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勞退 勞保 航運股

趨吉避凶 年輕人股、房投資教戰

趨吉避凶  年輕人股、房投資教戰
接連湧現的供給及人口海嘯,勢必讓未來房市大洗牌,年輕人不必急著買房。

周岐原

股債前線

攝影/林育緯

977期

2015-09-10 12:05

歷經八月股災的洗禮,加上全球需求不振帶來的通縮,仍須時間調整,投資名家劉俊杰認為,年輕人握有資產後,不必急著買房,留意優質企業,並在價位合理時買進、長期持有,創造倍數報酬將不是夢。

八月,全球資本市場經歷一次慘烈震盪,不僅A股破底,歐美股市也接連重挫,油價亦明顯修正。包括台灣在內,今年各國的出口業績都不理想,上游的大宗物資連帶受到影響,價格同樣欲振乏力,種種現象都反映出,全球的終端消費需求不佳。
 

現況:全球拚印鈔,所得分配惡化 對策:高中前就應上理財課


何以致之?過去六年,全球央行為救市一再推出量化寬鬆貨幣(QE)政策,效力不僅沒有觸及實體經濟,反而讓所得分配更加惡化,恐怕是如今各國陷入衰退的根本原因。由於財富分配問題,一時間難以有效解決,這種需求不振、微幅通貨緊縮的情況,可能還要持續好一陣子。

在經濟成長遠低於以往,各種資產又動輒大跌的年代,年輕人更要努力學習投資理財,才能在市場震盪中,找到機會為自己的資產加值。

其實,投資理財的教育應該從小做起,最好列為高中以下的必修課程,才能建立基本的正確價值觀,才不至於成為追高殺低的散戶。

在理財教育方面,對岸發展步調十分積極,像是中國廣東省,今年八月就宣布以廣州市三十六所中、小學為試點,新增一門結合生活實際情形的金融理財課,列為基礎教育課程一部分,參加人數將近一萬人。

 

避凶:人口負成長,房市陷L形衰退 對策:買房且慢,別被房貸追著跑


其實在全球金融情勢動盪的年代,國內年輕人若能認清未來最重要的兩股趨勢,仍然有機會逐步累積財富,趨吉避凶。

趨勢其一,展望未來,我依舊認為,台灣房地產市場將陷入「L」形衰退,因此年輕人應當量力而為,盡可能避免太早買房子。

過去五十年,台灣人口數量持續成長,結構性紅利促使需求連年上升,投資房地產獲利機會自然較高,也產生「買房抗通膨」的觀念;如今,不只通膨銷聲匿跡、經濟陷入微幅通縮,連生育率也急速萎縮。

官方估計,國內人口即將在二○一九年前後,正式落入負成長,日後住宅的需求量,勢必不如往年。

若加上父母原持有房地產,準備贈與子女的供給量,以及各地方政府日後陸續興建完工的社會住宅,除非當局日後大幅修改現行的限制移民法規,否則台灣住宅市場明顯供過於求,應該是合理的預期。

此外,因為各區位的人口減幅勢必不同,人口相對集中的都市地區,例如台北市中心等,房價下跌情況將相對平緩,而原本人口較少的縣市外圍地帶,可能成為房價變盤的核心區,因此如果是在中南部工作、生活的年輕人,買房子之前,尤其需要三思而後行。

由此可知,除了精華地段的頂級豪宅之外,台灣絕大多數的住宅型房地產,未來將不是財務性質的投資「商品」,而是近似「消費品」。

年輕人進入社會以後,除非已經累積相當資產部位,無須承擔高成數的房貸,否則實在不必急著買房。

畢竟在房價長遠看跌趨勢下,年輕人縮衣節食償還貸款,日後房價倒跌數成,對個人資產將是相當大的折損,經歷的數十年,更沒有生活品質可言。

 

趨吉:資金青睞的龍頭企業 對策:低價買進長抱數年,可望賺倍數


避凶之後,如何趨吉,是年輕人需要分辨的另一門學問。如果要投資在股票市場,有一個趨勢值得留意,那就是聚焦企業陸續受到市場肯定的現象。

儘管各國資本市場紛紛回檔,但從美國到台灣,市場中股價較高的個股,幾乎也都是高度聚焦在核心業務的公司。無論是台積電、大立光或豐泰,都具有這個特色。

這類聚焦企業最受資金青睞,是因為它們都選擇集中資源、單點突破,將較有前景的業務擴張到最大,進而在該市場取得主導、甚至寡占的地位。如此一來,超越其他同業以後,獲利自然出色。

相較之下,集團間彼此交叉持股,或者仰賴轉投資挹注獲利的公司,即使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看來亮眼,但實際上,由於資源分散到不甚相關的領域,就個別事業而言,核心競爭力往往不如前述聚焦企業來得強。

換言之,從財務比率觀察企業經營績效,除了留意股東權益報酬率高低變化,也可透過總資產報酬率中,核心業務創造的利潤占比多寡,觀察該公司在本業取得多少領先優勢。

如果年輕人確認自己找到一家長期專注、核心業務獲利表現也不錯的公司,剩下的問題就只有買進時機,只要耐心等待,在相對低價圈買進並長期持有,獲利數倍絕非夢想而已。

 

啟示:長江集團重組 核心業務聚焦 本益比自然提升


在香港,今年剛完成不久的長江集團重組案,就是聚焦核心業務的最佳案例。

今年元月,華人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集團宣布,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啟動重組,並且在股東會獲得通過;實施後,兩家公司各自擁有的房地產業務,合併為長江實業地產(簡稱長地);另一方面,包括鐵路、基礎建設與去年開始經營的飛機租賃等非房地產業務,由長江和記(簡稱長和)接手。兩家公司並各自掛牌上市。

長江集團立足香港數十年,首次進行如此大幅重組,公司在公告中,將用意說得明白,就是要「消除長實持有之和黃股份之控股公司折讓,從而為股東釋放實際價值」,以及「提高透明度與業務一致性」。其實,就是依核心業務區分企業,新的集團版圖,並沒有太大變動。

未來有意投資集團房地產業務,就以長地為標的,看好集團綜合業務,就選擇長和,兩家公司的核心業務更聚焦,不再有以往包山包海的情形,股東也能清楚掌握主要業務,本益比自然將有所提升。

在重組計畫公布前一日,原本的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市值合計只有近四八○○億港幣。至今年六月四日、長地掛牌首日,長和與長地合計七四一五億港幣,即使經過港股大跌洗禮,兩家公司九月四日市值仍超過六千億港幣(約二.五七兆新台幣);以長江集團在香港資本市場的地位,增加二六%市值,變化幅度相當驚人。

由此可見,長江集團徹底釐清業務之舉,市場高度肯定。現象背後指引的投資方向,值得投資人深思。

 

李嘉誠

▲點擊圖片放大

延伸閱讀

新制勞退分紅最新績效!勞退基金前2月收益率4.32%、勞工帳上多1.38萬...勞退帳戶餘額怎麼查?

2024-04-01

退休金要存1431萬才夠?專家傳授1招:退休後無腦月領5萬,加上勞保勞退「本金根本不用1千萬」

2024-03-03

存股50張00929...股價一路漲16→20元,重新加碼的3個理由!高股息+勞保退休金,月領4萬簡單過生活

2024-04-12

54歲突收到公司優退通知,60歲退休計畫全亂...跟資遣有何不同?勞保年金請領秘訣、職場中年關鍵9問一次看

2024-02-20

勞退自提他專戶一口氣入帳38萬!勞保局最新統計,「這群人」超狠自提率近5成,自提有什麼好處?

202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