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一紙公約 威脅台灣企業存亡

一紙公約  威脅台灣企業存亡
為因應「綠色供應鏈」,台積電16年前便加入世界半導體協會的減碳行動。

林鳳琪,製作人/許秀惠,研究員/陳裕揚

國際瞭望

攝影組

1045期

2016-12-29 15:54

2016年12月5日,蘋果高層低調訪台,為要求供應鏈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而來,國際品牌的減碳壓力鍋已掀開。
11月4日《巴黎協定》生效,不管川普買不買單,減碳大戰已遍地烽火。
中國「重點整治」的台商名單出爐,台灣也將啟動碳管制。
大衝擊將帶來大商機!前提是,要先在綠色淘汰賽中存活!

二○一六年十二月五日,蘋果(Apple)高層低調現身台灣,短短一天內,密集拜訪了相關部會與太陽能、風電等再生能源業者,「他們這趟來得很急!為買綠電而來,據說,是因為蘋果希望一八年所有台廠供應鏈都要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一位再生能源業者說,自一六年十一月四日《巴黎氣候變遷協定》(以下簡稱《巴黎協定》)正式生效,「看來,減碳已是不可擋的趨勢。」


時間倒轉,一六年九月三日杭州G20峰會前一天,占全球碳排放二四%的中國與一六%的美國,分別簽署《巴黎協定》,各自承諾要為全球氣候暖化,盡一份世界公民的義務。幾天後,中國的台商圈陸續傳出耳語,「聽說,中共『重點整治』的台商名單已出爐⋯⋯。」
 

電話那頭,上海台商壓低音量、小心翼翼地說:「聽說有台商已被要求限排,(碳排)若無法及時減量,就只能減產。畢竟,要改設備、製程,是一筆大投資,也不可能說改就能馬上改好⋯⋯,萬一成本太高、沒利潤,不如關廠!」

 

1分鐘看懂《巴黎協定》
• 《巴黎協定》是繼《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和《京都議定書》之後,第三個因應極端氣候的國際法。
• 逾109國(含歐盟)、總排放量占全球約76.53%的締約國,除承諾要在本世紀末前,將全球溫升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並自訂減碳目標,每5年驗收。
• 儘管美國下一任總統川普揚言退出《巴黎協定》,其餘108個締約國占全球總碳排放58.64%,已突破55國與55%排放量的雙門檻,依舊成立。

 

巴黎協定

▲點擊圖片放大

 

為何一紙氣候公約,竟造成台商關廠壓力?

 

自工業革命以來,各類的生產製造帶來驚人的碳排放,導致溫室效應日趨嚴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嚴峻局面,減碳已是人類的當務之急。台師大環境所所長葉欣誠說,若不減碳,本世紀末氣溫將上升攝氏四度,屆時海平面將上升八十一公分,台北城將超過一半被淹沒。


好萊塢明星李奧納多拍攝的紀錄片《洪水來臨前》中,極端氣候造成北極融冰、海平面上升、小島國被淹沒⋯⋯,種種驚悚畫面,不是電影特效,正在你我身邊發生。
 

為抑止情況惡化,一五年十二月聯合國通過《巴黎協定》,希望世界各國「大家一起來」減碳,將溫升控制在攝氏二度以內,才不至於造成人類的滅絕。若將溫室氣體造成的氣候變遷與災害以成本量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學家Ina Parry估算,排一噸碳的成本約三十美元,以台灣總碳排量估算,每年要付出的排碳成本將超過二千億元。
 

排碳,不再「無料」,甚至隨著暖化日趨嚴重,「碳價」將水漲船高。也就是說,製造「碳排」汙染的企業們,未來營運都必須加計「排碳成本」。
 

曾擔任企業減碳顧問、現任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總經理黃正忠,他舉法國碳稅為例,從一四年開徵以來,已從每噸七歐元漲至一六年的二十二歐元,預計二○年將達五十六歐元(相當於新台幣二千元),「以科技業『毛三到四』微利估算,光排碳成本,就可能吃掉獲利。」
 

如今,這波來勢洶洶的「減碳洪水」正沖向台灣企業。對外,設廠中國的台商須面臨「重點整治」,歐美品牌商也要求供應鏈台廠使用再生能源;對內,台灣政府針對排放大戶的碳排總額管制,也將實施。內外交迫下,企業減碳的時間與成本壓力,正直線陡升!
 

