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台灣經濟發展的上位策略

台灣經濟發展的上位策略

2012-07-19 10:08

台灣應提升出口產品的附加價值,或擴充在地經濟的就業人口,否則單靠ECFA或FTA,恐難突破經濟發展困境。

近半個世紀以來,台灣是以出口導向作為經濟發展的策略主軸。這個策略主軸讓台灣在一九六○到九○年間,獲得經濟起飛及亞洲四小龍的美稱。

但自九○年代開始,台灣經濟成長趨緩,產業外移,導致失業率攀高。出口導向帶動經濟發展的力道逐漸鈍化。

造成鈍化的原因,與勞力密集產業喪失競爭優勢有關。而勞力密集產業之所以喪失競爭優勢,一方面是經濟成長帶動工資上升的自然結果;另一方面和中國大陸自八○年代開始,在沿海地帶複製台灣經驗有關。後者為台灣的企業主、資金和技術提供了大量發展的機會,也加速台灣的工廠關閉與勞工失業。

工廠關閉與勞工失業,自然不利於國內的經濟成長;但另一方面,台灣的技術、資金與管理人才移往中國大陸後,與國內關鍵產業結合,逐漸發展成「台灣接單,中國製造,銷售全球」的產品,使台灣的出口導向經濟得以透過與中國合作的模式,繼續維持競爭力。

然而,此一模式的出口導向策略,已不足以帶動台灣經濟持續成長。因為無論出口如何增加,都無法減少傳統產業的關廠與失業。加以台灣的關鍵產業有限,技術領先的幅度也有限,使得經由中國製造的產品價格,扣掉當地的人工及材料成本後,剩餘的附加價值也十分有限。

為了因應變局,台灣在九○年代中期試圖建立「亞太營運中心」,以作為經濟發展的上位策略,期待利用國際化與市場開放,發展服務業,藉以提升經濟成長動能。但成效並不明顯,且隨著時移境遷,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機會,已經愈趨渺茫。

二○○○年初期,台灣又先後提出「兩兆雙星」計畫與「006688」工業用地優惠方案等措施,企圖提升半導體、影像顯示、數位內容與生物技術產業的競爭力,並鼓勵傳統產業根留台灣。

這些措施有些初具成效,有些並不成功。但即使全然成功,恐怕仍不足以擺脫當前台灣的出口導向經濟,無法帶動持續成長的困境。

前副總統蕭萬長於日前指出,台灣需要建立經濟成長的新模式,此一觀點則具有前瞻視野,值得國人重視。

相對於全球市場,台灣屬於小型經濟體,故不可能依賴內需市場帶動經濟成長。所以未來台灣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可能放棄出口導向形態,只能在出口導向形態下,全面提升出口產品的附加價值,或以擴充在地經濟的就業人口,作為核心的上位策略,將經濟發展資源投入其中。

如果不能確立上述策略,只單方面追求ECFA(兩岸經濟協議)的讓利措施,或與他國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恐怕無法改善台灣的貿易條件,以及當前的經濟發展困境。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日本小林製藥「紅麴保健品」出事了!13人住院2人洗腎 食藥署清查未輸台:已買民眾快丟掉

2024-03-23

兆豐金、玉山金、第一金...存股怎麼選?達人驚呼「這1檔太強了吧」!平平是金融股,為何它利差賺飽飽

2023-09-18

小林製藥事件讓人焦慮「紅麴這麼危險嗎?」台大潘子明教授教你:4招檢視自家吃的紅麴保健品

2024-03-27

50歲科技男動一下就累!血壓不穩、連講話也喘,檢查後須終生洗腎...醫師揭「1日常習慣」很致命

2023-09-02

小林製藥紅麴原料流入台灣,2業者56批急回收、疾呼暫停食用!為何吃到會嚴重住院洗腎?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