台積電(2330)「一枝獨秀」的態勢,可能會有所改變,而今年獲利表現不佳的傳產,則有機會在明年迎來大幅成長。
日期: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