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台商的下一個機會:鎖定13億內需市場

台商的下一個機會:鎖定13億內需市場

2010-07-01 13:33

台商從中國內需市場切入,旺旺與康師傅是過去10年成功典範,下一個10年,還會有更多出類拔萃的內需型大企業脫穎而出。

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再度駕臨台灣,自稱來過台灣已不下兩百次的大前先生,這回在兩岸即將簽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前夕,透過工商協進會黃茂雄理事長的安排,六月二十二日上午特別在總統府動員月會發表了一個專題演講。他給台灣的第一份禮物是:ECFA是為台灣精心調製的維他命,讓人對兩岸簽署ECFA立刻有了心領神會的感覺。


提供專業服務的服務業


大前先生每一次演講都會點出未來的下一個方向,這回他提出台商要升級,搶攻專業服務市場。大前研一認為台灣在中國的經濟發展已走到第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無法直接貿易,從香港迂迴進入中國,在深圳、東莞等地設廠從事製造業。第二個階段是還未開放三通前,扁政府對台商赴中國投資仍有限制,台灣企業開始進入中國內部的時代。進入第三個階段是兩岸三通後,企業全面進入中國,「CHIWAN」的名詞開始出現,中國的國營企業開始聘用台灣人,台灣人有一○%開始在中國就業。

但是鴻海集團富士康發生連續十二次跳樓事件,富士康一口氣加薪一二二%,掀起全中國加薪潮。中國各地發生罷工,從本田廣東佛山廠延燒到全國,大前研一認為富士康事件使所有台商都受到衝擊,此時,代工業只能逐水草而居,往中國內陸遷徙,不斷地去尋找更廉價生產基地,或者是到東協、中亞各國,再找比中國更廉價的生產基地。

大前研一認為台灣企業不能到越南、印尼設廠,否則就喪失了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優勢。因此,台商要繼續在中國耕耘必須進入第四個階段,重點是提供專業服務的服務業。台商應對中國市場提供專業(Professional Service)項目。過去這個領域幾乎是由新加坡、香港人獨占,像金融服務、法律、會計服務。台灣過去在製造業表現很強勁,未來台灣必須在IT服務、股市、金融業等專業服務扮演更積極角色,才有脫穎而出的機會。

大前先生的觀點與我不謀而合,也就是說,當中國從世界工廠的角色,轉變為十三億人大市場後,下一個能脫穎而出的人,一定是掌握中國十三億人大市場的人,誰能夠在專業服務把角色空間發揮到極致的人,誰就有在未來十年奮力脫穎而出的機會。讓我們回頭看看過去成功的典範吧!

同樣靠著中國崛起,鴻海、富士康是一個過去二十年典型成功的模式,過去十年旺旺與康師傅也是成功典範。過去二十年,郭台銘善用中國廉價生產力,堪稱是台灣的奇蹟。

郭台銘的鴻海在一九七四年設廠,工廠在土城,從線纜連接器起家,一九九一年六月鴻海股票上市,鴻海以四二元上市承銷,股價上市後一口氣漲到八十五.五元,上市第一年鴻海最高價是九十五.五元。鴻海上市前一年資本額是六.二億元,營收只有十七.七五億元,稅後純益一.二八億元,EPS二.○六元,上市後股本提升到八.○三億元,EPS二.四九元,鴻海的市值從二十六億元起跳。

那個時候,鴻海是一家家族企業,郭台銘個人持股四二.九一%,自己當董事長兼總經理,當時他的太太林淑如持股四.五一%,當監察人。他的弟弟郭台強持股五.六三%,擔任董事。那個時候當董事的還有游象富、徐牧基與柯文昌。


旺旺、康師傅是近十年傳奇


相隔二十年,鴻海去年營收一.四二兆元,比起一九九一年成長八萬倍,稅後純益七五六.八五億元,純益成長五九一倍。今年鴻海增資後股本將成長到一○五四.一二億元,已是兩岸三地市值第十八大企業。鴻海市值也從二十六億元躍升到新台幣一兆元,二十年來市值成長四千多倍。如果二十年前大家慧眼識英雄,買了鴻海股票長期投資,投資報酬率是相當驚人的。能夠充分運用中國廉價生產基地的優勢,是郭台銘飛躍成功的關鍵。不過往後看,郭台銘的挑戰愈來愈大。

