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升息 006208 美元

為什麼賺錢企業繳的稅都不一樣?——正視租稅平權觀念

為什麼賺錢企業繳的稅都不一樣?——正視租稅平權觀念

2014-04-24 10:20

把台灣企業過去六年繳稅紀錄攤開來看,很多傳統產業的租稅負擔都十分驚人,遠遠超過享有租稅優惠的科技業;其實,企業競爭力與政府減稅直接關聯度並不大。

台塑

如何配置租稅優惠,提升企業競爭力,是政府應好好思考的課題。圖為台塑集團。(攝影/吳東岳)

 

又到了報稅、繳稅的旺季,但你知道嗎?每年我們報稅的稅裡,有薪資所得、利息所得、租賃所得、執行業務所得等等,但有投資股票的人拿到厚厚一大疊報稅單,都是營利事業所得;也就是說,你買這家公司的股票,參加除權息,報稅的時候,就會領到股利通知書,所領到的股息要併入綜合所得額。

更細心的人還會發現,每一家公司的付稅「扣抵率」都不一樣。例如,你買的是台積電,二○一三年的扣抵率是九.八%;若是買中華電信,扣抵率可達二○.四八%;若是買廣達,扣抵率是一四.三五%。扣抵率有高有低,是因為兩稅合一(營利事業所得稅與綜合所得稅結合)後,公司已繳付營利事業所得稅,個人的股利所得可以從中扣抵,未來兩稅合一後,扣抵率再減半,衝擊股市會更大。


不合理一:傳統產業租稅負擔異常沉重


每一家公司扣抵率都不同,也可看出同樣是上市上櫃公司,但是租稅負擔卻大不相同。我把上市上櫃企業大致分成四大類,一是傳統產業,二是高科技電子產業,三是金融業,四是營建業,赫然發現,租稅負擔最重的一直是傳統產業。
用一個最簡單的指標,我把上市上櫃企業市值比較大的公司篩選出來,統計從○八年到一三年,在過去六年中,稅前盈利與稅後淨利的差額,也就是從賺到的錢,到繳出去的稅負,很多傳統產業的租稅負擔都十分驚人。

例如,食品股龍頭統一企業,過去六年來,稅前盈利是一○九五.六一億元,稅後淨利是五七○.一億元,總共繳了五二五.五億元的稅額,占稅前盈利的比率高達四七.九二%,是什麼原因讓統一企業承擔那麼沉重的稅負,細節仍然待查,但這個現象值得正視。

除了統一企業,徐旭東旗下的遠東新世紀,也就是原來的遠東紡織,過去六年賺錢和統一相差不多,是一○九五.九八億元,但遠東新也繳了五七○.三億元的稅,租稅負擔率是五二%;等於是遠東新賺來的錢,有超過一半是繳稅去了。

再看水泥業龍頭台泥,過去六年賺了八○九.一億元,繳了三三三.一億元的稅,租稅負擔率是四一.一七%,也算是重的。機電業龍頭東元電機,過去六年稅前盈利二二二.四八億元,稅後淨利一五七.九一億元,繳了六十四.五七億元的稅,租稅負擔率是二九%。鋼鐵業龍頭中鋼過去六年賺一五九六.七八億元,繳了三七一.七一億元的稅,負擔率是二三.二七%,平均稅率都比目前營利事業的一七%還多出很多。

但這當中,只有因六輕設廠享有投資抵減的台塑四寶例外。過去六年,台塑賺了一八○二.九四億元,繳了一六四.○三億元的稅,負擔率只有九.○九%;南亞過去六年稅前盈利一五一五.三五億元,稅後淨利一一九三.九五億元,繳了三二一.四億元,租稅負擔率是二一.二%,算是在一七%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率水平之上;而台化賺一七○三.八四億元,只繳了二二六.四二億元的稅,負擔率只有一三.二八%。

最核心的台塑石化,過去六年賺一六五一.五億元,繳了一七七.六六億元的稅,負擔率只有一○.七五%。若把台塑四寶全都加進來,過去六年,這四大企業合計賺了六六七三.六三億元,稅後淨利是五七八四.一二億元;也就是說,台塑四寶繳了八八九.五一億元的稅,租稅負擔率是一三.三二%,大約是台化的數字,台塑與台塑石化享有租稅利益較大。

