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升息 006208 美元

魏德聖 輸了,這一輩子就沒了

魏德聖 輸了,這一輩子就沒了

鄭淳予、林麗娟

傳產

攝影/吳東岳

899期

2014-03-13 13:15

17年,足以讓一個孩子從小學讀到大學畢業, 這是魏德聖從出社會到終於交出一張漂亮成績單的時間; 26個月,足以拍完好幾部電影, 這是魏德聖苦苦熬出一部史詩巨片《賽德克.巴萊》的時間; 185分鐘,足以看完一場棒球賽, 但魏德聖在《KANO》片中,給了我們穿越83年的感動。
或許他不是台灣最會得獎的導演,也稱不上台灣最會賺錢的導演,但他每次出手,必定揪住最多人的心。從土地出發,以歷史為肌理,這是他堅持走下去的初心,也是他每次都得以「一片入魂」的成功祕訣⋯⋯。

 

賽德克

美國影評雜誌《VARIETY》盛讚,永瀨正敏(右)在片中的演技有大師級水準。

 

KANO

 《KANO》導演馬志翔(左)為了考據片中歷史,曾到甲子園博物館取經兩次。

 

KANO

儘管氣溫只有五度,《KANO》戲中飾演嘉農棒球隊隊員的演員們來到夢想中的甲子園,興奮的心情絲毫不減。

 

大阪國際電影節

大阪國際電影節首映後,全場觀眾起立為劇組喝采,還有熱情影迷自製布條。 

 

KANO

今年三月六日,《朝日新聞》以頭版頭條報導了《KANO》 電影,以及83年前嘉義農林棒球隊在甲子園寫下的歷史。

 

序章—感動

《KANO》橫跨時空、地域,
感動台日觀眾,找回台灣失落已久的光榮感。


影廳厚重的門推開,導演魏德聖與馬志翔領著一 隊演員走入如潮水的掌聲中,五百個位子上的觀眾不停地鼓掌,到最後全站了起來。有人臉上還掛著淚痕,有人大喊「嘶巴拉西(日語:太棒了)!」 影廳內的燈光還沒全亮,但觀眾的熱情映照在魏德聖 一行人從如釋重負到感動的表情上。

散場後,兩位白髮蒼蒼的老先生穿過人群來到魏德聖面前,激動地握手致謝:「看完爺爺的故事,我們非常感動!」原來那是嘉農棒球隊前教練近藤兵太郎的兩位孫子。球員演員們在一旁一字排開,他們一面唱著歌,一面與大排長龍的觀眾握手、合照或擁抱。燈光通明的大廳裡,洋溢一片盛大歡欣的氣氛。

不只是大阪國際電影節的觀眾給予爆棚支持,兩周前(二月二十二日),《KANO》也成功地讓嘉義民眾回到一九三一年的感動。

《KANO》的台灣區首映辦在嘉義市立棒球場, 那是當年嘉農棒球隊,以及後來嘉義地區每一代少棒隊、青棒隊練球、比賽的場地。首映前遊行造勢的路線,正是當年嘉農棒球隊載譽歸國受到夾道歡迎的同 一條路。這一天,六萬人湧上街頭,連在地的嘉義人都驚呼:「原來嘉義(市)有這麼多人!」 

萬人空巷的路線終點,是嘉義市地標中央噴水池,噴水池落成的那一年,恰好見證了嘉農棒球隊寫 下歷史;事隔八十三年,當年嘉農棒球隊王牌投手吳明捷的雕像,在眾人的見證下,於噴水池中央立起。嘉義人心中的光榮感,穿越八十三年後再現。 這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影評雜誌《VARIETY 》形容:「《KANO》就像希臘神話中的大衛斬哥利亞,講述以小搏大的故事, 弱勢角色秉持不屈不撓的精神,最後贏得強權的尊 敬。從這角度來看,《KANO》反映台灣在國際上的處境。」台、日兩地首映大成功、九天就破億元的票房、國內外各界好評,更重要的是,看過電影的人都得到一股好久沒有過的滿足感。 從導演轉做監製的魏德聖,繼《海角七号 》、《賽德克.巴萊》之後,再次成功地用一個好故事,感動了許多人。

