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勞退 勞保 航運股

救自己一命!心肌梗塞不只是「心痛」,三分之一的人都忽視了「八大症狀」,太晚送醫,致死率比心臟病人還高

救自己一命!心肌梗塞不只是「心痛」,三分之一的人都忽視了「八大症狀」,太晚送醫,致死率比心臟病人還高

健康醫點靈

各式病症

2016-03-10 21:00

一旦冠狀動脈硬化、狹窄,斑塊破裂而引起血栓堵塞血管,就會發生心臟缺血、缺氧,輕者引起短暫、輕微的胸口不適,也就是心絞痛或狹心症,重者心肌細胞死亡,心臟收縮功能大受影響,出現劇烈胸痛、冒冷汗等現象,這就是「心肌梗塞」

不可不知的心臟病高危險因子

常見的心臟疾病包括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心臟病(狹心症、心肌梗塞)、瓣膜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先天性心臟病等。

但誰比較容易得到心臟病呢?除了先天性因素之外,心臟病的高危險因子還包括了:

1. 年齡:老化是常見的原因,男性45歲以上、女性55歲以上即屬於高危險群,就像機器用久了,引擎也會有磨損,因此心臟病得病的機率與年齡成正比。

2. 遺傳:家族中有人得過心臟病者得病機率會增高。但是對於這方面的說法,我從中醫臨床觀察中也有了不同的解讀,因為許多疾病與飲食、生活、作息、情緒等因素密切相關,心臟病就是其中之一。多數人在年幼時都與家人同住共食,養成的習慣會很接近,甚至透過學習與模仿而社會化,這也包括對於人、事、物的情緒反應與做法等等。

例如,成長於一個父親情緒比較暴躁的家庭,媽媽喜歡煮又鹹又油膩的食物,兄姊又常常熬夜用電腦玩遊戲,年幼的孩子通常很容易模仿這些行為和習慣。等到成年之後,除非有自覺想要去改變,否則多數人仍會因循著成長環境所培養出來的慣性生活,因此同一個家族成員,會罹患同一類型疾病也就不足為奇了。

3. 性別:男性得病比率偏高,女性因為有女性賀爾蒙的保護,所以罹病率較低。除了生理因素之外,傳統社會價值觀期待男性在事業、經濟上有較多的表現,長期的工作負擔、同儕競爭等壓力的負荷,都會加重男性心臟功能的耗損。女性若提早停經,罹患心臟病的比率也會提高。

4. 抽煙:現代醫學研究已經證明抽煙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也會增加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

5. 飲食: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是健康的大敵。如油膩、過鹹、過辣等重口味飲食,會加重身體代謝的負擔,也可能誘發高血壓或腎臟疾病;而現在流行吃到飽的熱潮,更是有損健康,在中醫觀點上,腸胃的負擔也會影響心臟功能。

甚至有些人壓力大,會以吃喝來舒壓,因而染上暴飲暴食的惡習,或過量食用刺激性食物,都是極錯誤的飲食態度,或許透過大吃大喝的暢快,逃避一時的苦悶或壓力,但犧牲的健康代價絕對是更大的損失。許多人喜歡聽中醫師談食療,可是一說到禁口令,大家就興趣缺缺,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吃對食物可以讓人延年益壽,那吃錯食物,當然也會有致命的影響。

6. 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屬於新陳代謝異常疾病,都會影響心臟血管功能。尤其血管病變多是不可逆轉,千萬不能有三高有藥吃、生病了再找醫師想辦法的僥倖心理,因為血管硬了、窄了、堵塞了,都是極為嚴重的問題。

沒人能保證你倒下的那一刻,身邊是否有人,附近是否有醫院,而且心血管疾病造成的癱瘓、身體機能喪失等傷害,更會降低生活品質,拖累家人,所以拿生命來豪賭很不值得,但這樣的悲劇卻在臨床上履見不鮮。

7. 其他:體重過重、長期缺乏運動、情緒壓力,都會增加心臟負擔,降低心肺功能。其中,體重過重通常是飲食不節制加上不運動的結果,所以在臨床上見到許多體重超重的人,也多半有心臟的問題。

而心因性的心臟疾病,隨著現代資訊社會快速運轉的節奏,也跟著提高了好發率,許多身心疾病患者,因為長期的抑鬱或是焦慮、緊張,常導致心律不整或胸悶等現象,對治這類狀況,通常解除了其心因性的問題,症狀也大多能夠緩解。

認識心臟病的頭號殺手—心肌梗塞

心臟疾病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其中「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更是高居不下,如第一章所分享的病人故事,在臨床上就常常會遇到。依據衛生署的資料統計,心肌梗塞發生率正逐年快速攀升,罹病者也有年輕化的趨勢。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病者超過半數以上都來不及送醫即死亡,所以死亡率常被低估。而送到醫院之後,又有一半機率可能無法康復出院,可見許多人對心臟病聞之色變也不是沒有道理,其危險性之高,堪稱是最可怕的「頭號殺手」。

什麼是「心肌梗塞」?

