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00881 00878 00900

補教名師楊正沈痛告白:「基本功太差又不願付出心力」的學生,即使補習效果仍是零。

補教名師楊正沈痛告白:「基本功太差又不願付出心力」的學生,即使補習效果仍是零。

2014-07-31 16:34

十二年國教勢在必行,一個政策的執行,不是政府說說就算,還必須靠第一線人員的落實。但是十二年國教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爭議,除了東缺西漏的配套措施,以及令家長不安的低認同度,我認為最令人憂心的是師資的訓練(師訓)與對政策的支持。

在台灣,80% 以上的人民, 其人生中的前十八年幾乎都揮霍在教育機構。有的人甚至是從安親班,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乃至於大學。多數人從有記憶的那一刻開始,就是在坐滿同儕的教室,聽著講台上的老師念念有詞,把知識塞滿腦袋。

九年義務教育實施後,小學階段算是最無憂無慮的時刻,沒有升學的壓力(壓力通常來自於父母),因為不管功課再怎麼爛,政府都已經依照你的戶籍所在地分發學校。到了國中,僅僅三年的時間,要學的東西增加許多,壓力同時變大,「基測」這個詞彙開始頻繁的出現在老師嘴裡、學生耳裡,像是一個鐵的教條,鎮得學生不得不服從聯考這條既定道路。

國中時期,每天有考不完的模擬測驗跟寫不完的作業,鬱悶了每一個坐在書桌前振筆疾書的學生。這拼命讀書的理由只因為父母師長有言,考上了好高中,就可以輕鬆到大學。於是學生開始督促自己,把自己放在高度競爭的環境,跟相同學區的學生拼鬥,掙出一個明星高中的位置。
 
在沒有意外的前提下,競爭的結果,就是依照自己的程度考上適性的學校。這時候,大部分青少年的人生開始分流,意即前段高中的也就進入前中段的大學就讀;對國中科目學習成果不彰,或對學業較不用心的則考上高職,有的學了一技之長後即投入社會,有的職校畢業後仍然朝科大、技術學院或二專的方向繼續謀求學位。分流後的人生,也就意味著未來的職場領域略有不同。
 
如此的成長過程與學制,幾乎是大部分台灣人共同的成長經驗,因此長久以來,許多「有志之士」積極推動教育變革,為下一代年輕人「逆轉人生」。政府也「順應民意」,在「百家紛紜」的意見中試圖找出最大公因數,而這「最大公因數」卻又會隨著政黨意識形態不同而成為「變數」。

於是,「百年大計」的教育方針就成了「週期函數」,每隔10 年會有一個變化。可悲的是,改變的結果是造成人才競爭指數遞減,也讓整個社會無所適從。
 

缺乏資源,競爭是必要條件

達爾文的「物競天擇」向來是物種演化學說當中,最被採信的一種說法。其理論重點之一即:生物族群會隨著繁殖而擴大,並超過其生存空間與食物供應的極限,因為僧多粥少,所以必須透過某種機制篩選,來決定誰能擁有資源,這個權利的認定,便是來自於競爭。競爭後的結果自然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而隨著時代變遷,舊產業結構的解體到新產業的建立(如農業社會進入工商社會),菁英主義抬頭,科舉制度的極致深化,教科書上的「知識」開始成為競爭的利器,於是擁有知識即等同於權力。
 
因此,以「科舉制」掛帥的國家,競爭是建立在知識的充備與不斷地堆積,並且從學齡開始,就由老師階級性的灌輸,再行篩選,以考試作為評判標準,把學生的個人特質數量化,甚至平均化,丟到均質環境後,彼此借鏡抑或高手過招,直到學涯結束,進入職場,面對另一種級別的競爭。

自工商時代以至於現在的數位時代,人的一生都在競爭。由於社會愈趨多元,產業分工越來越細,以致各階層都必須篩選適當人才參與及領導。古典社會學家對於階級的看法百家爭鳴,這裡我傾向以「功能論」的方式來看階級的存在。
 
社會階級的功能論,其主要論點乃在於社會當中部分的存在,是為了維持整體社會的秩序與生存;意即部分之於整體有其貢獻,各司其職。但是正如前述所說,資源有限,欲望無窮,故必須重新分配,又以社會結構中有功能重要性的差別,並取決於對整體貢獻的大小多寡。於此前提下,社會的部分功能會不斷地分化與專業化,而比較重要的位置,自然需要智慧及專業能力較高,或俱備特殊才能的人擔任,同時為了維持社會秩序,讓這些有才智的人心甘情願付出他們的專業,報償也相對較高。

然而,就在這講究實力與競爭的時代,包括國際的競逐與國內的高壓淘選,台灣的教育體制即將從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拉長至十二年,意即免除國中升高中的「基本學習能力測驗」,國中生們不用再面臨考試的龐大壓力,依照學區便可分發至鄰近高中,將必經的競爭推遲至高中升大學的階段。

如此的教改理念,有人絕對支持,亦有人大聲反對,但問題總要回歸根本,既然有人提出質疑,必定是制度與社會結構的本身有其衝突或未竟之處,至於這些眉角出在哪裡,十二年國民教育的意義與目的如何內外在地被闡述、理解,便是我想提出討論的部分。
 

什麼是「十二年國教」?

