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兩種職業能「一槌定音」。一種是法官,敲下正義的判斷;另一種是拍賣官,敲出拍賣品的市場價值。
游文玫,曾站在拍賣場中央,一槌敲出破億天價,刷新台灣書畫類的拍賣紀錄!但令人訝異的是,她的學經歷竟與藝術無關──從社會工作到政治幕僚,沒有一條路指向拍賣場。
但她卻淡然地說:「人生有很多意外與轉折,我從未想過會在50幾歲轉彎到這條路...。」
俐落執槌 敲出「非典型」人生光景
「拍品編號3030──這件作品是溥心畬的《工筆增福財神像》。1963年溥心畬逝世後,她的夫人一直將這幅畫掛在家中客廳。而這件作品的起拍價是380萬元,各位現場貴賓,有首先要應價的嗎?感謝!007,380萬元!還有願意加到400萬元的嗎?謝謝!050,400萬元!……(略) 650萬元…第一次!650萬元…第二次!650萬元……最後一次,恭喜!111,650萬元!」
鏡頭前,游文玫示範起拍賣場上激烈競價的過程,語氣時而堅定、時而溫柔,眼神卻如鷹般銳利,手勢更精準到位,每一個節奏、每一句喊價,讓人彷彿置身現場。她是台灣知名的女性拍賣官,現任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秘書長,也在2025年接任台南市美術館董事長。
在藝術產業中,游文玫長期身兼「多重身分」,她特別向我們解釋,其實藝術市場分為「第一市場」與「第二市場」兩大領域,她在兩種市場及藝術推廣上遊刃有餘。
所謂第一市場,涵蓋畫廊與藝術博覽會等銷售平台。身為畫廊協會秘書長,游文玫多年來主責藝博會的舉辦,至今已籌辦超過30場大型展會,為台灣藝術市場打造穩定的展售平台。
至於第二市場,則以藝術拍賣為核心。過去十餘年來,她活躍其中,經手拍品橫跨古今,在國際間累積深厚的實務經驗,也是國內首位,取得中國拍賣師專業認證的拍賣官,至今創下多項台灣拍賣紀錄。
除了市場端,游文玫也進一步投身藝術生態圈中的另一個重要角色──公共藝術機構,致力於藝術推廣、文化教育與知識傳承。
然而,這些頭銜與光環來得並不早。她過去既非藝術專業出身,所學也不是相關科系,難以想像的是,她的人生在52歲後大轉彎,回首來時路才發現早已扎下根基。
(游文玫站上拍賣場中央,目光如炬,舉手投足盡顯女王氣場/照片提供:帝圖藝術拍賣)
「國會之花」 帶戰功勇闖藝術圈
游文玫大學主修社會工作,畢業後她站上人生中的第一個十字路口,她問自己:「除了社工以外,有沒有其他選擇呢?」這道問題,成為她人生轉折的起點,後來她選擇踏入政治,成為國會幕僚。
某次機緣下,畫廊協會底下的「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受文化部委託,展開一項藝術品稅制的研究。為了蒐集相關資料,研究團隊到立院進行訪談,讓她得以了解當時台灣藝術拍賣市場所面臨的結構性困境。
她意識到,當時拍賣市場歷經長期低迷,原來跟稅制設計息息相關。這讓她萌生一個念頭:「如果沒人來關心這件事,那我是不是可以盡一份心力呢?」
於是,當時她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推動修法,成功爭取將藝術品拍賣所得的稅率從最高6.75%降至2.7%,並促成自2021年起,拍賣所得可依《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第29條,適用分離課稅的優惠稅率。這項改革,不僅為台灣藝術拍賣市場注入新活力,也大幅提升國際競爭力。
她解釋,「其實稅制是影響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當時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很多朋友共同推動。現在終於看見成果,我很開心自己是帶著戰功走進藝術產業。」
(為了爭取拍賣所得分離課稅,游文玫特地安排藝術團體到立院拜訪黨團/照片提供:游文玫)
伯樂慧眼識才 集訓30分即登場
自從與藝文界往來密切後,某位拍賣公司老闆注意到游文玫的特質──做事俐落、口條清晰,他肯定地說:「文玫常常演講、也在學校教書,上場應該不害怕吧?」就這麼一句話,將她推上拍賣台,從此改寫人生軌跡。
儘管受到「貴人提攜」,但游文玫初登場前,僅特訓30分鐘、背熟競價階梯,直到站上台的那一刻,她才意識到,並非自己想的那麼簡單。要勝任拍賣官,靠的絕非口才,而是專業知識、臨場反應與心理拉鋸戰等綜合考驗。
她認為,還有一項至關重要的條件,就是體力。
「我曾經拍過長達8個小時不中斷,但有一次慘痛的經驗,讓我真正體會到體力的重要。有次上場前,因為不太餓,我沒有吃午餐,結果拍到將近第6個小時,突然眼前一黑,竟然『蹦』的一聲,當場昏倒。但倒下的那刻,我馬上意識到我還剩下3件拍品沒拍完,因此立刻站起來,完成最後的3件拍品,再若無其事地走到後台。」她笑說,這也創下台灣拍賣史上另類的紀錄!