心臟是最盡責的器官,全年無休,人的一生總搏動次數約為25億次至30億次。這麼辛勞的心臟,完全依賴冠狀動脈提供氧氣及營養。一旦冠狀動脈硬化、狹窄,斑塊破裂而引起血栓堵塞血管,就會發生心臟缺血、缺氧,輕者引起短暫、輕微的胸口不適,也就是心絞痛或狹心症,重者心肌細胞死亡,心臟收縮功能大受影響,出現劇烈胸痛、冒冷汗等現象,這就是「心肌梗塞」。但是,通常大約只有一半左右的心肌梗塞病人在發病前有前兆,有些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只會感覺虛脫、昏厥或無力而已。

心肌梗塞疼痛的部位

典型的徵兆是持續胸痛,甚至會有心絞痛。最常出現的疼痛部位在前胸部及偏左側,然後延伸到左肩及上背部、頸部、左手臂內側,有時會出現在下巴、胸骨與肚臍之間的區域,請參考下頁圖的橘色區域。

 



嚴重的胸痛,雖然是心肌梗塞的重要警訊,但美國一篇醫學研究指出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在沒有出現胸痛的情況下,因為心臟病被送到醫院。而這些病人的死亡率也比一般心臟病病人高出兩倍。另一項研究也顯示,有三分之二的心肌梗塞病患,動脈硬化狹窄低於50%,這說明了多數心肌梗塞的患者發病前沒有心絞痛的病史,甚至有些病患從不覺得自己心臟有問題,因此心臟問題很容易被忽略,這種狀況容易發生在青壯年期,尤其是自視身體好、年輕、覺得心臟病是老人病的人,最容易被突發的心臟疾患擊倒。

所以除了胸痛之外,還要注意其他症狀,例如:
1. 胸悶,悶到胸口好像被擠壓綁住,或被大石頭壓住的感覺。
2. 容易疲倦,體力差。
3. 呼吸困難,稍微活動就喘促。
4. 心悸,甚至會手抖。
5. 不正常的出汗,尤其是冷汗。
6. 面色蒼白。
7. 暈眩、噁心,甚至昏厥。
8. 下肢水腫,手腳冰冷,甚至發紫等。

心臟疾病雖然可怕,但也無法逃避,甚至還得加強警覺,及早加入護心行列才是。除了可以檢視前述的高危險因子,也要記得觀察身體不適的症狀,提早預防心臟疾病的發生,千萬不要視而不見,痛而不覺,那就真的要當心了!

 

掌握樂活資訊,點我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

 

(本文選自全書,周政池整理)

作者︰沈邑穎醫師

古典針灸派傳人,專長中醫經絡理論並靈活應用於中醫臨床各科治療。
現任關山慈濟醫院中醫科主任、慈濟大學臨床助理教授、經絡磐石團隊召集人。

從小就非常喜歡中醫,國術,書法,國樂等傳統文化,大學參加針灸社,從此愛上中醫。出國MBA留學期間,觀察到傳統中醫學深厚哲理中所蘊涵的前瞻性與發展性,決定棄企管轉中醫。師從台灣針灸四大派「古典針灸派」周左宇老師,深深體會經絡系統實是人類共同的寶藏,秉持師訓「救人之事,不要保密」,以傳承和發揚經絡為終身職志。

一直懷念童年在大自然中翻滾的歲月,喜歡簡單的生活與純樸的人們,也掛心偏遠地區醫療的不足,因緣際會,於2011年告別台北,來到好山好水好人情的花東地區,終於回歸自然,歡喜成為「小鎮醫師」,守護在醫療最前線,以實踐中醫天人相應的「全人醫療」。

「經絡磐石」粉絲頁及「經絡磐石」部落格,介紹中醫知識和保健常識,歡迎大家上網瀏覽。

出版:大塊文化 書名:中醫護好心

 

 

延伸閱讀

聲音沙啞竟是中風上身?醫師勸:出現「8大症狀」速速就醫是保命關鍵

2019-04-15

從沒胸痛卻心肌梗塞?名醫魏崢:心臟病家族史者不容輕忽

2018-01-23

下肢時常浮腫?名醫:當心是心臟衰竭引起

2018-01-16

達人存股1千張00878,年領168萬股息,42歲提早退休:存股2年心得「5大優勢,該賺的不漏勾」

2023-11-09

達人存股1500張00878,AI飆漲帳上獲利922萬,為何我不賣?她42歲提早退休揭「存股降成本」5個關鍵

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