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勞退 勞保 航運股

想回家卻被帶到安養院!失智奶奶含憾而終

想回家卻被帶到安養院!失智奶奶含憾而終

2018-08-01 10:16

我這次要跟各位分享的案例,儘管患者本人主張「我想要待在家裡直到最後」,卻在家人的反對下而無法實現。

 

文/小笠原文雄(日本安寧居家療護界傳奇人物)

 

  • 廣瀨光代 八十五歲、女性
  • 病名:失智症、間質性肺炎、高血壓
  • 家中成員:獨居

 

光代女士的妹妹本身接受過診所的居家醫療,並在家中離開人世。當時,光代負責妹妹的照護工作,因此她便產生「我也要像妹妹一樣一直在家裡生活到最後」的念頭,決定當自己以後沒辦法親自到診所接受治療時,也要接受居家醫療服務。

 

然而,由於光代患有失智症,因此親屬紛紛勸她住進安養院。這種情況十分常見,因為很多人會在意社會的眼光,覺得要是讓獨居的高齡者在家中過世,會被別人說「竟然對家人棄之不顧」。

 

此外,很多親屬也會有疑慮,認為「要是在家裡發生什麼狀況,就沒有人能幫忙」。個性開朗的光代,每當遇到親屬勸她住進安養院時,她總是會拒絕道:「不要緊的,我想要在家裡的佛壇拜拜。」

 

有一天,看護員到光代家中時發現她跌倒了,還說腳很痛動不了。看護員驚慌失措,立刻打電話給光代的弟媳,弟媳便飛奔過來,叫了救護車,將光代送往附近的醫院。

 

「發生什麼狀況時,請先來電居家護理所,切勿叫救護車。」小笠原內科診所都會這麼告訴家屬與照護支援專員。同時,我們還會在患者住家的電話旁邊,貼上一張寫有「緊急連絡電話」的紙張,上面寫著居家護理所的電話。

 

不過,由於光代無法將自己的想法清楚傳達給看護員,而此事便為光代人生的悲慘結局重下了種子。

 

光代接受了醫院的治療後,馬上就能回家了,但弟媳卻趁著這個機會將光代帶到安養院。

 

光代的家屬已經來過診所兩次,每次我都花了超過一個小時的時間,徹底向他們說明「即使一個人住也沒有問題,你們儘管放心好了」,因此我原本以為他們已經接受了,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我接到這一連串的報告後感到相當懊悔,假如之前能夠將「家屬非常希望把光代女士送到安養院去」這一點考慮進去,而提供更加嚴密的照顧,就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了。

 

光代住進安養院的兩天後,發生一起狀況。安養院打了電話過來。

 

「醫生,光代女士很痛苦,麻煩您馬上過來一趟。」

 

我立刻飛奔過去。光代一看到我就喊道:

 

「醫生,我被他們擺了一道!唉唷喂呀,讓我死了吧!」

 

「發生什麼事了!?」

 

她聽到我這麼問,便用悲痛的聲音說道:

 

「都是他們跟我說『我帶妳去一個好地方』,結果就把我一個人扔在這種地方了。我徹底被他們擺了一道。醫生,我好痛苦啊!」

 

當時,患有高血壓的光代出現了「章魚壺心肌症」。她的血壓幾乎降到原本的一半,不斷冒著冷汗。

 

章魚壺心肌症(又稱壓力型心肌病變、心碎症候群)是發生在患者極度緊張時,這時將營養輸送到心臟的那三條細小的血管(冠狀動脈)全都出現痙攣,使得心臟變得像章魚壺(一種抓章魚的瓦罐)一樣幾乎動也不動。

 

簡單來說,患者會因為急性心臟衰竭而導致陷入重度肺水腫或休克狀態。

 

這麼一來,已經沒有救了。唯一可能有救的方法,就是讓她回家,消除她的緊張狀態。由於這麼做必須獲得家屬許可,於是我便請院方聯絡家屬,但卻連絡不上。

 

我為她施打舒汝美卓佑注射劑,緩解了她的痛苦,但這麼做也只是一時的安慰而已。

 

光代緊握著我的手,說什麼也不放開。這時,我也只能對她說「馬上就會舒服了」,除此之外,我什麼都做不了。

 

光代不久便失去意識,四個小時後逝世於安養院。當時光代的那句「醫生,讓我死了吧!」她那絕望的眼神與沉痛的聲音,至今我仍忘不了。

 

安養院也能成為愉快的居所

 

這則案例可能會讓人對安養院產生誤會,以為安養院是不好的,因此我要再與各位分享一則同樣住在安養院的佐川佳子(七十九歲˙女性˙阿茲海默症)的案例。

 

有一天,我前往為佐川女士看診時,兩名工作人員正替她洗腳,而她的兒子則面露微笑看著她。

 

小笠原:「佐川女士今天也一樣帶著安詳的微笑呢。」

 

工作人員:「雖然我再怎麼照顧她,她都不會對我說什麼話,但是我只要看到她在我的照顧下變得很開心、很舒服的樣子,我就不禁拚命的照顧她。她兒子每天也會來陪媽媽一起聽音樂。」

 

佐川的兒子:「今天我打從心底感受到,在眾人的幫助下活著是件多麼喜悅的事。雖然我很希望母親可以盡可能活久一點,就算多一天也好。但要是她現在在這種狀態下走,我也心滿意足了。」

 

隔天,佐川在她喜愛的這間安養院辭世,看起來就像是睡著一樣。

 

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安養院,只要這個地方是患者本人與其家屬想要待的地方,再加上有醫療工作者與照顧者可以在背後支援患者本人與其家屬,細心為患者進行心靈療護,那麼,這個地方就會成為一個讓患者可以愉快生活的「居所」,成為患者最終的歸所。

 

 

(本文節錄自《可喜可賀的臨終》,方智出版,小笠原文雄著)

 

延伸閱讀

專題/失智症分幾種?有哪些症狀?遠離危險因子就能預防

2018-07-31

照顧失智母辭工作、耗盡積蓄 善用喘息補助找回人生

2018-07-09

最終微笑離開,生死兩相安 黃勝堅:安寧療護減少痛苦,更化解人生恩怨情仇

2018-06-21

關懷父母最後的心願 實現最美好的告別

2018-05-18

巴菲特最新致股東信/93歲股神示警「現在市場像賭場」!日五大商社和這3檔繼續堅持:耐心會有回報

202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