 

魏德聖

 

魏德聖

身為長子的魏德聖(上圖右、下圖左)在家裡安靜不多話, 但也不需要父母操心。

 

魏德聖

不想面對高中聯考的魏德聖考進遠東工專,讀了五年的電機科後, 確定自己對「電機」毫無興趣。

 

魏德聖

在家安靜、出門話很多,魏德聖說,自己常常因為太愛講話遭老師處罰, 媽媽妥善保存的舊照片,可以看出他活潑調皮的一面。(圖片/魏宣二提供)

 

第一章—純真 

他在溫暖開明的家庭長大, 這個平凡的起點,讓他保留最澄澈的靈魂。

 

魏德聖的起點,要從台南永康說起。

 

來到台南市永康區,鬧區中心的保生宮旁, 有一間插著《KANO》旗幟的鎖匙店,格外引人注意。店內舉目所及,都是《KANO》電影的貼紙、海報,店主人魏德恆(魏德聖的大弟) 正專注打鑰匙,抬起頭來神情靦腆;妻子親切招呼來客,衣著樸實的魏老太太,坐在電腦前為客人選字形,他們是魏德聖的家人。

 

魏爸爸喜愛潛水捕魚,魏德聖則從小愛「摸 魚」。他回憶:「小時候,我總愛騎腳踏車到離家很遠的一家魚苗場,我等在外面的排水口,用舊紗窗自製網子去撈小魚。」

 

「後來漁場主人發現了,就讓我去幫他洗魚池、換水草,我可以向他要一些比較特別的魚種;但他不見得都會給你,有時候我拿四條跟他換一條特別的魚,有時候,我自願幫他洗兩天魚池換一條小魚。」

 

喜獲愛魚的他,還得再裝一大袋池水,騎很遠的路回家。個子小小的他,拎著一大包魚,奮力踩著腳踏車,不顧手痠,直奔回家,一路都不休息。

 

「我好像從小個性就是這樣了,想做一件事 情,不管再怎麼小的事情,我就是不會想太多地去做,本來就該這樣,因為你想要嘛!」

 

就如同魏媽媽鄭富美所描述的形象,魏德聖 「從小長得呆呆的,個性很單純、很乖」,魏德聖在溫暖開明的家庭長大,生活無慮,這個最平凡的起點,讓他保留最純真澄澈的靈魂;但學業不出色,也沒有明確目標的他,人生還是一片混沌。

 

魏德聖

從飯店到晚會會場,不到一公里的路,魏德聖蹲下來綁了好幾次鞋帶。 就跟他早期的電影之路一樣,走走停停。

 

魏德聖

《海角七号》是魏德聖花上五千萬元拍攝的「賭注」,成了,就會有下一部。

 

第二章—蟄伏 

為了電影夢,當洗碗工、賣納骨塔、 三餐牛奶果腹,咬牙苦撐到底。

 

自遠東工專電機科畢業,他只知道自己對電機沒有興趣,直到在軍中認識一名世新電影系畢業的同袍 拉著他到當時盛行的MTV,看了《四海兄弟》;從來不迷電影、不愛看電影的他眼界大開,燃起他「用影像說故事」的熱情。

 

退伍後,對於影像工作不得其門而入,但堅決不待在家鄉的他,隻身北上。魏媽媽回憶:「我以為在台北賺錢很容易,沒想到去看他時,他穿著一件發黃的短袖圓領白內衣,那是他第一份工作。我問他: 『你在餐館工作,怎麼穿這種像內衣的舊衣服?』沒想到他回答我:『洗碗不必穿太好的衣服』我才知道他是洗碗工,月薪一萬多元,聽了我都鼻酸。」

 