中國減碳緊箍咒 一七年將衝擊七千多家企業

 

「中國這幾年對環保、工安越抓越緊,但台商普遍危機意識都不夠。」電話裡,台商嘆了口氣說。其實,為加入《巴黎協定》,中國幾年前已開始暖身,陸續將上海、北京、湖北、深圳等,納入碳管制與碳交易試點省市。
 

時間倒回一三年某個秋夜,上海一家紡織台廠突然收到一紙公文,要求配合碳配額政策,「第一年,我們因為超額碳排,還付出一筆錢買碳權。」不願具名的台商說,「一六年,更要求我們改用天然氣,禁止燃煤。」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台泥位於廣東的英德廠與龍山廠,一三年共付出約二千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一億元)購買碳配額。就在幾個月前,台積電上海廠也傳出被要求減碳二%。中國減碳緊箍咒,已越縮越緊!
 

為鼓勵減碳,中國政府棒子、蘿蔔雙管齊下,不惜祭出重賞。油脂大廠南僑甫落成啟用的上海金山廠,就因為節能設備與新技術,獲得上海市政府補助將近一千九百萬元人民幣。
 

一七年起,中國將全面實施碳管制,初估,含台商在內至少有七千家企業將受到影響,其中,年排碳超過二.五萬噸的石化、水泥等業者影響最大,預料包括台塑、亞東、台泥等,都將面臨衝擊。

 

巴黎協定

▲點擊圖片放大

 

綠色供應鏈淘汰賽 谷歌、蘋果,要求產品碳足跡


中華企業環保協會常務理事沈世宏表示,台灣除少數幾家企業已意識到全球減碳趨勢,絕大多數危機意識仍不足,他建議企業可先從「節能」著手。
 

其實,更早之前,科技業就已明顯感受「綠色供應鏈」的沉重壓力。台積電透露,近五年,不少重要客戶已開始要求產品「碳足跡」(指產品製造過程直接、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據了解,包括谷歌(Google)、蘋果(Apple),為減碳,均已跨足再生能源。
 

而蘋果執行長庫克為洗刷「毒蘋果」惡名,不但帶領蘋果自建潔淨能源︱︱太陽能電廠,更進一步希望碳排比重達七成七的供應鏈,也能夠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蘋果一聲令下,身為蘋果組裝大廠的富士康已啟動太陽能電廠計畫,預計一八年完成四百MW容量。
 

可以說,從國家到企業,減碳大戰早已烽火燎原,進行得如火如荼!為活命,台灣企業得先在「綠色供應鏈」淘汰賽中勝出!

 

小英政府的減碳決心 百貨、超商統統列管,超額排碳就開罰


即使,美國下一任總統川普曾揚言退出《巴黎協定》,但十一月中,美國的三百六十家企業聯名以公開信呼籲川普遵守《巴黎協定》。黃正忠表示,就算美國退出,參與國的排放門檻仍超過五五%,更何況美國如今也看好減碳商機,「當初之所以簽署,正是為了商機而來。」


場景拉回台灣,一六年五月,總統蔡英文就職演說中強調:「台灣不會在氣候變遷的議題上缺席⋯⋯。」十一月四日,《巴黎協定》生效當天,環保署署長李應元也對外宣示減碳決心,除了《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以下簡稱《溫管法》)明訂三○年將較現況發展減碳五成外,近三百家主要碳排源已完成碳盤查;一七年起,包括百貨、超商統統都得列管。


減碳機關槍已上膛,瞄準了工業、能源、住商、運輸、農業等部門。第一波衝擊的,將是年碳排量超過二.五萬噸的石化、鋼鐵、水泥、半導體等業者。根據《溫管法》,碳揭露不實將被起訴,而超額碳排每噸最高可罰一千五百元。