十二年國教,顧名思義,是將原本年限九年的國民義務教育延長至十二年,含括國小到高中的階段,所有已屆學齡孩童必須依法令規定,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國民義務教育的歷史。這要從18 世紀的歐洲開始講起,當時的德法等國受到民族主義的影響,領頭開始實施義務教育,藉以培養具有國家民族意識的忠誠國民。到了20 世紀,國民義務教育已普遍流行於各國,且從初等教育延長至前期中等教育,甚至有的國家率先走到高級中等教育的階段。

在行政院教育部頒定的十二年國教實施計畫當中提到:「政府辦理義務教育的理念,也從原本培養忠誠國民的政治單一角度,擴大到培養國家經濟發展所需人力的經濟角度,促進教育機會均等的社會正義角度,以及以學生為本,尊重受教者的學習權等多元角度。」以歐洲等先進國家作為借鏡,台灣於1968 年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國小學生免試升學,至指定學區就讀國中。
就如計畫說言,義務教育走到這個時代,已經從培養忠誠國民,到共同推動經濟發展的角度,並且強調以學生為主的前提之下,尊重學生適性發展,不以學科知識為唯一劃歸階級之標準,補足社會結構之空缺,完備社會制度的運行。

如此考量之下,政府以:「提升國民基本知能,培養現代公民素養」「強化國民基本能力,以厚植國家經濟競爭力」「促進教育機會均等,以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充實高級中等學校資源,均衡區域與城鄉教育發展」「落實中學生性向探索與生涯輔導,引導多元適性升學或就業」「有效舒緩過度升學壓力,引導國中正常教學與五育均衡發展」「強化國中學生學習成就評量機制,以確保國中學生基本素質」等七個方向為目標,落實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適性揚才、多元進路、優質銜接等教育方針,確實發展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的進程。

再講得明白一些,所謂有教無類,是將適用對象—全體15 歲以上的國民,不分族群、性別、階級、社經條件、地區等,提供均等之教育機會。

因材施教是針對面對不同智力、性向的學生,布置不同類型的學校或課程,經由分組教學施教。適性揚才必須在前期引導學生了解自我性向與興趣,並認識社會職場與產業結構的基本樣貌。多元進路綜合以上,發展學生多元的學習方向,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進路,以利日後升學與就業。優質銜接則注重在高級中等教育與中等教育的銜接,使得五育均衡發展,另外也希望藉由高中職學校的均質、優質化,均衡城鄉教育資源,將優良教育環境普及全國,任何學區的學生都能在適洽的教育環境,享有同等之教育機會。

以上的「官方文句」充滿「口號」,但我相信許多人是霧裡看花,橫生疑惑,沒有考試制度的十二年國教,究竟會怎麼實施?曾經存在的明星高中光環,就會因此而消失嗎?

同樣是教育部頒布的實施計畫,其中提到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提供法定年齡15 歲以上均等的教育機會,然為尊重學生與家長的教育選擇權,不採強迫入學,意即十二年國教為學生權利而非義務。此外,由於學制已被界定為國民義務教育,因此升上高中之後,仍然免納學費,不過延續原先辦學主體,學校仍有公私立之分,至於或學費補助之私立學校,亦同公立學校接受嚴格監督,確保教學品質與學生權益。

既然是國民教育,原先作為篩選機制的基本學力測驗廢除,改採免試為主的升學策略,但體制上仍以特色招生的方式,巧妙保留部分明星高中的名額,再經考試分發或徵選入學的方式,進入以學科知識為主,或是特殊專才為主的學校。

同時為了實現多元進路與適性揚才的辦學方式,希望能在普通與職業教育兼顧的前提之下,提供國中畢業生依其性向、能力和興趣,升入普通高中、職業學校或五專之分流選擇,並分別施予適合的課程和教學,開展學生學潛能,亦特別允許於高級教育階段的實施機構,包括高中、高職、五專前三年、特殊學校與進修學校,得辦理非正統學校型態的實驗教育。
 
為了讓實現十二年國教的美麗願景,務求讓每一個學生在相對輕鬆,並有多元選擇的情況下彈性發展,教育部還頒布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包括建置基本教育課程、學生生涯輔導、學習扶助、職能培訓、學習資願分配調整,以及教職員教學品質與學校評鑑方案,從原本因為競爭而產生的資源分配不均、社區高中相對弱勢的情況著手,改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狀況,也期盼打造一個安然適性發展的環境,讓不管是智能超群、體育長才、音樂神童,還是更細緻分類的未來國家棟樑,找到適合自己的路,並長久開拓。這是以往台灣教育環境所缺乏的部分,因而在十二年國教實施前,府方也特定在這部分力求突破,體制先行之前,戮力營造培育的溫床,以求達到建立新教育體制之目的。

在大致上瞭解十二年國教的基本運行方式後,或許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去討論:十二年國教的存在,於台灣的教育制度有何利弊之處?又十二年國教延遲競爭環境的發生,對於學生會有怎樣的影響?而以幫助學生更快吸收知識,以求成績名列前茅為目的的補習班,真的能夠在解除學習高壓的環境之下,被市場淘汰嗎?
 

天然資源不豐的台灣,出路在哪裡?

