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0編按:據港媒《東網》報導,香港警方國安處以違反國安法為由,今早拘捕壹傳媒黎智英創辦人等7人。
編按:卜大中為前《蘋果日報》總主筆,做了一輩子的新聞工作,歷經《中國時報》余紀忠、《蘋果日報》黎智英兩位老闆。他在黎智英身邊許久,對這個「豹頭環眼,鷹視狼顧,不怒而威」的商人印象深刻,本文為其口述。
黎智英很喜歡「八方」兩個字,這個詞聽起來既霸氣又海派。
我記得,當年《蘋果日報》剛要在台灣辦報,黎智英說要在報紙上開一個小小的專欄,由政治組負責寫,撰寫者的筆名就叫做「李八方」。
黎智英這個人,個性非常複雜,「商人」是其中一種人格特質,對員工喜怒不定的領導風格又是另一種;至於黎智英之於「民主政治」,更同時也是他抱守如一的堅持。
在「英雄」和「梟雄」兩種身分之間,黎智英當然偏向「梟雄」多一點。但有趣的是,比起台灣當年那些揭櫫「意識形態」大旗辦報的報紙,最後能始終守住價值的人,卻是黎智英。
黎智英對外很少談論國際局勢、香港的戰略地位,但他私下聊天、為文,都顯示他對世界權力版圖非常清楚,同時,他也很明白自己言行思惟的根源。黎智英並不像中國抹黑的說法,力圖「反中亂港」,其實他很單純地希望香港能在民主制度下繼續繁榮下去。
他從不諱言,「賺錢」是他人生重要的目標,但黎智英的兩個信念——賺錢與民主,不時會產生牴觸,最後他總選擇「民主」。他會這麼想,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
一來,由於黎智英是個真正的商人,他因為反共,失去很巨大的商業利益。中國為了抵制《蘋果日報》,拒讓中資企業下廣告,阻斷黎智英媒體版圖的奶水。只有讓香港民主化,讓港人自己管理自己,使香港回歸自由經濟與自由市場,《蘋果日報》才可能獲救。
然而,其實他若傾向北京,就能拯救《蘋果日報》,不過,他不會選擇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