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台灣需要「救火的衝擊」

台灣需要「救火的衝擊」

2018-06-28 18:32

農作產銷失調、接連爆發的分屍案件 ⋯⋯,各種社會風險接踵而至,台灣需要更多、更大的正向救火衝擊,引領台灣走向絕對的好。

革命,用命換來體制的改變,對自己與外部環境的衝擊(impact)不在話下。工業革命, 從能源、機械化、自動化到智能化,帶來生產、消費與產量的變化,對經濟、環境與社會的衝擊自然巨大。破壞性的創新,用顛覆既有模式驅動改變,以造成的衝擊尋求可持續發展的機會。

 

這些衝擊,是改變的結果,可能好,也可能壞。今天的台灣,不變的事實帶來反覆發生的衝擊,諸如產銷失調,束手無策的農民、廉價能源必然的浪費、 殘暴社會事件背後的不安,人們從有感到無感的政治冷漠。這些衝擊,是不變的結果,不見得好,卻是絕對的壞。

 

今天,惡化的問題不是沒有解方,而是解方的正面效應必須大於惡化的負面衝擊,社會及國家才有可能力挽狂瀾。要解決社會問題,正向衝擊就得規模化,帶動資金投入的動能,所以更要展現正向衝擊的投資價值。

 

美國的道瓊永續指數,係透過位於瑞士蘇黎世的永續資產管理公司(SAM ),評等全球三千五百大企業的環境、社會、治理(ESG )績效,篩選出指數的成分股。二○一七年,開始納入這些大公司對於環境與社會所造成的衝擊評估,在成分股篩選的評等計分中,結果發現世界級大公司仍無法在營利目標下,有效量化其對環境與社會衝擊。

延伸閱讀

集資釀清酒 他用台中65號米奪日本第一

2018-06-28

促進身障者就業 社企還能做更多

2018-06-21

明日成大器的小兵

2018-05-31

看歐盟如何防堵司機過勞

2018-05-24

B型企業認證的背後意義

201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