當時家人都勸他回家,他為了不讓家人擔心,直說自己待遇好、生活好,但其實一天到晚換工作,窮到三餐都泡牛奶果腹。有一回,窮途末路的他向朋友 借了一千元坐車回家,當時他已經欠了很久的房租, 準備坦誠向母親借生活費。

 

回到家,魏媽媽神不知鬼不覺偷看他的皮夾: 「你錢夠不夠用?怎麼錢包都空了?」「在那緊要關頭,我嚥了嚥口水說:『夠啦!我要錢去提款機領就有了!』」魏德聖回憶,說出口的當下,他就恨不得打死自己。就在他沮喪搭車返回台北的路上,卻發現母親在他外套的內裡用透明膠帶黏了八千元,讓他當場眼淚決堤。

 

這段時間裡,他送過海報、替洗衣店送衣服、賣過納骨塔、出版社倉管,甚至差一點上購物頻道去賣馬桶,但他始終只想進入「拍片」這一行。最後,他應徵「演員訓練班」,接演一些跑龍套的臨演角色, 他就曾經在公益廣告飾演偷車賊。一名導演身分的老師看魏德聖每次都很認真,就介紹他到製作公司當企畫。於是,他正式「入行」,進入了電視連續劇劇組。

 

剛開始,他是製作助理,也是道具助理,也當市場部助理,不只是雜事做盡,還學會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有一次,劇情需要一堆藥丸道具,他發揮小時候愛做美勞的精神,找麵粉加墨汁,一顆一顆搓出好幾瓶藥丸;還有一次,他要準備三桌酒菜,二、三十 個人的排場讓他前一晚緊張得睡不著。 「那時誰都可以呼喚你,被人呼喚多次就可以萬事皆備,人家不用提醒,你就會把事情做好。」「因為在底層環境待久了,我就懂得觀察環境,看到節奏緩慢的人,就知道他需要幫助。」他曾在某次專訪如是說。 儘管對電視環境失望,他還是累積了做盡雜事的功力,也認識了待過電影圈的人,一次偶然機會,他被介紹去擔任電影臨時場記,從此正式踩進電影圈。

 

不過,當他還在電視圈時,就開始自學寫劇本。

 

「白天工作腦子裡都在想劇本、想下一場戲是什麼,收工回家就寫下來,再怎麼忙都要寫,寫著寫著就參加了優良劇本(獎),竟然也就中了。」

 

一九九四年,原本連小說與漫畫都看不完的魏德 聖,以《賣冰的兒子》得到人生第一座優良劇本獎。

 

他也坦承,當時曾經找過大師級的作品觀摩,在看了一堆大師導演如布紐爾和黑澤明的片子後發現, 有看沒有懂,一度覺得自己沒有慧根;但是他沒放棄,請圈內朋友從中影幫他拿到王童導演《無言的山丘》分鏡腳本,對照著影片一格、一格研究。看完, 他把分鏡本蓋起來,試著把每一場戲的動線畫出來, 想像鏡頭怎麼擺,自己領悟「一八 ○ 度線」的規則。

 

一九九五年,他和幾位朋友相互支援,克難地完成了各自的創作短片,他的第一支作品《夕顏》,就讓他在新秀競逐的「金穗獎」中得到優等錄影帶獎。

 

一九九六年,魏德聖二十七歲,這時的他只當過十幾天的助理場記,以及一部片的製片助理,但因為工作勤快、又會寫劇本,就被導演楊德昌看中,邀請他擔任《麻將》的助理導演。這是他人生的重要轉折,楊德昌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老師。

 

楊德昌在拍片時素以暴君作風聞名,魏德聖在那短短兩個月的拍攝期間,曾經壓力大到無意識地脫口:「報告連長 ⋯⋯ 。」拍攝期間,他有一次騎車出車禍,被撞倒在地的念頭竟是:終於可以去住院,不必拍片了。

 

但在楊德昌的身上,他學到最單純的藝術家本質。他銘記著楊德昌說過:「來跟片學我創作、導演的都是笨蛋,自己的腦袋不去開發,來開發我的腦袋做什麼!」

 