富士康跳樓事件後,一方面郭台銘大手筆調薪,另一方面更積極在中國尋找新的生產基地,最近他準備在河南招募三十萬名員工,在重慶也有大手筆投資計畫,未來富士康若遷離深圳龍華,對深圳市造成的衝擊可能會很大。換句話說,中國廉價生產基地提供郭台銘創建像成吉斯汗般的霸業;但是,往後看十年、二十年,郭台銘要再複製過去二十年巨大成長,恐怕是不可能的事。

同樣九○年代開始布局中國,二○○○年以後開始邁入大成長的旺旺與康師傅是近十年的傳奇。

旺旺的前身是宜蘭食品,在台灣賣米果,經常處在虧損狀態,但是把市場轉向中國後,旺旺開始大爆發。以旺旺近三年營收與獲利來看,年年都是大成長。旺旺○七年營收十一.○六億美元,純益一.七六億美元;○八年營收十五.五三億美元,純益二.六二億美元;○九年營收十七.一億美元,純益已達三.一二億美元。

 

換句話說,旺旺在中國賣米果一年可賺新台幣百億元,這是蔡衍明寫傳奇,未來中國內需市場更強勁,旺旺仍有大成長機會,目前旺旺股價來到六.七九港元,以旺旺發行一三二.○九億股本算,市價已達八九六.八九億港元,等於是新台幣三七三三億元,這已比台灣最大面板廠友達三十元股價,市值二六四八億元還高出一千多億元,旺旺的大由市值可見。

同樣比大的是康師傅,近三年營收,康師傅從三十二.一五億、四十二.七二億到五○.八一億美元,純益從一.九四億、二.六億到三.八三億美元,單單從方便麵、茶飲料到礦泉水,康師傅始終追求市場第一的目標,如今市值逾千億港元,已超越台塑、南亞、台化等老牌績優公司。

 

旺旺集團

▲旺旺在中國賣米果一年可以賺百億元,未來仍有大成長機會。(攝影/聶世傑)

 

中國大潤發優勢浮現


台商從中國內需市場切入,旺旺與康師傅是過去十年成功典範,下一個十年,旺旺與康師傅仍然會在中國內需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還會有更多出類拔萃的內需型大企業會脫穎而出,例如今年第一匹黑馬是中國大潤發。

 

中國大潤發從九八年在中國開出第一家店,到二○○○年不過才十家店,但是到○八年已達一○八家店,目前一三○家店,明年可能突破二○○家店。中國大潤發在中國大型量販店市場已打敗國際大廠家樂福與沃爾瑪(Wal-Mart),未來優勢會逐漸浮現。

未來中國大潤發的成長會愈來愈搶眼,○八年中國大潤發總店破百,營收人民幣三三五.四六億元,年成長三一%,純益是人民幣十.四億元,○九年營收達人民幣四○四億元,純益已達人民幣十二.九億元,今年前四個月營收一七八.七億元,又繼續成長二十六家,今年營收上看人民幣五○五億元,獲利目標人民幣十七億元,這是台商經營輕資產勝出的典範。

往下看十年,中國大潤發可以開出幾家店?如果未來開五百家店,甚至一千家店,大潤發的營收與獲利會有什麼新變化,這是大家在看鴻海下一個十年,與中國大潤發下一個十年,想像力完全不同的地方。也許大家夠有想像力,說不定十年後兩岸三地的首富會變成尹衍樑,從這個角度來看,就可以理解潤泰全球首季仍虧損,但股價卻能漲到九十二.五元的力道,未來潤泰全球與潤泰創新都必須看中國大潤發的臉色。

另一個今年表現很亮眼的寶島科技,股價一口氣漲到八十三.七元,憑藉的是旗下金可國際的海昌隱形眼鏡,成為中國隱形眼鏡的第一品牌,○九年全可國際營收達新台幣一六○億元,今年目標上看新台幣一八○億元,海昌的經銷商已達八百個點,形成另一個通路之王,台灣的寶島科也跟著爆發。


下一個能在中國內需市場爆發的企業,也許賣咖啡要看85度C,賣茶要看天福。85度C在台灣崛起,這家平價咖啡連鎖店在台灣站穩腳步後,就開始加速海外布局,最重要的是中國開店從九十家增加到一八○家,85度C在美國也開了兩家店,但是中國才是最重要的戰略布局,因為85度C在兩岸已有五百家店,今年營收超過新台幣七十億元,85度C今年開始嶄露頭角。

