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別讓新創補貼淪為飲鴆止渴

別讓新創補貼淪為飲鴆止渴

林弘全

創業

1126期

2018-07-19 11:42

長期補貼,只會豢養出長年吸吮奶水的不成熟業者,互相爭奪有限資源。
政府應扮演資源整合者,讓產業自主發展,才有機會創造出獨角獸。

先講結論:我反對飲鴆止渴式的新創補貼政策。說穿了,補貼其實就是發錢。發錢其實也沒什麼不好,我在草創初期也曾受過政府補貼幫助,確實直接有效。但怎麼發放卻是一門大學問。

 

一般來說都是透過專家審核評選發放,但新興產業很難找出真正的專家,除了學者教授之外,多半就是創投業者,最後演變成不同部會、不同補助計畫,總是差不多那幾個專家輪流在審,久而久之越顯疲乏。另一方面,新創業者的心態也很重要,究竟是把補貼視為發財金或是救命錢,這其中差異很大。舉例來說,來談談「共創空間」。

 

這五、六年來,我不知道在多少不同的場合、聽過不同的年輕創業者提過「空間不足」的論點,期待政府可以提供更多 「免費」辦公空間,往往還會附上幾句說,人家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地除了空間免費之外,還有提供生活費,台灣也應該跟進。

 

但就我實地訪查,與中國各地不同空間經營者深談,實際上多半是因為政策性補貼、才有可能做到免費服務;也就是說,許多所謂創業者的要求,其實是希望政府補貼他們的創業成本及風險,而這怎麼聽都不符合創業家精神呀!

 

老實說,這種會開多了、鬼話聽多了,有時候真的會以為自己在平行宇宙。回到原點,還是心態的問題,絕大多數民眾希望能有所謂的父母官來幫大家解決問題,而過去的大有為政府為了快速回應,常常選擇速效的作法。

 

要改變這種囚徒困境並不容易,一方面需要政府認知到,長期補貼、只會豢養出長年吸吮奶水的不成熟業者,互相爭奪已經不多的資源及不大的市場份額,最終導致大多數業者餓不死也吃不飽、不上不下的尷尬場景。

延伸閱讀

梅伊脫歐:絕壁攀岩

2018-07-19

「高雄幣」救高雄

2018-07-19

大阪震後的反思

2018-07-19

循環利用溫網室:多贏模式

2018-07-19

合夥或獨資 新創管理大難題

2018-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