「此後我拍片,努力不讓他的影子跑進來。」他在著作《小導演失業日記》這麼寫道。

 

楊德昌雖然一路罵,卻也一路把他從助導「罵」到副導;魏德聖也不負栽培,每部作品都看得到他新的嘗試和成長。《對話三部》,他嘗試以膠卷拍攝; 《黎明之前》,他學會與演員溝通;《七月天》,他開始練習場面調度,甚至突破教科書上的一些規則,每部短片都陸續獲得獎項肯定。

 

這段時期,魏德聖在精神層面獲得充沛灌溉,但物質生活仍是苦哈哈。他一邊等待機會,同一時間看 了王家祥寫的《倒風內海》長篇小說。那是一部關於荷蘭人治台時期的歷史小說,魏德聖在看完以後腦中就有了投射 —— 「要以原住民、漢人、荷蘭人三種角度,寫出三部那個時代的劇本,從荷蘭人到鄭成功的這段台灣史。」

 

這套劇本,成了他立誓非拍長片不可的初心。光是構思,就花了五年,提筆撰寫,又花了兩年,中間,他還跑去參與了好萊塢級國片《雙瞳》的製作, 這一去,好萊塢的規格開了他的眼界。至此,他更加確定,腦海中那恢弘的《台灣三部曲》,有朝一日一定可以完成;但沒有人告訴他,該怎麼做、要等多久。

 

《小導演失業日記》的再版序言裡,魏德聖道出當時的困頓,也是一種蟄伏:「這本書所述說的,無疑就是一種在困頓中等待突破的心情。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即使已經盡了全力,還是難免要被動地等待著未 知的未來。」

 

第三張—爆發

二 ○○ 八年, 《海角七号》在社會一片愁雲慘霧的氛圍中上映,  五億三千萬元的票房,讓所有人看到他。

 

終於,魏德聖受夠懷才不遇的鳥氣,在二 ○○三年做了一件震撼台灣電影圈的事。那時正是台灣電影業景氣最差的時候,整年度全台灣只有三部片的票房超過新台幣一百萬元,但他竟然籌資兩百萬元,拍了一支五分鐘的《賽德克.巴萊》試拍片,希望能籌到兩億元的資金拍攝。

 

但誰敢「幫」他?說得更直白一點,沒有人敢真的拿錢「幫」他。很多人勸他:「怎麼不先用小成本做個商業發行,之後再拍大成本電影。」

 

但魏德聖不甘心,他早就觀察到,在當時的市場環境,「台灣只會愈拍愈小,沒有愈拍愈大。」即使曾有人願意以六千萬元投資,他也不願打折屈就。

 

最後,什麼也沒談成,連同最開始花了兩百萬元 的「履歷」(五分鐘試拍片)也付諸流水。但反而刺激他端出更大的賭注 —— 《海角七号 》。

 

「我相信,只要我好好把它完成,一定會贏得觀眾信賴。」話雖這麼說,但籌資過程卻沒有人信賴他。他曾花了八個月向中小企業信保基金申請到七成擔保證明(亦即貸款後若還不起,信保基金會代償七成),卻遲遲換不來一家銀行願意貸款,形同廢紙。

 

但演員已經找好,也排練過了,魏德聖帶著借來的兩百萬元把劇組帶下恆春拍攝,苦撐到第三周,便當錢沒付、場景搭設的尾款沒付、外聘工程全面停擺,他被逼到懸崖,奇蹟似地終於得到七百五十萬元的貸款。

 

第二次,又是積欠了半個多月的工錢,第二筆貸款又是在山窮水盡的時候及時救援。

 

一邊走鋼索的同時,他還萌生求好心切的念頭。「我想我這次真的輸不起,所以一定要做到最好,於是就加錢再加錢,我想說反正三千萬元也是死、五千萬元也是死,乾脆做到最好、最滿。」 

 