在談論十二年國教是否為一個得體恰當的政策之前,我想先從台灣的大環境談論起。台灣是土地面積狹小,幅員不大,地理上來說屬於島國,因此對比其他古老大陸,台灣的天然資源並不算多元豐富,也因而無法藉輸出重金屬或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維生,進而有大把鈔票可以照顧人民(如沙烏地阿拉伯)。

在一個多半靠對外貿易或代工創造外匯的國度,因天然資源產業而生的國家收入及工作機會相對比別的國家少,人力的競爭、知識與權力的競逐會相對被放大;加以國際市場環環相扣,全球都處在一個高度流動的狀態,想要緊緊抓住稍縱而逝的機會,或被認可為足以信任、依靠的人才,唯有充備自身優勢一途。

台灣的學科環境則是因承襲中國傳統科舉制度,向來以文史為主,胡適先生受到西方影響,提出「德先生」與「賽小姐」之見解,科學精神與內涵才逐漸受到台灣學界的重視,因而拔擢人才的制度也慢慢延伸至科學領域,這是台灣學科走向多元化的第一步。但也正因台灣的先天條件不足,無法提供太多的資源背景,讓擁有除了學科以外能力的人有更好的發展,於是在這個學科至上的社會,攢得基本生存條件的方式即是用學識堆積出來的學歷。

十二年國教的基本訴求,免試升學多元進路,便是希望能夠讓突破舊有學科至上的的傳統,讓擁有不同才華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但是延續上述,我們必須先討論一個問題,儘管十二年國教充斥著「口號式」的配套措施,然而實際上台灣社會是否已經俱備這樣一個環境或舞台,提供像美國一樣的機會讓年輕人發光發熱?

摒除實際環境而言,台灣媒體常給閱聽大眾一個錯覺,亦即將每一個「台灣之光」放大渲染,誇張地宣揚讀書以外、行行出狀元的價值。但事實是,有幾個人可以成為王建民、曾雅妮,吳寶春那樣的一代英雄?或者,他們的成就是因為他們完全靠台灣社會或政府的滋養,才有今日這番光景?當然媒體的舉動,其中可能有其積極的立意,包括揭示本土雖小但人才輩出的優越,鼓勵國人再接再厲。但諷刺的是,台灣幾年就出這麼一個人才,才華還並非先天得利於自己的母國,而是靠個人埋頭苦幹尋求贊助支持、或出走國外尋覓更開闊的天空。

台灣不若其他歐美國家,除了有悠遠的義務教育歷史以外,還有政府或是企業各方所建構的,適合發展技職教育的溫床,例如德國從十二世紀就有先例的雙軌教育制度。這個制度,使得年輕人大約在國中畢業的年紀,便離開升學之路,接受技能訓練;或是在修習技職學位的同時也有工資收入,並可取得證照,學生通常在畢業後,就能獲得合作企業的全職工作,亦即所謂的「無縫接軌」。

我個人贊成提升技職教育的「質」與「量」,因為的確有許多人不適合走「高中升大」這條路。然而對照台灣現行社經環境與教育體制,政府相關單位只能在地喊話、空繪美麗藍圖,具體的制度修編卻仍然原地踏步,缺乏完整規劃與保障。
 
以台灣體壇為例,許多人在學齡階段便選擇專精於此,然而體育項目因其依賴體能的特殊性,體育好手往往只是風光一時,在沒有企業贊助的制度或風氣,又沒有如共產國家對國家級運動員的保障之下,三十幾歲退休後,因為沒有除了運動之外的一技之長,只能到工地打工,從事這些一般人認為較低階的勞力工作;有的甚至誤入歧途,犯下非法勾當。但是這樣的狀況既已存在行之有年,如今仍尚未改善便要迫使十五、六歲這個懵懂的世代,放寬選擇途徑,抉擇自己未來,實在令人匪夷所思!試想:有為數不少的成年人到了三、四十歲,還不知自己到底要過什麼樣的人生,我們竟然期待比過去更加晚熟的新生代,能夠提早決定人生方向?

如果說十二年國教有著培育多元人才的使命,但是當政府及社會還沒有做好萬全準備,建構完整融合技職的就業體系,那就好比土壤本身沒有充足養分,樹木如何開枝散葉?另外,由歷史、環境所催生的普遍期待與主要價值,也反映自傳統中華文化沿襲下來,根深蒂固的「唯有讀書高」觀念,尤其深扎在父母親的價值觀裡。從有科舉制度開始,便是以這樣一種考試方式,篩選人才進入公務機關工作,或是自此坐擁名利。或許科目及選拔方式會隨時光流轉而有所變化,但大抵不脫學科知識的書寫。

回溯台灣歷史,台灣自漢人移墾到戰後,便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科舉制度不只適用,還被保留至今,而發展成現今各式各樣用來拔擢人才、認定智識能力的方法。所以要想在社會上出人頭地,躋身知識份子階級,考試與競爭勢成必經之路。

因此,十二年國教的免試入學,是不是真的能夠在短時間內撼動幾千年來的歷史傳統,近百年的認知,甚至是扭轉技職教育的汙名(因為技職教育體系的入學門檻,於一般學科成績的標準上相對較低,所以過去會有「進不了高中,就去讀高職!」的消極想法,也因而逐漸建構起技職的污名),這點我很難樂觀看待。看看北北基考區有私人機構辦理「國中大會考」的參與人數之多即可見一斑!

