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00881 00878 00900

當一名天使的難處

當一名天使的難處

2017-10-09 14:17

媒體漫天誇大天使投資的回報率有多高,但這一行恐怕沒你想得這麼好賺。要當名成功的「天使」,建議要經常回頭評估風險承受能力,千萬別過度投機。

過去幾年我一直在早期個人天使投資的星醫美學公司兼任財務長,公司即將邁入第十年,在這個月初,為了啟動IPO(首次公開發行)計畫,終於正式請來了一位財務長,我也順理成章地卸下了這虛名。

 

回首這幾年,看著星醫美學從兩間診所不到三十人的規模,一路成長到現在台灣、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共有超過二十個據點,集團同仁超過三百人,營業額及獲利在這十年也超過十倍的成長,這只有在創業型公司才有機會經歷。過去我在數位科技產業連續創業,但還沒有機會陪著新創公司一路成長走到上市櫃(反而這幾年我管理的基金所投資的公司,已經有掛牌的公司),所以當我看著星醫美學集團逐漸的壯大,真的感到與有榮焉。

 

剛好透過這個案例,我想來淺談天使投資很容易會遇到的風險與問題。以我的觀察而言,較為專業的天使投資人都會定義每年大致的投資額度,大約是把自己的資產淨值的一成左右拿出來做為風險投資,單案投資金額多半落在新台幣一百到三百萬元之間,若是機構式天使投資的額度則會再拉高一些,但通常也不會超過一千萬元,因為早期投資回收期較為漫長,在投資策略上會多投幾家,所以單案金額也不會太高。專業投資人在投資之後,多半不會刻意插手公司營運,最多是透過參與董事會,從旁協助經營團隊,給予建議或是媒介商業合作機會。

 

許多人會以為有小額投資過幾個個案,就稱得上是天使投資人,並且也許把可動用資產都押注在特定投資案,所以特別計較,對於公司經營方式處處插手,到最後經營團隊不勝其擾,可能原本是朋友都反目成仇,這樣的案例實在是不勝枚舉。

 

也許報章雜誌上常常報導,早期天使投資有十倍甚至百倍的回報率,但常常沒說出來的下句話則是:一百間公司可能只有一間活到最後,所以在談到天使投資,一方面除了要評估投資案的成長發展性,也要回頭評估自己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千萬不要過度投機,期待短期獲利了結,否則無異於將錢投入水中。

(本專欄由詹益鑑、鄭博仁、客座作家群共同主持)

延伸閱讀

從星鏈看台灣數位主權的重要性

2023-08-02

銀行業的數位轉型不能等!

2021-03-24

詭譎的2020年

2020-12-23

如何做門好生意

2020-12-16

當媒體失能之後?

2020-11-25

典範轉移力量將再度啟動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