「那時候真的有一種心理是不能輸,輸了, 這一輩子就沒了,越是有這樣的心念,借錢的時候,頭會越低,該跪的要跪、該求的要求,怎麼樣都一定要弄到。對我來說,目的很明確:要把它做完,要把它拍好。目標如果確定了,你一定忍得住,我保證你一定忍得住,除非你目標是鬆動的,你一定忍得住!」回想起當時的不堪,恍如昨日,魏德聖說起來還是慷慨激昂。

 

二 ○○ 八年夏天,《海角七号》上映,票房像核彈一樣爆發。在長達一一三日的放映期間, 這部電影寫下了台灣電影史上最轟動、也最傳奇的一章,不僅在最低迷的時候,成了許多台灣人 情緒宣洩的出口,也成了魏德聖隱忍十多年後遲來的救贖。

 

最後回收的五億三千萬元票房,終於讓所有人都看到他了。

 

第四章—打擊 

雖然締造驚人票房,但他仍沒有厚實籌碼。 他曾花兩個小時搭車去見投資人, 結果對方給了「要再評估」的答案。

 

《海角七号》一炮而紅,讓他與其他演員一夕間成了媒體追逐的焦點,那一陣子,他不只一次地在公開場合表達「有種腳不著地、很不踏實的感覺」。為了回歸正常生活,他決定即刻啟動《賽德克.巴萊》的計畫。

 

《賽德克.巴萊》動員浩大,在國片史上留下許多紀錄;但真正刻印在《賽德克.巴萊》劇組人員心 中,最不凡的紀錄,或許是四個月未領薪水、強撐著走完的信念。

 

劇組的薪水或許還可以延宕一時,但拍片到中期,一度連隔天的便當錢都快要付不出來;一一年的除夕夜,魏德聖和黃志明找上了台灣最大媒體代理業者 ── 群邑集團總裁余湘,開口要借九百萬元。「除夕夜上門借錢,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沒有人會這樣做。」 余湘早就認識魏德聖,也深知他的才華,因此不囉唆,等銀行一開門,就把九百萬元匯入。

 

後來《賽德克.巴萊》前後一共向余湘借了三千 三百萬元,在拍完後,還給了余湘。而這次《KAN O》余湘又拿出二千五百萬元,余湘的情義相挺讓魏德聖備受感動,主動提出其中一半資金轉為「投資」 的方式,將來《KANO》如果票房開出紅盤,余湘的投資還可拿回五%左右的紅利。

 

但不是每個投資人都像余湘一樣乾脆,儘管《海角七号》寫下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但是上了談判桌,魏德聖仍然沒有厚實的籌碼。曾經,他還穿著雨鞋,從山上的拍攝地點花兩個小時的車程去見沒有表態的投資人,結果對方最後給了「要再評估」的答案。他當場氣結大罵:「電影投資是你們一輩子評估不出來的!」尷尬的場面,往往是監製黃志明善後。

 

原本有意投資但臨時收手的資金不到位、拍攝進度就延宕、龐大的人力與開銷,就使得資金缺口燒得更大。此時外界對魏德聖的批評漫天捲來,「脾氣大」、「大頭症」、「愛花錢」⋯⋯ 。

 

「甚至有業界流傳,小魏瘋了,志明是幫兇,兩個人每天帶著幾百個工作人員在山上飄來飄去,不知道在做什麼?我和黃志明被罵就算了,畢竟我們是頭兒,但後面那句更傷人,我們是鬼嗎?我們很認真在工作耶,怎會飄來飄去。」又是一段讓他發火的回憶。

 

但是無論如何氣憤難平,還是得面對拍攝完成的壓力。每天清晨天未亮,整個劇組 三百多人要走一段山路,每個人的感受都 是又冷又餓、又想睡,每天會遇到什麼樣的拍攝困難沒有人知道,那段山路走得安安靜靜,只聽到腳步聲,低著頭看著自己踩著前 一個人的影子。「那個氣氛真的很適合直接跳下去,還好我還有很嚴重的面子問題,不能被人家嘲笑。」事過境遷再談起,還是能感覺得到魏德聖當時的無望。