教育政策影響深遠,多年來舉著「教改大旗」的專家學者,總以歐美的學制及發展來作為論述根本,但我想請問那是多少年的文化積累,歷史變革,社會轉型,還有東西方不同的價值觀與「民族性」所建構出來的成果?而我們卻一定要在「短時間」將同樣的框架放在自己身上,在未有完善的規劃準備與配套措施之下貿然實施,相信對於教育體制的每一個環節而言,都沒有太大好處。
 

教改後師生面臨的困境

接下來將切入教育的本體—學生與老師來深入探究。在求學過程中,我們可能都有這樣的印象:班上有一群人,比例不高,課業成績普通,但對於某些領域的事物特別容易上手,例如上課常常心不在焉,但每逢運動會都會被賦予重責大任的體育健將;或者畫得一手好畫,卻總是對課本內容興趣缺缺的美術天才。對他們來說,升學路上便是循著自己的專才一路晉升,學科考試成績就某部分來說僅僅是作為加分的手段。

即將實施的十二年國教,「美意」便是把屬於小眾市場這些奇才,幅原擴散至整體教育環境,讓更多的潛能有被挖掘的機會。所以當社會環境的整體結構為了這些少數學生改變以後,這些有特殊專才的學生,免除了升學壓力,在能充分發揮所長的情況下,學校生活當然可以過得相對輕鬆。而若能讓學生的求學生活不要那麼有壓力,適時的放鬆,在學習上是有所助益的。不過,如果以統計學的角度來講,有天分,或有這個意願與資源足以發展的學生,畢竟還是少數,尤其當專才還是要用錢堆出來的時候,更是少之又少。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學弦樂或鋼琴的孩子,光是買樂器,請老師,如果家庭狀況沒有小康以上,絕對沒有辦法提供相當的資源塑造學成環境。而且學成之後台灣社會還不一定有工作機會或表演舞台。

從這點來看,十二年國教的立意,未免有矯枉過正之感。同樣是適性發展,公私立學校在現行的教育政策上,已編有特殊班級招生,若要妥善照顧這類型的學子,需要的自然是更專業的師資與設備,深耕培養,讓他們成長茁壯。

然而現在卻要將這樣的理念,把整個學習環境幅員過份擴張。因此當一個班裡,塞滿各種個性、興趣與智識的學生,老師要如何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能清楚知道自己的興趣性向並發揚光大?學生在課堂上是否更無所適從?

尤其在這個學習動力不如以往,整天可能只想到「玩樂」的青少年階段,有多少學生能夠領悟自己要過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相對來說,如果不具備音樂,美術,體育等天賦,對自己喜好的事物也不是很明確的學生,國教政策對他們盡到了甚麼責任?就我目前所接觸或從國中老師口中得知的訊息是:學生讀書動力大不如前,課內或課外皆然。

舉一個例子,在2009 年之後,教育單位逐步要求或逼迫高中放寬免試入學名額,這造成目前各高中(包括明星學校)的學生素質落差也漸漸擴張。有不少學生可能會認為高中免試就可以進去了,所以對基本知識的學習不再重視。

現在「十二年國教」甚至要將國文、數學的學分修習時數減低,讓我很難想像未來學生們的基本程度是否會趴在地上!

例如國中數學課程要學「二元聯立方程組」的解法,我就曾經親耳聽到親友的小孩問我,會解跟不會解有什麼差別?反正不可能因為這解法不會,就不能進高中!但他們沒想到的是,高中要學的東西遠比國中更深更廣,如果國中沒有累積基礎,遑論可以安然讀完三年的高中。我個人的教學經驗是:2009 年以後的補習學生素質,比起2009 年之前的學生,其間距就漸漸增加當中。過去的明星高中學生較均質,所以在班上排名位於第10 到25 名的學生,可以被前10 名的學生帶動或參加補習抑或自我努力迎頭跟上。而最近這幾年位於剛剛那個區段的學生,常常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原因是基礎不夠而且心態消極!

因此,台灣的高中乃至大學的學生程度,由M型慢慢變化至L 型並不是危言聳聽。可是教育單位又常常拿學科的國際競賽得獎來痲痹自己,彷彿有獎盃就可以將問題視而不見,逃避面對這已經在台灣高教上產生波瀾的現象。由於這類的學生漸趨增加,社會上總認為補習班自然生意興隆,何樂不為?但說良心話,「基本功太差又不願付出心力」的學生,即使補了習效果仍然是零。

這個現象在之前教改中所成立的「自學班」於進入高中後的不適應或淘汰,就已經發生過,由此可見這看似好意的「鬆綁」政策所造成的影響,顯然會有令人不安的隱憂。儘管後來為了明星高中「特招」而設立「會考」,但評比標準一直有爭議,多數學生仍瀰漫著「不讀書,考不好,照樣有高中念」的心態;而在技職教育體系尚未完備,考個好大學還是主流價值時,十二年國教的重點—免試升學,充滿著如同「自學班」政策失敗的陰影。

再者,對於老師而言,十二年國教潛藏什麼問題?十二年國教勢在必行,一個政策的執行,不是政府說說就算,還必須靠第一線人員的落實。但是十二年國教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爭議,除了東缺西漏的配套措施,以及令家長不安的低認同度,我認為最令人憂心的是師資的訓練(師訓)與對政策的支持。

由於少子化的現象銳不可擋,十二年國教強調小班人數,分組討論,多元學習,適性揚才。我真的很同情學校老師,因為要完成這麼艱鉅的任務,到底要幾「頭」幾「臂」?教育部目前所做的「師訓」在內容上及時間上是否能夠受到學校老師的認同,我本身抱持著相當程度的懷疑,這可由目前我的學生(任教於國,高中)所發出的怨言,感受到第一線老師的無奈。而這種不平之聲並不在少數,但有關單位要不就施以權威,要不就充耳不聞!從事過教育工作的老師們都明白一件事,教書超過十年的老師,通常會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在政策突然轉變,班上學生智能不均,同時又有多元適性的前提下,要他去認同或接受師訓,並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是相當困難的。而據我的了解,官方的「研習」多半是政策上的宣示或者了無新意的規範,就算上了幾堂示範課,學一些花拳繡腿的皮毛招數,就要將引導學生適性發展的重責大任交付給老師,未免太強人所難。

