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癌症是紅肉、糖害的?美醫學期刊:每天必吃2種食物,遠離大腸癌、肥胖

癌症是紅肉、糖害的?美醫學期刊:每天必吃2種食物,遠離大腸癌、肥胖

潘懷宗

健康

坂本龍一臉書

2019-10-09 18:18

20230402編按: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今(4/2)日驚傳已在3月28日癌逝,享壽71歲。他曾於2014年罹患咽喉癌,抗癌6年病情緩解,但2020年又罹患直腸癌,當時他透過臉書與官網宣布此一消息,表示將會「與癌共生」,依舊會持續音樂創作。未料抗癌多年,坂本龍一仍不敵病魔,留下《末代皇帝》、《遮蔽的天空》 、《小活佛》和《神鬼獵人》等知名作品傳世。

大腸直腸癌是日本男性最容易罹患的癌症,女性則僅次於乳癌,在台灣也有同樣情形,國人大腸癌發生率更是高居世界之冠!究竟要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呢?來看這則報導。

(原文刊載於2019/10/9,更新時間為2023/4/2)

 

2015年3月9日發表於內科醫學期刊( JAMA Internal Medicine ),美國一項大規模醫學研究顯示,健康吃素者能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病率達22%。但如果日常飲食以健康素食為主之外,再搭配健康吃魚的話,大腸直腸癌的發病率相較於一般人,更驟降至43%,由此可知,健康素食若與健康吃魚結合(編按:筆者應指的是吃菜搭配吃魚),在預防臺灣發生率第一名的大腸癌來說,效果最為顯著。

 

多吃素食、魚肉降低大腸直腸癌風險?

 

這篇研究報告是由加州羅瑪.達( Loma Linda )大學醫學和公共健康教授奧利奇( Michael Orlich )博士所領導,研究人員針對77659名基督復臨會教友,進行長達7年多的研究。

 

之所以選擇這個團體的原因是該教會信徒一般不吸菸、不喝酒,並鼓勵健康素食。在臺灣最有名的是臺安醫院。

 

在7.3年的追蹤期間內,七萬多受測者裡面共有380例直腸癌以及110例結腸癌患者產生。以素食和魚肉為主之受試者,結腸直腸癌的發病率降低最多,達43%;吃素的人結腸直腸癌的發病率比葷食對照組減少了22%。

 

以素食和蛋奶製品為主的人罹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降低18%;吃全素者罹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則是降低16%;若是飲食中一半是肉食、一半是素食的人,風險也下降為7%。

 

哈佛大學營養暨流行病學系吉歐凡努西( Edward Giovannucci )教授指出,比起傳統的美式飲食,吃素可以降低血中胰島素濃度,而血中胰島素濃度過高可能是引發大腸癌的因素之一。

 

而且,許多紅肉烹調的方式,像是煎、炸、燒烤等,都可能因此容易誘發大腸癌。此外,健康素食者一般體重適中,較少出現過重或肥胖情形,這也是預防大腸癌一項極為重要的因素。

 

2015年1月也有另一篇研究報告,由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宋明洋( Mingyang Song )博士, 發表在《腸道》期刊( Gut )的研究報告,研究人員招募318名大腸直腸癌患者,及624名無罹癌之對照組,作分析比較。

 

結果發現,血中維生素D( 25-hydroxyvitamin D )濃度愈高者, 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就愈低,研究人員認為是因為維生素D與體內的免疫系統共同合作,有效抑制這類惡性腫瘤的生長。

 

中國西安市西京醫院的梁洁醫師( Jie Liang )發表在2012年4月《美國醫學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 的研究分析了1990至2011年41份關於魚類攝取量與癌症風險的報告。研究結果發現,定期攝取魚類,能降低12%罹患或死於大腸癌(含結腸、直腸癌) 的風險。

 

梁洁醫師指出,魚肉中富含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大腸癌發生風險。研究中分析的是新鮮魚肉的攝取量,但若是經常食用經過高溫燒烤的魚肉,還是有可能會增加罹癌風險。美國心臟學會則是建議民眾每週吃魚至少兩次以上(1次3.5盎司=99.2公克)。