 

不過,《賽德克.巴萊》在台灣電影史上的意義,正是在夾縫中撐出前所未見的格局。拍攝期間,魏德聖靠著來自各方的「天使資金」贊助,殺青後,包括正崴董事長郭台強為首的幾筆大資金也到位,才得以讓七億五千萬元的大製作巍峨呈現。

 

《賽德克.巴萊》在台上映三個月後, 上、下兩集總票房為八.八億元,「魏德聖是很會做行銷的導演。」一路出資、支持魏 德聖拍片的悠遊卡前董事長劉奕成說。

 

但魏德聖向我們算著:「我們製作費七億多元, 台灣票房(與戲院)拆帳完回收四億多元,再加上海外營收,總共回收差不多五億元,這樣算是虧兩億元,但因為《海角七号》有一億元的補助金,《賽德克.巴萊》上、下集的成績又可以再累積一億元獎勵金給下一部電影,消極地看這部電影是打平了, 積極的算是虧兩億元。」結束所有宣傳,魏德聖總結,拍完兩部片,欠的錢都已還清,他的經濟狀況也回到拍攝《海角七号》之前。「可是我們多了兩部好電影,我們的底氣也比以前足了。」 

 

「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一部片漏氣,我必須說, 這一定不是偶然、不只是運氣,這裡面一定有方法、 有答案。」一路與魏德聖並肩作戰的黃志明,像是澄清外界疑慮,也像在給自己打氣。

 

中國媒體曾給魏德聖下了這樣的評論:仰視魏德聖不是因為他的偉大,而是在於他的簡單。他僅僅是把自己覺得對的事情、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了出來,你能說他偉大嗎?只是我們通常會把事情想得太複雜, 把夢想預設得遙不可及,卻恰恰忘了自己出發時的最初夢想。

 

魏德聖


第五章展翅 

他的人生是個打死不退、永不放棄的故事, 堅持、主動出擊、再堅持;遇到挫折了,也還是堅持。

 

直到今日,無論一般人對於《海角七号》或 是《賽德克.巴萊》的評價是怎麼毀譽參半,絕大多數台灣影人還是肯定《海角七号》帶領國片做出不一樣的格局,為低迷的環境打了一劑強心 針;《賽德克.巴萊》的完成價值,也在世界各地受到肯定。

 

有人問他,怎麼看這兩部片的價值,他拿新片 《KANO》來回答:「就像嘉義農林隊告訴我們的,真正的價值不是輸或贏,而是輸和贏之間,你的態度是什麼?」

 

曾經,他參加馬拉松賽跑,跑到被倒數第二名追過一圈後,就中途棄賽。二十分鐘後,比賽結束,他聽到場內最後一名仍奮力跑完,結果那名跑者的成績比他平時練習的平均時間還慢了三分鐘;差了他三分鐘的人堅持到最後,而他卻中途放棄。

 

「這件事傷我最深。 畢業那年,學校頒給我 一張體育優良的獎狀, 我領獎的剎那,成為人生最大的恥辱。」這段回憶成了他心中永遠的警惕:「我太了解那種懊悔的感覺,所以除非你已經做好盤算,確定沒辦法超越自己了才放棄,不要因為別人而失敗。」

 

《KANO》電影 中,投手吳明捷手指受傷,還堅持投到最後一刻的運動精神,或許某種程度也讓魏德聖自那次恥辱中得到救贖。

 

其實,電影中近藤教練要求所有球員必須在大太 陽底下﹁多練球一個小時﹂,也就是要球員具備關鍵 時刻的奮戰精神,這是魏德聖自己曾說過的,「你會贏人家,就是當大家都到達極限的時候,還能夠再多撐一小時。」

 

他的人生,其實是個打死不退、永不放棄的 事,勤奮、堅持、主動出擊、再堅持,遇到挫折了, 也還是堅持。他說:「我每天會面對沮喪,但是我不會面對放棄。你什麼都沒有,要放棄什麼呢?自己要去哪裡,沒有人比你更清楚啊。」