要知道,在任何的教育制度中,「師資」皆為左右成敗的角色,如今為了讓政策如期上路,最重要的師訓卻是讓前線的教師囫圇吞棗,這可以想見的教學品質,是廣大學生及家長不得不接受的苦果。

隨著老師的社會地位降低(例如取消尊重師長的教師節假日)、流浪教師數量倍增,再加上家長對小孩過度的保護寵溺,還有「人本教育基金會」似是而非的「理想」要求,師範教育系統的大學院校已成為以就業導向為目的高中學生,退而求其次的選項,以致近年來老師的素質常令我不敢恭維。

當然,我並不想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還是有一定比例的優質老師,但與過去比較已減少許多。就我認知的現況是,在師範體系內接受養成訓練的準老師們在學期間沒有太多心思於鑽研課業上,經學典籍接觸不多,專業知識不夠紮實;而進入教學場域後,投入熱忱又不夠,僅僅是當作一份工作看待,時間一到趕緊打卡交差。這樣的態度,其實已經喪失了教育英才的使命感,即使有良好的師資訓練,也不敢指望其確實執行。

十二年國教政策讓社會大眾期待老師的功能是:引領學生探究其興趣與發掘其專才,但是當老師的素質,專業訓練與社會地位相對低落,而對政策的認同度又不夠之時,還有辦法支撐起十二年國教的偉大願景嗎?基於上述論點,我認為城鄉差距與教育資源的分配只會越來越大。平心而論,雖然台北、台中、高雄號稱為台灣三大都會區,但實際上大台北地區畢竟集聚了較多的中產階級,家長的教育程度平均值也較高,對子女教育所投入的心力也相對較多。

當十二年國教弊端叢生之後,這些家庭會另尋管道給孩子們較好的教育資源(看看現在台北市辦學稍有口碑的私立高中一位難求的現象即知)。而其他城市中,無力或無法關注子女教育,或過度信賴政策,或對教育品質無知的家庭,很可能只有看著孩子喪失入社會後某種程度的競爭力,我相信這與十二年國教的平等理念是背道而馳的。
 

政策先行,綱材殿後

一個有遠見和效率的國家,對於影響深遠的教育改革,思慮應周詳緊密。在擬定了新的教育方針之後,接下來應該將完整的教學課綱及教材編寫後提出各界參考,並挑選區域或學校試用試教,再從中發現問題調整。但十二年國教最令我不解的,便是在準備不周延,教學系統不認同,家長無共識的情況下,採政策先行,配套在後的荒謬現象。就拿數學這科而言,99 年課綱的數學內容顛三倒四,缺東少西,從實施以來一堆學校老師怨聲載道。許多學校上課進度忽快忽慢,或者跳章越節不按牌理出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份數學課綱根本沒有取得多數老師的共識,只是為改變而改變。校內或有認真的老師自編講義,但普遍而言都是拿著出版社附贈的「參考書式」的教材照本宣科。

對補教業而言,政策紊亂,教綱失序,正是業績上揚的好機會。然而真相是:補習班老師必須不斷地犧牲假期排出「加課」時間來應付不同進度的學校;不然就自掏腰包聘雇專任老師分班開課。

在台北市,規模大的補習班可能養了十幾個授課老師,針對單一學校的學生開班授課,成本開銷比以往多了許多,學費自然也調高不少,而「消費者」也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但也只有台北的家庭有這樣的「消費力」,中南部的補教業者如果要採取同樣規格,勢必要賠本經營!可惡的是,像這種讓學校老師搖頭,補教老師爆肝的破碎課綱,儘管有識之士再三反應,教育單位卻完全無動於衷,而且還要沿用至十二年國教實施後的學生身上。現在2014 年十二年國教政策已箭在弦上,舊課綱的缺失沒有檢討改善,新教綱的內容未見蹤影,教育單位竟還厚顏明訂,2014 年執行國教,2018 年頒布教綱(後來又說提前至2016 年),然頒布執行後的缺失又不得而知,這就先進國家而言,實在是前所未聞的荒唐之舉!
 

教改遺毒誤導心態,削弱人才競爭力

約略總結我對十二年國教的看法,第一、從大環境來看,台灣社會顯然還沒有做好適當因材施教的準備,阿Q式的滿足,讓台灣的競爭力裹足不前,甚至有人才稀釋的危機;第二、國家為了少部分專才的發展而牽動整體格局,未免有比例失衡的疑慮,加以在老師社會地位逐漸低落,缺乏教育使命感的背景之下,配套措施的缺漏,不被普遍接受並採納的師訓,教綱墊後的政策先行,讓十二年國教的實施,前途堪慮。

當然,這是我近年在補教業任職所觀察的結果,有的是來自學生的無助,有的則是旁敲側擊得知學校老師的徬徨或學生家長的焦慮。因為免試升學這四個字,對走過政經動盪的這一代父母來說,猶如震撼彈,甚至恐慌地認為國家在灌輸「讀書無用」的觀念。

我個人的看法則是,培養一技之長有其重要性。有些人適合念書,有些人不適合、也不喜歡念書,強迫他學習教科書上刻板的知識,的確倍感痛苦,還不如有一技之長,也可在社會生存。