「為因應碳額管制,我們已反覆沙盤推演,準備了各種方案⋯⋯。」台塑資深副總經理林善志話鋒一轉又說:「但也不能要業者準備一百套劇本來因應吧!」這天,台塑集團旗下四家企業剛獲頒經濟部「節約能源獎」,其中,台化還拿下榜首︱︱優良企業獎。


但進入環保署網站,排碳前十大企業,台塑集團也列名其中。上路一年多,曾被譏是無牙虎的《溫管法》,在小英政府宣示減碳決心後,子法加速草擬,各部門減碳目標以及企業碳額,預料即將拍板。這也讓被點名列管的排碳大戶們懸著一顆心等「宣判」。


「企業不是不想減,而是目標怎麼定?基準線在哪裡?」產業界質疑,若是「齊頭式」標準,「就像是要求全班下一次考試都要進步十分,但已經考九十五分的,就算再努力考滿分,也只能進步五分呀!」


台塑副總經理吳宗進表示,台塑自○六年就積極推動節能減碳,重視程度已是最高層級,「每月減碳會議,總裁都親自主持,並訂出每年減碳三%目標。」而十餘年來,光雲林縣麥寮廠區六十一家廠,共投入的減碳金額逾一三○億元,其中石化部分減碳近四百萬噸, 就占台灣石化業總減碳量的五成八。


「提升效率、更新設備等,能做的都做了。減碳每噸成本已高達約四千七百元;未來,每噸成本可能高達六千五百元。」吳宗進說得很無奈,「減碳也得考慮產業競爭力呀!成本太高,將不利企業生存。」


半導體龍頭台積電也有同樣的擔憂。因用電量大,加上台灣能源結構近三成六來自燃煤發電,台積電因此成了碳排大戶,旗下有十幾座工廠被列入二七七家碳排源管制名單。台積電企業環保安全衛生處處長許芳銘表示,公司自○一年就加入世界半導體協會的減碳行動,「節能減碳早已是tsmc(台積電)的DNA。」


為了減碳,台積電列出各種方案,從減一噸數百元到二千五百元。許芳銘呼籲,一定要考慮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尤其是鄰近日、韓等國家的減碳政策與進程。


為何這些減碳經驗豐富的企業仍憂心忡忡?一位企業代表說,相較於鄰近的日、韓,甚至中國早早就啟動碳額管制與碳交易,這幾年也一再修正,就是希望把對產業的傷害降到最低。


反觀台灣,多年來光喊不動,現在一動起來,就訂出比中、日、韓還嚴格的目標,搶著要衝第一,萬一不慎衝過頭,企業減碳成本過高,削弱競爭力,一不小心,很可能失速墜崖,把台灣產業一併減掉。


對此,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政忠表示,減碳是全球趨勢,不得不做,「力道拿捏,就好像把小鳥握在手裡,太緊,怕捏死牠;太鬆,又怕牠飛走。」

 

巴黎協定

▲點擊圖片放大

 

綠能失落的8年⋯⋯如今逾1.8兆商機,吸引外資目光


「其實,減碳也能創造商機!」「可惜,台灣過去八年不夠積極。」吳政忠感嘆,○七年受《京都議定書》影響,全球瘋綠能,當時台灣也決定推動能源政策,○八年,時任國科會副主委的吳政忠便規畫以節能、再生能源、智慧能源科技為主軸的「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


但「五月十三日通過,五月二十日我們就離開了⋯⋯。」能源計畫在馬政府接手後,「前後花一千億元,卻沒把上游研發與下游產業連結起來。像太陽能,我們是第二大出口國,自己用的卻很少。」吳政忠說。


一晃眼,八年過去,政權再次輪替,「這次,我們要把它連結起來。」吳政忠表示,政府預計增加再生能源占比達二○%,讓占比一六%的核電如期除役,並提高天然氣發電至五成、降低燃煤至三成。


而再生能源中,除太陽能外,離岸風電也是發展主力。根據國際工程顧問公司4C OFFshore調查,全球最佳潛能離岸風場,有八成在台灣沿海。若以未來十年太陽能裝置容量要達二十GW(gigawatt,千億瓦)、離岸風電三GW的目標估算,預計帶動商機逾一.八兆元。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表示,綠能發展已是全球趨勢,除德國再生能源達新里程碑,在用電高峰時刻滿足九五%供電量;臉書第六座愛爾蘭資料中心將百分百使用風力發電;全球首座「特斯拉城」也將在澳洲誕生。