 

問他何以做到這樣?他細述了從《海角七号》以來的每一個行動,總結了一個最後的答案:「真的只是單純而已。」 

 

或許就和八十三年前嘉義農林隊的那些前輩告訴我們的道理一樣,「堅持」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力 量,魏德聖就是這個力量最典範的實踐者。

 

海角七号

《海角七号 》2008年
投資: 5000萬元

票房: 5億3千萬元

紀錄: 上映113天,創下台灣影史最高票房

捧紅: 茂伯、馬拉桑小米酒

得獎:  第10屆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日本第4屆亞洲海洋電影節首獎、第45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電影歌 曲、最佳原創電影配樂、觀眾票選最 佳年度電影)、2009年亞洲電影大獎紀念楊德昌新秀大獎、美國路易威登夏威夷影展劇情片首獎

 

賽德克巴萊

《賽德克.巴萊》2011年
投資: 7.5億元

票房: 8.8億元

紀錄: 創下台灣影史最高電影預算

捧紅: 林慶台(飾莫那魯道)

得獎:  第23屆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第4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第7屆大阪亞洲電影節最佳觀眾票選獎等

 

kano

《KANO》2014年
  投資:3億元 

紀錄: 上映前5天,全台團體包場超過百場 

票房:  上映9天,票房破億元,目前累積票房1.5億元(截至3/11)

 

魏德聖的「天使們」 三部電影的主要出資者

《海角七号》

主要出資者 阿榮企業 台北影業

《賽德克.巴萊》
主要出資者 果子電影公司 中影國際公司

《KANO》
主要出資者 果子電影公司 義良企業公司 高雄人(高雄市府投資拍片計畫) 夢田影像公司 中環國際娛樂事業公司 一品堂中醫診所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Japan)Inc. Epic Records Japan Inc.

 

作品廣受好評! —— 各界評論魏德聖及其電影

 

2014.03 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影評雜 誌《VARIETY》(綜藝)
《KANO》的劇情席捲了觀眾的心,即使他們不懂棒球……, 不只是道具上的考究,文化細節也是如此。

 

2014.03 美籍自由作家  丹布隆 (Dan Bloom)
《KANO》不只是亞洲最好看的 棒球電影,也是全世界最好看 的棒球電影。

 

2014.03 中國電影《天注定》導演  賈樟柯
魏德聖導演很難得能延續台灣 新電影的雄心,有敘事上、文化上的抱負。我覺得這種抱負很重要,兩岸三地好像都失落 這種抱負。

 

2012.04 多倫多影展執行長  卡麥 隆貝里(Cameron Bailey)
《賽德克.巴萊》是非常壯觀的電影,因為它描寫西方許多人不知道的一面,因此絕不能錯過。

 

2011.10 影評人  聞天祥
魏德聖可以把一些不是很光鮮的,或說不是最亮麗的東西, 擺在他的作品裡而理直氣壯。

 

2008.10 總統馬英九
在國慶大典提及,魏德聖碰壁100次也不放棄,膽識及堅持是無人能及的。

延伸閱讀

台海觀察系列報導》「日本國內對台海危機感,搞不好比台灣更強!」為何他說美日嘴上不提 其實都在暗助台灣?

2023-06-14

「一旦征服台灣,就可以封殺日本經濟!」前白宮高官:共軍文件都白紙黑字寫出來了 各國力挺台灣其來有自

2023-02-01

AI類股瘋漲…竟與1960沸騰年代高度相似?雷浩斯:多少股神浪淘盡,為何巴菲特屹立不搖

2023-09-08

台海觀察系列報導》日本軍事專家語出驚人:台灣人想保台抗中 為何最佳線索是「老喊要反攻大陸的蔣介石」?

2023-05-24

「別低估美國覺得被中國背叛的感覺!」 這位日本經濟大師觀察:以為貿易戰將落幕 你就錯了

201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