近幾年招生時,我都會提醒國中畢業生是否真的想清楚自己適不適合讀高中?因為進高中考「好」大學其實是一條辛苦的路。如果確定讀高中,就必須認知一點:即使是不曾受「科舉」影響的西方先進國家在進入高等教育的過程,也都有門檻的限制,都需要考試來評鑑基本知識的累積程度,雖然,許多教科書的內容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用得到,但確實是文明發展的重要歷程與軌跡。

我認為,我們有必要讓學生明瞭,不適合念書可以另謀發展,但不能過度否定傳統選才的方法與價值,如果一個國家的教育政策竟是倒過來強調讀書不重要,推行過程中又呈現曖昧不明的宣示,縱使這不是教育高層的本意,也會讓人拿著放大鏡檢視時,搖頭歎息。

此外,台灣過去410 教改的遺毒—廣設大學,讓一些資源、設備與師資,都跟不上標準的學院升格,成為高中升大的近路之一,降低了進入大學的門檻。而媒體的不當渲染,又帶給民眾一種「聯考6 分就能上大學」的錯覺。

這樣的認知被建構之後,學生開始有了:「反正怎樣都能上大學,何必拼命讀書?」的消極想法。如今有了十二年國教的推波助瀾,以及社會新聞上放大了因課業壓力而造成不幸的個案,連家長都開始出現「書隨便念」的莫名心態。

如果家庭可以栽培孩子其餘適性的謀生能力也就罷了,如果不是,卻沒有意識到延遲及減少競爭的後果,不僅讓孩子跟不上學習的基本進程,更會在「適者生存」的現實社會中成為優先退敗的一方。
 

補教業不會因教改而消失

從1994 年「410」教改的廣設大學到2014 年「十二年國教」的免試升學,教育相關單位用政策的力量減緩學生的升學壓力,其內容上充滿抑制補習班成長的意味。諷刺的是,從「410 教改」後的這20 年間,國,高中的補習班數量何止倍數成長;而自十二年教改政策頒布後,補習班數量更屢創新高,未來可能呈現「指數成長」!

雖然隨著補教環境的商業化及競逐劣化,部分家長認知到把孩子寄託在補習班是錯誤的選擇;社會上亦有觀點認為,補習班匯聚了來自相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學生,若非龍鳳爭輝,即為蛇鼠一窩,在這樣的補習班環境、公開透明的成績列表與獎懲機制,可能會加劇孩子的學習壓力,或因群聚衍生誘惑使孩子脫離正軌,遭致反效果。於是,補教業成了「眾矢之的」,人人喊打。這股意欲壓縮補教業生存的聲音也促使教育管理單位打算利用政策來達到制衡。

然而,在台灣的教育制度下,補習班生根已久,是否會因免試升學制度,鬆綁學習壓力後,就能抑制其存在與成長?這或許言之過早,尚待觀察。但補教業至今能沿襲不衰,必定有它在結構中不可或缺的功能,這些功能與學生息息相關,甚至影響未來出路。

補教業的存在,普遍原因是讓孩子在同樣的學校教育基礎上,有更多的競爭利器,於是家長把孩子送到補習班,期盼補習班老師利用統整後的教材,較易吸收的教學方式,將學生於一片齊頭的草地中拉拔起來。

試想如果補習班消失,家長即少了一個學校以外的學習管道可解決孩子的課業問題。若寄望兒女成龍成鳳,家長卻又使不上力,那要向誰求助?如果孩子對學科又不是特別有領悟力,光靠自己的力量,可能吃力又倍受挫折,也不知道自己的讀書方向是對是錯,遇到這類情況時,家長跟學生該何去何從?

「辦學認真」的補習班至少解決了上述困境。因為班內除了有老師可以引導,也總會遇到向上的學生互相切磋。對於程度較好的學生,有時也需要棋逢敵手,才能發揮潛能。如果一直處在均質的環境,積極會削弱成怠惰,憂患會質變成安樂,沒有實質競爭,追求課業易趨於乏味。

對於擁有國,高中學齡孩子的雙薪家庭而言,補習班至少是一個令家長有起碼的安心又能讓孩子保持學習進度不致落後的場所。
另外,我們還可以參考日韓兩國的現況。這兩個國家的課業壓力之大,補習風氣之盛,我不須在此贅述(日本補教業的規模大到在20 年前就已上市股票)。當然那是奠基於他們從小開始的激烈競爭(日本)以及好鬥不服輸的民族性(韓國),但他們目前在世界上的經濟實力也確實領先,尤其是韓國。

從過去的日劇到目前的韓劇,在各式各樣的電影與電視劇內容中即可理解,日韓的學生幾乎在大學以前,都要經歷過學校與補習班內的同儕競爭與高壓環境,才能在社會上謀求生存空間。

可是在台灣,每當這樣論點出聲後,馬上就有人批評日韓的學生不快樂如何、如何,彷彿我們鬆綁減壓的「快樂學習」就能創造出與世界競逐的競爭力!

