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00881 00878 00900

遺產稅非課不可? P.16

遺產稅非課不可? P.16

就台灣現況而言,遺產稅幫政府增加的稅收極其有限,但負面影響卻不輕,造成資本的大幅流失,每年以數十億美元計的金額流向海外。

不少台灣的朋友對於兩岸關係,不論是經濟、政治、軍事,甚至社會,幾乎一面倒地向中國傾斜而感到憂心不已。就表面上看到的一切確實如此,但是深一層看不見的部分,其實台灣還是很有實力的。

如果說中國的經濟優勢在於廉價勞工、土地等生產要素,以及彷彿需求無限大的龐大消費人口,和上兆美元的外匯存底;那麼台灣的經濟優勢又在哪裡?策略!優秀的法律及司法系統、開放的經濟體制,當然,還有民主制度。

眼看著資金及產業不斷西進中國,台灣除了捶胸頓足外,似乎也於事無補;重要的是,我們要找到能夠引進更多資金及高利潤產業的方法,以取代持續外流的資金及西移的產業。

近年來,台灣擁有一項優勢,不但勝過中國,甚至也勝過許多國家,就是革新的稅務結構。

我指的不是台灣提供最慷慨的產業租稅優惠或投資抵減措施;租稅優惠等稅制並非精準的經濟工具,雖然它可以刺激經濟成長,但同時也造成經濟的異常波動,更嚴重的是,侵蝕政府的財務基礎。

台灣最值得宣揚的稅務革新,便是兩稅合一制。台灣是全球惟一不課徵股利所得稅的國家,前提是公司已經繳交這部分的營利事業所得稅;這也是為什麼台灣公司的現金股息收益率居亞洲地區之冠。

最低稅負制也是一種公平的制度,可以減緩部分因過去租稅優惠所產生的不均衡現象,讓稅基更趨穩固。資本利得不需課稅,也是資本形成的重要動力之一,也形成了台灣特有的「股票文化」(equity culture)。

政府課稅的目的,應該是為政府的服務,如國防、治安、司法、經濟基礎建設、公共工程及公共設施等,提供資金來源。不過從幾百年前開始,稅制還擔負起另一項功能,即是更公平地分配社會財富,讓社會貧富不致過於懸殊。

雖然經過將近一個世紀的實驗證明,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是失敗的,但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觀察卻相當有見地。他早早便提及,當資本主義發展到極致後,最大的利益將由擁有最多資本的人所享受,而這些人再利用這些利益,累積更多的資本,直到最後,變成只有極少數的人掌控社會極大多數的財富。基於這些原因,馬克思預測資本主義將無可避免地步入崩潰境界。

證諸當前,全球已有不少國家出現這類現象,包括台灣的鄰居菲律賓,以及東南亞的印尼。

這些國家高達八成、九成的財富,集中在不到五%的人手中,富者恆富、貧者恆貧,長此以往,勢將形成社會不安的因子。

即使撇開社會公平正義的觀點不談,這麼高的財富集中在這麼少的人手中,對經濟又會造成何種影響?試想,比爾蓋茲能吃幾碗飯(或幾個漢堡)?能穿幾件亞曼尼?能住幾棟豪宅?開幾輛名車?少數富豪的個人財富,並無法形成刺激經濟的動力。那些財富極端集中的國家,通常都是經濟疲軟無力,或民眾終日操勞僅能餬口的地區;因為沒錢,人民無力消費,自然帶不起經濟。

當然前述是極端的例子,但是長期而言,如果讓資本主義自由運作,沒有任何財富重分配的機制,除了那些超級富豪外,資本主義無法滿足最大的經濟利益,更無法照顧到普羅大眾的需求。

為了避免噩夢成真,自由經濟社會便相繼發展多種手段,將富人的財富分配至窮人身上,以減緩資本主義的惡化程度,而遺產稅便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工具。遺產稅制立意雖佳,但是全球有開徵遺產稅的國家,政府實際徵到的稅收卻相當有限;因為通常只有二%的人口才達到適用遺產稅的標準。