從台塑四寶可以看出,享有獎勵投資或投資抵減的企業,租稅優惠相對大;沒有重大投資的傳統產業,租稅負擔卻異常沉重,這是在租稅平權觀念裡,我看到的第一個不合理現象。

其次是房地產,因為土地交易過程中已扣掉土地增值稅,加上土地與地上建物可分割為不同的租稅計算方式,房地產業的租稅負擔相對最輕。


不合理二:房地產業負擔遠低於科技業


我挑選國內最會賺錢的五家營建公司來當例子,這些年推案最積極的興富發,過去六年稅前盈利是三五一.八三億元,淨利是三一五.六五億元,共繳了三十六.一八億元的稅,租稅負擔比率是一○.二八%。遠雄建設過去六年大賺三九三.○六億元,淨利是三四六.七五億元,繳了四十六.三一億元的稅,租稅負擔比率是一一.七八%,這個數字和享受投資獎勵的台塑四寶相差不多。

其他三家享有租稅優勢的是華固、長虹與皇翔。華固在○八年到一三年總共獲利一六六.三五億元,只繳了一○.二億元的稅,負擔率只有六.一三%。推出豪宅「御琚」的皇翔,過去六年賺了一○八.二二億元,只繳了五.七三億元的稅,負擔率只有五.二九%。

而連續兩年都賣地的長虹建設,連續兩年都創造EPS(每股稅後純益)超過二十元的佳績,過去六年來,長虹建設賺了一八七.三五億元,稅後淨利是一七九.九三億元;換句話說,長虹在土地買賣中繳了土地增值稅,到了建設公司只承擔了七.四二億元的稅,負擔率只有三.九六%,這個租稅負擔率比很多科技公司還低。

過去十年,台灣房地產業進入最瘋狂的多頭十年,建商可說是最大贏家,特別是建商與地主有很大的避稅空間。假如,建商過去六年可大賺數百億元,那麼地產公司背後的老闆私人獲利可能上千億元,簡直到了富可敵國的狀態。

這些年來,政府缺錢只知道去抓那些最容易取錢的股市投資人,卻對房市大亨網開一面,這也許是一個共犯結構,觀察每次選舉,建商的政治獻金跑不掉,顯然建築業大亨背後有雄厚的政治後盾,因此,在租稅上也能享有較大優勢。

第三個不合理,則是同樣與土地有連結的金融產業。我舉兩家公司為例,金控公司可能是子公司已完稅,因此,租稅負擔率也都很低,像是富邦金控過去六年賺一六五○.九四億元,稅後淨利是一四二九.一九億元,繳了二二一.七五億元,負擔率是一三.四一%,和台塑四寶相差不多。

蔡宏圖的國泰金控過去六年賺七七六.八三億元,還不到富邦金控的一半,只繳了二十九.一四億元的稅,負擔率低到驚人的三.七五%,這恐怕也是來自土地交易的優惠。

 

郭台銘

電子業租稅優惠減少,是企業平權的重要歷程。圖左為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右為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攝影/劉咸昌)


不合理三:金融產業享土地交易優惠


從這個現象來看,營建業與金融業是租稅大贏家,另一個贏家,則是一直享有租稅優惠的電子業。台灣市值最大的台積電,過去六年來,稅前盈利是九一九三.九四億元,稅後淨利是八三九三.六三億元,總共繳了八○○.七一億元的稅,已經算是台灣的繳稅大戶了,不過若算租稅負擔率只有八.七%,相較於傳統產業已經低了很多。

如果比繳稅,郭台銘貢獻比張忠謀大。過去六年,市值第二大的鴻海總共賺了六○九三.一三億元,大約是台積電的三分之二,但稅後淨利是四九一○.二三億元,約為台積電一半,原來鴻海過去六年繳了一一八二.九億元的稅,從稅負的絕對值來看,郭台銘算是全台第一的繳稅大戶,單是一家鴻海繳了一一八二.九億元的稅額,不但超過台積電的八○○.七一億元,也超過台塑四寶的八八九.五一億元。郭台銘董事長繳了最多稅,當然講話可以大聲,鴻海的租稅負擔比率是一九.四一%,比目前營所稅一七%還高。

國內享受投資獎勵最大的應該是IC設計業,超級巨星聯發科技過去六年大賺一五一一.七六億元,卻只繳了七十四.九三億元的稅,租稅負擔比率只有四.九五%;國內IC設計產業像聯詠、瑞昱、旭曜、義隆等,都有這個特色。