由此可知,補習班是整體政經社會結構變動下的產物,為了競爭應運而生。雖然依著產業轉型,補習班的經營淪為商業化、服務化,但其部分取代學校與家庭的功能,仍是無法動搖補習班於整體教育環境中的角色與地位,只要有競爭的必要,補習班便有其安在的理由。如果教改只是一昧的為了抵制補習班的存在,反而有造成教育體制混亂的可能。
 

國中補教業轉型,高中補教業產生質變

不過,雖然十二年國教政策的「減壓」方針,未必能降低補習班數量的成長,而且實際上補教業整體市場早已受少子化及學生學習動力下降的影響逐年萎縮,但這次的改革仍會導致未來的國,高中補教生態有結構性的改變。由於少子浪潮加上高中免試,注重「會考」爭取特招名額的國中生頂多30%,雖然傳媒常將「集中在大都會區」的家長因擔憂「會考」造成升學壓力而增加補習量的個案誇張放大,實際上國中補習班的學生人數是逐年下降的。

所以,各城市裡區域性的中小型國中補習班紛紛轉型成立「高中部」。這些中小型的國中補習班如螞蟻雄兵,本身素質就參差不齊,結果因為免試政策的關係,不想參加特招的國中生,會繼續尋求補習班解決課業問題的學生數量銳減(反正成績不好照樣能上高中),在必須維持生存的前提下,勢必要往「高中」方向走。於是,現在跟高中補習班合作或自己成立「高中」部門的「國中」補習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所有參與過國,高中教學的教育工作者,就算是大學生當家教,都知道台灣的國中數理學科與高中數理學科,在內容的深度與廣度上有很大一段落差,因為高中的內容是為進入大學做準備,而大學教材不可能再簡化。但是現在國中的學科內容太簡單,而且基本功普遍不好,所以國中生在進入高中時,學校及高中補習班都會安排「銜接」課程,以免學生在進入高中數理課程時會如鴨子聽雷。

本人的幾個優秀大學數學系畢業的學生想跨足補教業,都不敢貿然從高中開始教,因為他們才剛一路走完正規教育學制,對於不同階段的數理難度記憶猶新,所以知道門檻在什麼高度。由此可見,在高中教數理科目,需要相當的準備及養成過程,才能應付學生提出來的問題或作業。台灣的國中補習班數量是高中補習班的好幾倍,品質控管不易,其中當然有用心辦學的業者,但就我的了解,比例真的「很」有限。因此我所憂心的問題是整體的高中補教教學品質將每況愈下!

在高中教書,尤其是想「認真」在「高中補習班」教數理科目,教學者不但要俱備更多的專業知識,解題能力,教法上還有許多「專業眉角」,是需要揣摩跟體會。猷記得初入補教業的頭幾年,常常要聽從資深老師的建議修正自己的教學模式,否則每年評鑑都拿「劣」!

因此當我聽到很多學生說「國中」補習班老師甚至是「班主任」拿著一本高中參考書就上台授課,不然就找一些平常以家教維生又不曾在高中補習班有教學經驗的大學在校生濫竽充數,這種專業能力及教學品質令人不忍卒睹!

再者,家長缺乏對補教老師專業度的鑑別能力也是未來高中補教業充斥「劣幣」的因素。大部分的家長一方面脫離學習環境太久,一方面忙於生計養家活口,無暇也無力對目前的教育現況花太多心思理解,頂多從報章雜誌略知一二。就算知道教改改變了入學方案可能引發爭議或弊端,但在公事繁忙之餘,恐怕也只有逆來順受。如果多數家庭對國家政策的認知都已經是這樣的心態時,怎敢期待父母親掌握補教業的動態?

於是,以上有關「純」高中補習班與國中「兼高中」的補習班在教學專業要求上的差異,我相信有相當比例的家長根本不明就裡。所以,當孩子進入高中需要補救教學時,看到門口對街有一家補習班,也就不分三七二十一的繳費上課,反正都是「補習班」,有補有保庇。像這樣因資訊不對稱又無心比較瞭解的家長漸漸增多,「劣幣」逐「良幣」的現象也就益發嚴重。目前看來,又以中南部的情況為烈。

最後,因少子化的問題已造成許多國中縮班,國中補習班的學生人數當然也越來越少,如今轉型做高中市場,只好標榜「小班制」。另外還有日系的補習班用「一對二」或「一對三」的大學家教模式來搶攻台灣的補教市場。正統的高中家教班面臨少子潮流及國中「劣幣」競爭的雙重夾擊下,未來勢必要轉型為中小型班制,過去像台北市那種三、四百人以上的大班制將不復見。

所以,高中家教班為了因應可能的變化,要不然就是把「名師」搾乾到鞠躬盡瘁,要不然就是增加成本培訓專任教師分配不同班次,名師文化所形成的「品牌」效應是否會繼續延續,相信這幾年就會露出端倪。

記得我念建中的時候,班上補習率超過九成,如果覺得校內老師的教學不敷所需,在那個年代,我們至少可以在高中專科家教班找到優質的老師向他學習。如今,教改政策中所承諾的學校教育已經讓人不安;正統的「高中家教班」被過度包裝,不易分出優劣; 市場上又充斥一大堆教學品質低落的「國中兼高中」區域補習班,未來的莘莘學子們所面臨的學習環境將更加險峻!
 

教改,是陰謀?還是悲劇?

十二年國教引發的討論洋洋灑灑,除了以上由我這補教老師冒著被「抄家清算」的危險所闡述的觀點之外,其他像會考制度、比序標準、分發方式等所導致的爭議,在媒體上發表過的論述不勝枚舉。這麼多盤根錯結的問題有待取得共識,教育高層卻仍以「白老鼠實驗」的心態一意孤行。所以,每當有親友問我對教改的看法時,我常開玩笑的回答:「這是一樁陰謀!」因為教改政策越紊亂,大家無所適從,下一代的競爭力就越差;而有辦法的家庭又將孩子送出國外,所以留在台灣的人才就越少。新生代沒有人才,上一代的人就不必憂慮蟄伏在後的浪頭,也不必擔心遭受被淘汰的命運。因此,每一次的教改都以「提升人才競爭力」為目標,實際上根本是「瞞天大騙局」!

