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00881 00878 00900

終生在職的時代來了

終生在職的時代來了

2017-02-23 15:23

日本老人越來越多,國家快被拖垮,有人呼籲,75歲以上才算老人。其實,不管多老,活著的時候最好能工作,人生會更充實,也能維持健康。

日本老年學會建議,要把現行六十五歲起算「老人」的定義改成七十五歲起,把六十五至七十四歲定義為「準老人」,還能活躍於社會,理由是日本人有回春現象。雖有人批判這是國家陰謀,一口氣可減少一七五二萬老人,減輕財政負擔,但大都認為老人活著的時候,最好能工作,增加生命意義與確保收入才好,「一生現役(在職)」時代來臨了!

 

日本內閣府調查老人意識,也有六成自認至少七十歲或七十五歲以後才算老人;日本出現這樣的呼籲,是因為被老人拖垮了,只好從減少老人人數做起;日本二○一五年的六十五歲以上老人達三三九三萬人,占人口二七%,每年花在老人身上約一百兆日圓(以下同),與年俱增;到二五年就會變成一五○兆;像一六年稅收僅五十八兆,但因少子化及低薪、消費低迷,能收的稅越來越少。

 

二五年時,日本老人負擔至少是稅收的三倍,實在吃不消,如果七十五歲算老人,人數就能減半;各界認為「七十五歲老人」是為了提高年金給付年齡鋪路,否則年金乃至國家,都會大破產。即使年金不破產,也越來越少,日本去年年底做了年金改革,四月起開始減額,老人想不淪為社會底邊的「下流」也難,專家呼籲,任何人退休後,打工也好,至少要維持每個月有五萬日圓收入,並維持健康,才不會老本蝕光,活不下去。

 

日本人平均壽命八十四歲,延壽程度驚人, 以六十五歲算老人的確沒什麼醫學根據,日本百歲人瑞逾六.五萬人,今後會越來越多,人生「剩餘」時間越來越長。終生現役,除了確保老後免遭飢寒外,增加成就感與人生價值感,也會有新邂逅。今後工作除了賺錢,總希望還有點什麼,但持續工作本身,會讓人生更充實,也較能維持健康。

 

說起來理想,但現實往往是想工作的人找不到適合工作,不想工作的人卻不得不工作,因此需要政府建立良好的人力供需網;的確也有人七十五歲前需要照護,否則親子共倒,切割準老人前,必須制定合理辦法;但今後的時代,顯然是有工作的終生現役才是贏家,繼續工作就算贏了!

(本專欄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大居家時代的新時潮

2020-03-11

日本疫情損失是世界最大

2020-02-26

疫情外交與經濟算盤如何打?

2020-02-12

東奧能復甦日本景氣嗎?

2020-01-21

別像日本得骨質疏鬆症!

2020-01-08

無印良品敗訴豈有此理嗎

201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