話又說回來,這二%的有錢人,也都有能力找到合法或其他避稅的方法;因此,遺產稅其實很難達到財富重分配的目的。

一般認為,遺產稅是台灣資本嚴重外流的主要原因;台灣富豪們似乎很容易避開稅務機關的法眼,可以輕易地將資金移往海外,並轉至子女名下,卻不需繳交一毛遺產稅。我們可以合理假設,如果台灣沒有稅率高達五○%的遺產稅,這些富翁們就不必如此大費周章地避稅脫產了。

才不過幾年前,把財產移至海外也得不到什麼好處,因為國際上大部分的金融中心,也會對這些移轉來的資金課以重稅;但現在,香港、新加坡已相繼取消遺產稅,美國也很可能跟進,而這股趨勢已強力吸引台灣資金大量移動。

不止於此,目前財富管理業務已成為全球銀行業成長最快的領域。如果台灣把這些財富趕出去,連帶也阻礙台灣銀行業者發展財富管理業務;而台灣若還想發展成為國際或區域金融中心,少了這一塊,恐怕也只是癡人說夢。

討論稅制不能光看表面可能增加或減少多少稅收金額,我們必須探究更深的層面。美國前總統雷根在一九八○年代早期,採行所謂的「供給面」經濟政策。當時他認為美國稅率過高,影響人民的工作意願,而降低稅率可望提高工作誘因、激勵經濟成長,進而擴大稅基;用較通俗的說法,就是把餅做大。

果然,多數人認為,帶領美國脫離七○年代的停滯性通膨,並促成柯林頓主政期間財政預算盈餘,並創下二次世界大戰後最長的景氣階段,主要歸功於雷根的供給面經濟政策。

就台灣現況而言,遺產稅幫政府增加的稅收極其有限,但負面影響卻不輕,造成經濟資本的大幅流失,每年以數十億美元計的金額流向海外。

這種現象不但對財富重分配無濟於事,還適得其反;那些不是那麼有錢的人,在還沒享受到想像中分配的財富之前,已經飽受經濟不振的苦果——由於資本投資衰退,台灣的就業機會亦隨之減少。

政府課徵遺產稅的另一個效應,便是富豪大筆樂捐財產的風潮。許多有錢人因為對政府管理及運用財富的效率沒有信心,寧可捐出部分財產給慈善機構,也不願繳稅給政府。這點從遺產捐獻一直在慈善捐款中占極高的比重可以看出。

不過這種捐獻在台灣還未蔚為風潮;原因之一是,在台灣成立慈善機構仍相當困難,手續也十分複雜。

對台灣來說,較佳的財富移轉方式,或許是修法讓慈善機構更容易設立,使有錢人有更大的誘因進行大筆捐款。比爾蓋茲及華倫巴菲特已經捐出數以百億美元計的財富給慈善團體,這些金額遠遠超過他們原本應繳的遺產稅。

如果我們在意的是更和諧、更公平的社會,那麼又何必非把富人的遺產收到政府手中?相關法規的修訂,或許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延伸閱讀

台灣只剩下台積電跟半導體?童子賢談產業創新:若服務業走不出去 年輕人薪資很快就會到天花板!

2023-12-21

台股暴跌逾千點,這就是螺旋式下殺的威力!台積電(2330)法說不如預期,全村希望怎麼了?

2024-04-19

半導體人才系列報導》業界人才斷層是現在進行式!台灣被全球追著做晶片 但人才危機正在成形

2023-07-12

半導體人才系列報導》前科技部長陳良基:企業面對科技競爭出現嚴重困境 ,「教育部應聽聽企業聲音,而不只教育學者的聲音」

2023-06-30

半導體人才系列報導》桃園這大學的理工研究所 學生沒畢業就幾乎被業界搶光!為何半導體不見得是年輕學子首選?

20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