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儲蓄險快滅跡了?搶購前沒搞懂3件事 小心買了就虧錢!

儲蓄險快滅跡了?搶購前沒搞懂3件事 小心買了就虧錢!

許雅綿

字媒體

達志

2019-05-28 17:52

「保險歸保險,理財歸理財,」金管會日前大力整頓壽險業,從商品結構下手,盯上高儲蓄型保單,研議拉高死亡給付對保單帳戶價值比重,未來民眾恐怕難買到高儲蓄型的保單。

「今〈2019〉年來訴求IRR〈內部報酬率〉的儲蓄型保單,例如新台幣躉繳利率變動型的終身壽險等,其實都已經陸續在下架,包括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和新光人壽等都陸續停售,目前市場僅剩全球人壽和遠雄人壽等還有相關的商品,」公勝保經北二業務中心體系總監孫羚沄觀察。

 

雖然儲蓄型的保單,早已悄悄在市場上減少,但近期金管會正式宣布擬調整商品結構,「高儲蓄險未來恐滅跡」的消息在市場上傳遍,保險公司、保險業務員都透露,確實陸續接獲民眾的詢問電話:「高儲蓄險以後買不到了,現在是不是應該搶購一波?」

 

不過,孫羚沄認為,儲蓄型的保單和純保障型的商品不同,民眾在搶買之前,還是要先釐清自己的需求,並做好資金的配置,才能避免出現中途解約,不但沒達成儲蓄的目標,反而還賠了本金的狀況。

 

儲蓄險該怎麼挑?

小資族選增額型、退休族選還本型

 

其實,一般市場上俗稱的「儲蓄險」,指的是有儲蓄性質的保險商品,目前市場上以利變型商品〈例如利變型終身壽險〉為大宗,其中又進一步區分為還本型和增額型。

 

另也有年期的差異,例如躉繳〈一次繳清〉、2年期、3年期、6年期、10年期、20年期等。目前保險公司最熱賣的,為6年期以下的儲蓄型保單。

 

而所謂的增額型儲蓄險,指的是繳費期滿、不需繳費之後,保額〈詳備註〉會增加,同時可以領回的解約金也會跟著增加。

 

備註:保額指的是「保險金額」,即和保險公司約定日後要賠付的最高額度。

 

和還本型不同的是,增額型保單的利息〈若以6年期儲蓄險為例,所謂的「利息」為第7年解約金減去第6年解約金的金額〉不會直接轉入保戶的帳戶,而是繼續當本金滾利息,類似銀行定存「複利滾存」累積的概念。

 

至於還本型的儲蓄險,則是繳費期滿之後,保險公司會依保單契約內容,將所繳保費加上利息自動給付給保戶,一般可分每年領或每2年領等,例如繳費期間,每2年領回保額6%的還本金;或是繳費期滿後,每年領回保額6%的還本金等。

 

「還本型的儲蓄險,存的金額愈大,領的解約金會愈有感,躉繳型的效果就會很好,所以這類商品比較適合退休族或是有閒錢的人,即想先存錢,之後獲得穩定現金收入來源的人,」孫羚沄建議。

 

而增額型的儲蓄險,則較適合小額存款,或是有特定存錢目標的人,例如買房基金或是教育基金等需求的人,因增額型的保單,解約金增額的部分,會持續滾入再增額,累積資產的速度比較快。

 

中途解約賠很大

搶買前留意3件事

 

但要留意的是,保險最重要的還是保障,在購買儲蓄型的保單前,一定要先把基本保障做好;另外,入手前也要先搞懂儲蓄型保單的繳費年期、自身的資金配置,以及解約風險等3件事。

 

孫羚沄說,儲蓄險未滿期解約的話,是會虧損的!所以為了避免出現提前解約的狀況,建議民眾買儲蓄型的保險商品之前,第一、一定要先設定存錢的目標,即設定儲蓄險繳費年期和預計領回的本金。

 

一般而言,以3年期的還本儲蓄型保單來看,觀察累計實繳保費和解約金的變化,通常放到第5或第6年,解約金額才會高於累計實繳的保費。

不過,孫羚沄強調,儲蓄型保單最重要的目的是要「累積財富、保全資產」,並非是要賺錢,強迫儲蓄並留住了一筆錢之後,投入報酬率更高的投資商品,才有機會賺到更多的錢。

 

第二、即便是買儲蓄型保單,也要做資金的配置,不建議將所有的閒錢,都丟入同一繳費年期的儲蓄型保單中,可依據個人的需求和配置,靈活配置短年期和長年期的儲蓄型保單,這樣一來,儲蓄險陸續期滿解約,才能保留資金的運用彈性。

 

第三、儲蓄型商品,有分為新台幣和美元計價,目前市場上保險公司推出相當多的美元計價儲蓄型保單,雖然預定利率高於新台幣計價,但入手前民眾務必先評估自己是否能夠承受匯率的波動。

 

再來,孫羚沄說,美元保單也比較適合有外幣需求的民眾,若無法承受匯率波動,建議保守型的民眾買新台幣計價的儲蓄型保單就好。

延伸閱讀

一個良心業務員的告白:6個理由,為什麼你不該買儲蓄險

2019-05-27

老謝:誰說高鐵是廢鐵?

2019-05-27

為什麼越有錢的人越不開名車?千萬富翁教我的事:一領到薪水就做這件事,2年變出3倍資產

2019-05-27

韓、郭搶攻網路聲量!這人一旁看戲 為何聲勢竄回高峰

2019-05-27

連柯文哲、徐國勇都瘋狂在買!金管會整頓儲蓄險 很多人喊痛

201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