 

美國范德比大學( Vanderbilt University ) 的墨夫博士( Dr. Harvey Murff )發表在2012年1月《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的研究則是發現,每週吃三份魚的女性,檢查出瘜肉的風險比每週吃不到一份魚的女性,降低了33%大腸瘜肉的生成機率, 進而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大腸直腸癌禍首!除加工紅肉外,攝取過多的糖、菸、酒則更是雪上加霜

 

大腸直腸癌高居美國所有癌症死亡率第二名,也是全美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三位,2018年約有140250新發病例及50630案例死亡。

 

目前美國的醫學指南建議民眾50歲時進行有關癌症的各項篩檢,若是親屬中有兩人以上被確診為癌症,則必需從40歲開始進行有關癌症的各項篩檢。

 

根據美國癌症學會和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指出,在一九九○年出生的人與在一九五○年出生者進行同年齡層相比,前者患結腸癌的風險是後者的兩倍,而患直腸癌的風險則是後者的四倍。

 

原因是現在的年輕人,生活方式多為久坐、不運動,身材過重或肥胖,飲食不健康, 除加工紅肉外,也攝取過多的糖,而菸、酒則更是雪上加霜。

 

臺灣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全球第一

 

講完了美國, 講講臺灣吧 ! 臺灣大腸直腸癌發生率高居全球第一, 平均每十萬人就有45.1人罹患大腸癌。

 

根據2018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直腸癌發生人數自2006年以來就高居國人罹癌率的第一名,已連續十一年蟬聯十大癌症好發第一名,同時也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位,每年發生人數超過15000人,死亡人數更是增至5722人。

 

根據國健署公布的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罹病人數較十年前爆增一倍,平均每37分鐘就有一名新增病例。

 

另外,臺灣近年來罹患大腸癌除了有年輕化趨勢外,也有M型化趨勢,統計資料發現, 20歲以下罹患大腸癌的人數是10年前的2.1倍,85歲以上更是十年前的3.3倍。50歲以下年輕人應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呢?

 

有大腸直腸癌症狀時要警覺,立即就醫

 

因為年輕,所以從未想到癌症會找上門,所以很多發現時已是第三期,從今天開始,年輕人也要想到癌症會找上門:像是排便習慣改變,無論是排便次數改變、糞便性狀改變或是不明原因的腹瀉和便祕等都要注意。

 

當腫瘤已侵犯至腸壁外,或是已有腸阻塞情形,就會引發腹痛, 所以若有慢性腹痛一定要就醫詳細檢查。便血或糞便帶血,是大腸癌最常見的徵兆,只要是肉眼觀察到有便血,就要儘速就醫,不要以為只是痔瘡。

 

臨床上許多大腸癌的初始症狀就是貧血,發現有不明原因的貧血,除了考慮血液疾病、營養因素等,還必須將腸胃道慢性出血列入檢查。腫瘤若導致腸阻塞、腹痛時,容易有食欲不振、營養不良,進而使體重逐漸下降的情形。

 

改變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遠離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是吃出來的癌症,改變飲食習慣,就能遠離它。例如少紅肉及加工肉製品、多吃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物;維持標準BMI值;多喝水、禁菸、少酒;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防大腸直腸癌必備!要進行糞便潛血檢查

 

50歲以下年輕人,健保並沒有提供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潘老師建議自費做,只要300左右,非常便宜,又沒有侵入性,千萬不要怕麻煩,舉手之勞就可遠離大腸癌的威脅喔 !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一輩子都受用的健康寶典》,出色文化出版, 潘懷宗著)

 

延伸閱讀

每天吃2片,大腸癌率暴增18%!盤點你天天吃的五大致癌食物

2019-09-05

遠離大腸癌!3招正確補充維生素D,提升腸道防癌力

2019-08-26

大腸癌禍首!不只吃紅肉,這1致癌惡習常被忽略,許多人都愛做

2019-07-31

大腸癌退散!連醫師都認可的12種救命食物

2019-07-15

她罹大腸癌二期,終於挺過癌症打擊!醫師案例分享:這6招助抗癌

201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