 

中國經濟發展三十年,並沒有形成強烈的咖啡文化,一直到星巴克(STARBUCKS)展店,才帶起喝咖啡風潮。不過星巴克咖啡價位高,太過高檔,使得咖啡文化仍不普及。85度C從平價咖啡切入,加上好吃的甜品糕點,在中國市場立刻一炮而紅。今年有外資創投想要入股85度C,一%股權開價就上億元,足見85度C潛在已有新台幣百億元身價。如果說中國大潤發是中國的Wal-Mart,那麼85度C有可能是中國的星巴克,甚至比星巴克更有競爭力。

 

如果說85度C可以在中國咖啡市場取得一席之地,那麼「茶王」李瑞河的天福在展店超過一千店之後,能不能把中國的喝茶文化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地步,也值得高度注意。天福○九年營收超過人民幣十六億元,獲利人民幣一.八億元,今年營收要挑戰人民幣二十億元,獲利目標是人民幣二.五億元。

 

天福在福建漳州有廣大的生產基地,加上李瑞河對茶葉非常了解,理應可擴大優勢。不過李瑞河有過跌倒經驗,經營偏向穩健,這也可能是天福未來面臨的瓶頸。台灣的天仁未來必須仰賴天福的成長來提攜。

 

中國大潤發

 

台灣餐飲業將在中國大放異彩

 

除了這些知名飲食企業外,兩岸ECFA後,很多台灣小吃或餐飲業都很可能在中國大放異彩,畢竟兩千三百萬人與十三億人是迥然不同的市場。

例如,中國過去吃火鍋都是大鍋吃,來自台灣桃園的賀光啟引入日式的涮涮鍋,一開始不敵大陸飲食習慣,最慘一天只賣三鍋。到了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後,中國開始重視個人衛生,從此一人一鍋的涮涮鍋才走上流行之路。賀光啟的「呷哺呷哺」,目前已開到一一六家,目前正以九天開一家店的速度快速展店,預計二○一二年在香港上市。

 

還有像「真功夫」,十六年前還只是東莞的一家小餐館,如今變成中國最大的連鎖快餐店,展店三五○家,聘用員工一.三萬人,台灣的餐飲業如在新天地的鹿港小鎮、陳飛龍的寶萊納、張金麟的代官山,都很快在中國市場站穩腳步。

中國兩岸連鎖經營協會理事長王國安指出,從○七年起,台灣有超過三萬家連鎖企業進入中國,其中又以餐飲事業發展最成功。很多在台灣不起眼的小東西,未來在中國十三億人的大市場都有一席之地。例如,貿協在南京辦台灣精品展,台商在會場外擺攤,第一天新竹貢丸賣六千碗,一碗放兩顆貢丸,賣人民幣一○六元,這樣的奇景在台灣是很難想像的事。

 

從這個趨勢可以看出,中國的食品衛生安全還未受肯定,台商在飲食產業有一定口碑,台灣不論是在餐飲、小吃,未來在十三億人的大市場裡都可以找到一片天。

這次我們在天福的高速公路休息站,已看到李瑞河獨創的李家肉粽很熱賣,未來台灣從肉羹、米糕、香腸、蚵仔麵線,都有可能如旺旺賣米果、康師傅賣泡麵般,在中國搖身一變成為大企業。 

延伸閱讀

台股傳奇交易員!巨人傑17歲進股市、本金只有1萬,31歲翻成交量5千億超級散戶:即使賠1元也要找出原因

2024-03-27

賣掉存股6年華南金(2880),改買00919的3個理由!台股2萬點買進高股息ETF「1個訣竅避免套牢」

2024-03-07

00940、00939、00878、00919...存股哪1檔領息最多?他38歲提早退休身價上億:用成分股聯發科算給你看

2024-03-22

1個理由,我把00941全賣了!她年領168萬股息、42歲提早退休:台股2萬點,存股只留這3檔ETF

2024-03-25

兆豐金、合庫金...買了一堆太貴的金融股,該向下攤平還是改買高股息ETF?存股達人2案例算給你聽

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