不過,這些年《投資抵減條例》愈來愈嚴格,租稅獎勵減少了,科技公司租稅也愈趨正常化,像是台達電,過去六年賺一○八○.五九億元,繳稅二五五.二億元,租稅負擔率是二三.六一%,和傳統產業已經沒有什麼兩樣。

國內兩家最大的IC封測業,像日月光過去六年賺了九三六.三三億元,繳了一九八.八四億元的稅,負擔率是二一.二三%;矽品過去六年賺四二九.四八億元,繳了五十八.六八億元的稅,可能與彰化的投資建廠有關,租稅負擔率是一三.六六%,和台塑四寶相差不多。

而PC產業和傳統產業也已經沒有什麼差別,這些年在雲端發展很有建樹的廣達,過去六年稅前盈利是一六八五.二一億元,稅後淨利一二五八.三四億元,廣達繳稅四二六.七七億元,租稅負擔率是二五.三二%,也比營所稅一七%高出很多。

這些年分享現金給股東很慷慨的中華電信,因六年辦了五次減資,過去六年大賺三二九三.一四億元,繳納六六二.五億元的稅,負擔率是二○.一一%,相對輕了一些。反倒是過去股價曾經漲到一三○○元的宏達電,去年已出現虧損,但過去五年宏達電也有過豐功偉績,從○八年以來,宏達電總共賺了一九二七.七四億元,稅後淨利是一六八二.一一億元,宏達電繳了二四五.六三億元的稅,租稅負擔率只有一二.七四%,也算是租稅贏家之一。


解方:提供公平競爭空間,勝過砸錢扶植


電子業從享有租稅特權到租稅逐漸減少,這是租稅平權很重要的一個進階,每個產業都希望享有租稅的優惠,但是誰來決定?過去政府花很多錢扶植兩兆雙星產業,後來發現租稅獎勵給得愈多,變成阿斗的企業也愈多,像是DRAM產業,政府不但補貼稅負,連銀行聯貸也一起賠進去了;面板產業也是如此,不但政府賠上租稅,銀行六千億元的貸款償付也是未知數。

最好的方式是政府訂好產業政策,提供業者公平競爭的機會,千萬不可下指導棋,創造更多不公平競爭的空間。這些年來,還有很多電子業老闆對取消員工分紅配股頗有微詞,這也是貪圖便宜的心態;就像我們經營一家公司,年終分發獎金,給了分紅,也是從公司的利潤裡拿出去,怎麼能用投機的方法,讓買股票的股東買單?況且,員工拿到的分紅,不也是公司獲利的一部分,要嘛應是老闆買單,也不是股東買單,假如這種投機心態不除,台灣電子產業將永遠沒有競爭力。

這些年,中國用國家力量扶植產業來對抗台灣,短線來看,這些企業背後有政府當後盾,擴廠威力無限大;但是,政府補貼與租稅優惠也會帶來僥倖與資源配置誤用,長期來看,反而會斲傷企業的競爭力。過去企業為了爭取政府租稅獎勵,喜歡在公司名稱加上「科技」兩個字,最後發現這些標榜「科技」的企業,技術含金量最低。

把台灣企業過去六年繳稅紀錄攤開來看,企業競爭力與政府減稅直接關聯度不大,例如台積電在晶圓代工的霸主地位,完全是技術競爭得來,而不是減稅的貢獻;又例如,儒鴻默默繳稅,仍然能保有世界一流的競爭力。

政府要注意的是,不公平的租稅制度會衍生出不當的資金配置及企業家投機心態,像是這些年房地產業的榮景,有很大的因素是不當租稅造成;政府又一直在股市「竭澤而漁」,造成股市量能萎縮,證交稅也流失數百億元;而且,把資金趕去稅負較輕的房地產,造成房價飆升,也成了世代危機之源,不當的租稅政策,後遺症很大!

延伸閱讀

台股爆殺1000點!台積電法說不如預期、以色列傳炸伊朗核設施…半導體股殺聲隆隆「慎防多殺多」

2024-04-19

4萬份1500元抵用金免費拿!北市U-Sport如何申請?使用方式一次看,還能抽200萬好禮

2024-04-17

旅遊補助來了!出國玩能賺5000元、完成「這步驟」就有機會到手…如何申請?回國後能補登?

2024-04-17

0056季配息又拉高到0.79元、年化配息率逾8%!現在38.X元買還划算?施昇輝公式解答

2024-04-17

軍公教年改5年有成,挹注退撫基金2200億!為何30年內能「穩健經營」?原來關鍵在這

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