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從債主變成買家

從債主變成買家

2008-10-02 16:55

原先中央銀行設立的目的,是作為最後資金融通者,但這次鮑爾森的超大型搶救計畫,讓政府角色搖身一變,成為最後的投資人。

由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主導的超大型搶救計畫,讓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中扮演新角色。原先中央銀行設立的目的,是作為最後資金融通者(lender),但自一九八○年代起,尤其是近三年來,銀行發行證券籌資的比率創新高,因此政府搖身一變,成為最後的投資人。儘管這與初衷不符,但當前金融危機四起,這樣的轉變也有其必要。

二十世紀美國經歷兩次主要銀行危機。第一次是一九○七年的銀行大恐慌,距今正好一○一年,後由摩根先生(JP Morgan)介入,運用個人人脈和信譽,說服美國最有錢的一群人和公司,如洛克斐勒等,將資金交給他運用,提供問題銀行融資所需。六年後,一九一三年,美國成立了聯邦準備理事會。

 

一九二九年發生第二次銀行大恐慌,當時聯準會成立十六年;各界認為,既然有了央行,便不需要私人部門介入。不過才十六歲的聯準會,多數時間處於歌舞昇平的二○年代,也是美國前所未有的繁榮成長期,因此沒有能力面對危機。根據文獻記載,恐慌初期,聯準會的最大貢獻是讓情勢更惡化。

 

因此,面對二十一世紀的主要銀行危機,政府對於擔任最後投資人的新角色也無前例可循;但是兩種角色的差異在於作法,而非策略的不同,因此聯準會九十五年的經驗仍可適用。

 

最後融通者著重流動性,挹注資金滿足會員銀行的需求;而最後投資人則必須購買不流動的「有價」證券,這些證券沒有明顯的市價或可評估的價值,這正是當前危機的寫照。聯準會若付太多錢,等於要納稅人花大錢去解決銀行製造的問題;若付得太少,則沒有足夠的資本挹注金融市場,恐難避免長期的經濟蕭條,或爆發更嚴重的信心危機。

 

美國政府可能會採取「反向拍賣」機制,收購銀行資產。一般的拍賣,賣方將商品賣給出價最高的買方;而反向拍賣,則是買方向賣價最低者購買商品。體質最差或持有資產品質最糟的銀行,開價必然最低,若這些銀行能夠獲得拯救,一段時間後,體質較佳或資產品質較佳的銀行,價格就會提高;接著,市場的定價機制也出現了,私人部門的投資者也會有興趣加入拍賣,共同挹注更多的資金,進而帶動相關證券的價格走揚。如果一切順利,政府甚至能出脫先前購入的低價證券,獲利退場。

 

這麼說或許過於樂觀,但未必不可能,搞不好還會成為未來政府危機處理的新模式。不過,重點是,此為債券市場的運作機制,而非股票市場,債券是儲蓄的支柱,也是經濟體的融資機制,不能完全交由變化莫測的市場來主導——至少從百年二次的金融危機中得知,我們不能放任市場決定其走向。

延伸閱讀

台股血流成河「殺破2萬」暴跌547點!AI股拋售人踩人…蔡明彰盤點2劇本「4大受害股出列」

2024-04-16

股災來襲準備逢低進場?投資人得先認清這3大風險

2020-03-02

何時降息摸不清、半導體利空又多…股債齊跌不怕!股票型ETF逆勢吸金70億美元,怎麼買安心?

2024-04-22

台積電下修全年半導體市場展望!SoIC將問世、CoWoS供不應求…預期AI營收貢獻5年內突破20%

2024-04-18

以伊衝突還有哪些層面被影響?黃金、石油、航班…一文看懂「衝擊面」!

202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