綠能龐大商機,也讓台灣從灰姑娘變身玻璃鞋公主,擄獲外資目光。像是澳洲麥格理集團、美商GE和ABSG、瑞士合眾集團、新加坡Equis集團、丹麥丹能集團等,已紛紛表態投資。


其中,丹能是全球最大、市占超過二成五的離岸風電開發商。十一月中台灣辦公室揭幕,執行副總裁Samuel Leupold親自出席表示,將與台灣在地廠商合作,並將台灣當作進軍亞太市場的指揮中心。


丹能亞太區總經理柏森文則表示,已經在彰化外海規畫了四座風場,預計裝置容量超過2GW,「金額不方便透露。」根據業界人士推算,投資金額將上看三千億元。


台灣,則有樹脂大廠上緯早在四年前就跨足發電業,首座離岸風機就位於苗栗外海,即將完工運轉。董事長蔡朝陽感慨,台灣離岸風電商機誘人,但包括環保、漁權補貼、海事施工等配套政策不夠完整,也讓先行業者付出不小代價。


瑞士合眾私募基金則看上台灣太陽能供應鏈的完整,加上政策作多,決定攜手國泰與天泰集團,搶進太陽能發電。

 

巴黎協定

▲點擊圖片放大

 

高標整合內需大餅 吸引技術、資金、帶動新產業鏈


除了再生能源,也有業者看上企業都將被迫「減碳」,早早布局相關的服務商機,像是南極、永智等碳資產管理公司,從幫企業規畫最省成本減碳方案,到碳權買賣的一條龍服務。


「我們把台灣內需集中整合,變成一個大餅,才能吸引國外新技術與資金,進而帶動台灣新產業鏈。尤其像離岸風電,除了風機、葉片、鑄件廠,還需要海事等工程,這樣(往下游),才能凝聚一個產業。」吳政忠表示。


「且電廠投資金額都不小,就會有貸款等綠色金融的需求。其實,發電固定收益約五%,這筆錢,與其被國外賺走,不如想辦法留在國內;我們也在規畫,看國內的金融業者,怎麼與國際合作。」吳政忠說。


「政府最重要的,是把高速公路鋪平,讓業界上去開車,不是與業界搶車開。」吳政忠也強調,邁向非核、碳中和家園,不能單靠綠電,「節能也很重要,如何智慧節能、讓能源更有效率,都是商機!」


除了再生能源,近年也越來越多人關注節能科技。像是日本神奈川縣由日本松下企業舊廠區改建的藤澤智能永續社區,在屋頂、水溝蓋、馬路旁鋪滿太陽能板,並以綠建材、智慧家電、智慧電力系統、社區共乘電動車等設施,成功讓社區減碳七成。


而台灣住宅碳排量數字驚人,占比高達一二.六%,只比運輸少一點點。台大教授徐光蓉表示,減碳不是喊喊就好,「除工業外,住宅、交通也都要規範,像美國帝國大廈,幾年前改裝後,減少三成碳排放,還帶動改裝商機。」


按照政府目標,包括交通、住宅、商場、農業等,都將列管。減碳,不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生活的一部分。但衝擊也將帶來新商機!你,準備好了嗎?

 

巴黎協定

▲點擊圖片放大

延伸閱讀

尹衍樑1句「你退休別閒著!」前北醫校長閻雲「意外」接下2個董座:從學術界誤入生技叢林的小白兔

2023-07-18

晟德集團攜手子公司,打造台灣生技波克夏!聚焦CDMO、AI、高階醫材,立足台灣放眼世界

2023-07-19

晟德朝全台最大生技投控再進一步!增資發新股,取得玉晟管顧100%股權

2023-06-30

台股前7個月漲幅21.3%,生技股只漲3.6%!蹲等落後補漲行情,一表看13檔生技股營運概況

2023-08-02

保瑞(6472)又新高,外資大買拱出「新科準千金」!14檔生技股也力捧,一波波利多全部來

202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