唉,這玩笑話聽起來很「酸」,但自410 教改以來所造成的教育亂象,導致台灣的人才競爭力的確在下降,反倒讓我有合理卻又戲謔的懷疑。

其實,細看十二年國教的政策宣示,我們會發現此次教改立意良善,方向正確,但準備不周,所以執行困難。但既然無法阻擋這千瘡百孔的政策繼續進行,也只能期盼在實施後,主掌教育大計的相關單位重視各方包含補教業所提出來的意見及警示,徹底與基層的教育工作人員溝通改進,並盡快取得社會共識。而所有站在教職崗位的老師和補教同業也都能善盡「本分」,盡心敬業,為作育英才而努力。若非其然,十二年國教的成效又將是一場悲劇!

【後註】
謝謝祐羽小姐、凱茹小姐協助整理行政院教育部公佈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劃」的相關資料並提供意見。(本文選自直言參,陳若雲 整理)
 
 
作者︰楊正
 
現任〈楊正數學掌門人〉、媒體封號「數學王子」,深耕台灣補習教育產業多年,曾在大型補習班帶領過至多650人的班級一同上課;聯考趨勢掌握神準,猜題命中率達神人及標準,現屬之〈楊正數學〉是中台灣最著名的單科數學專業家教班。
 
建國中學畢業、台灣大學理工科系畢業。
曾任職:台北台大成功系列補習班名師、台北文成系列補習班名師、台中東華補習班名師、台中尊賢補習班名師、彰化陽明補習班名師、台南上勁補習班名師。
 
楊正除了熱衷教學之外,更發自內心真誠關切學子課業之外的心智與生涯發展,是一個落實以「全人教育」為己任的全方位導師。
 
 
出版:渠成文化出版(2014年7月)
 
書名:直言正道-那些無關考試,卻非常重要的事     
 
    
 
目錄: 
 
一片赤誠,直言正道  004

直言篇
直言.壹  細說補習班的組織架構與文化
補教文化層層有別  019
補教業的中流砥柱:高中升大學補習班  021
補習班的組織架構  022
高四重考班與應屆家教班概述  024
名師文化的建立  030
惡質的招生競爭  036
一片赤誠,直言正道  004
 
直言.貳  補教迷思
迷思一:為什麼去補習?  047
迷思二:補習班真能化腐朽為神奇?  053
時代不同,造就的學生心態也不同  054
跨學程,必須重新定位「程度」  057
迷思三:超前學習就算是資優教育?  062
迷思四:榜單到底可不可信?  068
迷思五:補教業的從業人員生活安逸?  073
迷思六:補教老師薪水優渥?  075
 
直言.參  十二年國教:又一場可能的悲劇
無奈學制造就共同的成長經驗  084
缺乏資源,競爭是必要條件  086
什麼是「十二年國教」?  089
天然資源不豐的台灣,出路在哪裡?  095
教改後師生面臨的困境  102
政策先行,綱材殿後  110
教改遺毒誤導心態,削弱人才競爭力  113
補教業不會因教改而消失  116
國中補教業轉型,高中補教業產生質變  120
教改,是陰謀?還是悲劇?  125
 
正道篇
正道.壹  三度三量
高二下學期的重要問題:為什麼要讀大學?  136
非大學不可?世俗觀點皆被我否決  138
1. 考大學,是為了滿足「家庭期待」?  139
2. 刻板思考,視考大學為「制度驅使」?  140
3. 考大學,是為了因應「同儕競爭」?  141
4. 社會迷思,誤以為大學是「求職保障」?  142
5. 學習迷思,進大學可以「培養專技」?  143
6. 進大學念書,可以「訓練獨立」?  144
7. 進大學,是為了滿足教育程度的基本門檻  144
三度三量:讀大學的真正目的  145
進大學前的應有的準備與理解  147
三「度」三「量」的意義  149
 
正道.貳  臍帶的失落
家境因素讓我改變人生方向  164
「Teacher」與「Speaker」不是同一種層次  166
「好老師」的心理準備:不期待  169
期盼學習環境充滿「好老師」  173
 
正道.參  愛情裡的質數與合數
透析愛情「變」的本質  185
愛情能量巨大卻短暫釋放  189
品嚐愛情前請做好風險評估  192
在愛情數學裡,你(妳)是質數還是合數?  198
男人,花心卻戀舊;女人,專一但絕情  203
愛情是成就完滿人生的必要條件  207
 
正道.肆  鎂光燈下機關算盡
自知之明以免自不量力  216
鎂光燈下的虛幻建構虛榮的價值觀  218
機觀算敬vs.機關算盡  222
瘋子、婊子;脫星,諧星  226
大學學歷vs.演藝圈文化  228
閱聽市場的「品味」成就媒體環境的「品質」  231
 
正道.伍  當代遺憾:精緻的消逝
後記  243
致謝  250 

延伸閱讀

台股中秋變盤,是變盤向下或向上?掌握「這兩招」 教你找出年底前的飆股!

2023-09-28

如何掌握下一個飆股?低檔整理股別擔心 重點要看是否有「這三個」動能放大跡象!

2023-09-23

台股盤整後,何時反攻萬七?為何光看K線就能交易,不用管基本面嗎?

2023-09-07

鼻酸!退休公務員夫妻每月只剩1萬元生活費,還要養孫子:理財3大陷阱,人生勝利組也淪窮老族

2022-11-30

別小看對帳單!在茫茫股海 對帳單明明是定海神針、可抓出操作盲點 為何大多數股民就是不想看?

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