(身穿鮮豔紅衣、窄裙,游文玫52歲時首次登台敲槌,氣勢非凡/照片提供:游文玫)
一尊佛像牽引 爭取「台灣第一人」
由於在台灣,並沒有針對拍賣官設有考照規範與相關法令,因此過去的拍賣會上,多由拍賣公司老闆親自上陣,或聘請專業人士擔綱主持。
但其實一位優秀的拍賣官,如同交響樂團的指揮,必須掌握全場節奏與氛圍,還要累積豐富的知識涵養、靈活的臨場反應,以及洞悉買家心理,若能集結這些能力,往往能讓他們在短短幾分鐘內,促成破億元的驚人成交價。
游文玫回顧,「因為過去在立法院當幕僚的關係,對於政策跟法案會特別關注。我那時候就在思考,拍賣官這個職業到底有沒有培訓課程或證照制度可以依循呢?後來才了解到,全球只有法國跟中國有發拍賣官的證照。」
她自稱從念頭萌芽後,就像吸引力法則般,「對的人」便自動出現在游文玫身邊。有次她受託前往中國西安尋找一尊佛像,沒想到最終幫助她成功找到的貴人,竟是中國西北地區最大的拍賣公司老闆。
「他跟我講說:『文玫,我告訴妳啊,我們這邊呢,是沒有讓台灣人考執照的。』我那時一聽很沮喪,因為我好不容易燃起雄心壯志,但這個貴人又適時地補充:『妳如果能爭取去考到執照的話,妳可牛了!妳是台灣第一人。』」
為了「台灣第一人」這個頭銜,游文玫排除萬難,果真1年後她如願爭取到考試資格,然而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頭。
(正是這尊佛像的奇妙牽引,帶領游文玫踏上「萬里長征」的考照之旅/照片提供:游文玫)
萬里長征卻失利 淒風苦「雪」中背水一戰
根據中國拍賣師考照規定,考生須先通過筆試,取得「拍賣從業資格證」,一年後方可報考「拍賣師證」,也就是考取主持技巧等實務科目,順利過關後,才會是一位合法的拍賣師。
「第一關筆試對我來講不太困難,很容易就過了。我那時候想,哎呀,我在台灣已經主持那麼多拍賣會,實操考試對我來說,應該太簡單了!結果是我想得『太簡單』了。」
雖然游文玫在台灣主持過無數場拍賣會,但沒有接受正式培訓的她,對於考試套路一無所知,一進到考場後,她便知道「結果會很慘!」
回到飯店後,她窩在棉被裡抱頭痛哭,心裡反覆懊悔,覺得自己就像龜兔賽跑中的「兔子」,自信過頭、掉以輕心,「我那時候就在想,我為什麼要這麼輕忽?我應該每件事都要認真對待才對!」
隔年捲土重來,游文玫再度踏上考場,那天北京下起漫天大雪,她就在淒風苦「雪」中負重前行。
應考中最大的挑戰,是得在短短1分鐘內,背出競價階梯,「真的是一口氣差點喘不過來!對我來說,除了有生理上的極限,再加上心理上的壓力,因為我已經錯失過1次了。這次如果再沒有把握好,台灣第一人這個位置,可能就是別人的了。所以我只能成功,不許失敗!」
後來游文玫順利考過後,她形容,觀看監視器的老師們全都振臂歡呼,並衝出門向她恭喜!歷經800天、五度五關的試煉,游文玫終於成為第一位取得中國拍賣師執照的台灣拍賣官。
她滿懷感恩地說:「也許這個領域有很多人表現得比我優異,但台灣第一人,永遠只有一人。」
(2016年,游文玫(第一排左四)正式考取中國拍賣師證,成為台灣第一人/照片提供:游文玫)
落槌人生「最高點」 卻走下舞台傳承知識
一路走來,游文玫主持過上百場拍賣會中,最令她難忘的,莫過於2022年12月25日那場拍賣。她親手將張大千的〈摩登仕女圖〉以1億9,500萬元高價拍出,締造台灣拍賣史上書畫類最高成交紀錄。
「所有買家心中都有一道心理關卡,要怎麼突破?靠的是話術、技巧,有時候對我來說,更像是一種感應。我覺得還有更高價,我就會開始介紹拍品的源流,對現場買家、也對鏡頭那一端的買家說說話。只要有人再舉手,氣氛就能被帶動起來!所以我的座右銘之一是:『沒有最高價,只有更高價。』」
今年3月,游文玫獲頒拍賣界的至高殊榮──「白手套獎」。只要拍賣官達成100%拍品成交,拍賣公司就會頒發這項榮譽。她說,這個獎項來得正是時候,「不只肯定我過去無數次百分百成交的紀錄,正好我現在身分也面臨轉變。」
隨著台南市美術館進入轉型階段,游文玫再度站上人生十字路口。她果斷在今年接下董事長職務,同時在眾人的訝異聲中,宣布封槌2年。「美術館以典藏、教育、推廣與展覽為主,與拍賣市場沒有直接關聯,所以我希望在這方面盡量降低拍賣官的角色,也就是暫停在商業拍場上執槌。」
儘管暫別拍場第一線,轉戰藝術教育領域後,游文玫將累積多年的拍賣實務與專業知識,投入更系統化的推廣──出版著作、錄製Podcast,並在台師大藝術學院開設專門課程,期盼為台灣拍賣界培育出新一代的專業人才。
(台灣拍賣女王 游文玫/攝影:蔡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