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聯發的新股王效應 P.24

聯發的新股王效應 P.24

CD-ROM 晶片組設計大廠聯發科技, 即將在七月二十三日以新股王之姿二七八元掛牌上市,在台股多頭潰散,蜀中無大將的今天,新股王能不能帶領多頭,以及IC 設計族群殺出重圍,已成為台股擺脫泥淖的希望所在,但一刀兩刃, 聯發造成的吸金效應,也為量能不足的大盤帶來更大隱憂。

新股王效應在過去曾經發生過三次,一次是華碩、一次是廣達,最近一次則是思源、智原、敦陽以及禾伸堂的亂集團。第一次華碩引領台股再度重溫萬點懷抱;第二次廣達把台股帶離亞洲金融風暴的泥淖;第三次則在「知識經濟股」一個一個冒出頭下,再將台股推向一○三九三的高點。


股王效應伴隨著經濟意義

自六月中旬起,台股便苦於量能持續萎縮而一路向下盤跌,大盤融資餘額甚至跌破去年低點,創下五年來的新低,人氣與資金退潮得十分迅速,每天成交量都在五百億元以下打滾。由於近來美國股市重現修正疑慮、國內各經濟指標也紛紛續往下滑、政治上黨派團體又起紛爭,台股後勢似乎讓人不得不感到悲觀。

另一方面,已成為國內知識經濟產業典型代表的 IC 設計股,因基本面與業績無法有效提振、警訊頻傳,原先的高價位與高本益比也開始產生補跌效應;其中盤據國內股王寶座已久的威盛,更在外資、投信陸續摜壓下跌破頸線,拱手讓出股王寶座給去年第四季甫掛牌上櫃的亞洲光學。

很明顯的,威盛近來股價一路向下修正,與台股的近期盤跌走勢有頗高的相關係數。事實上,投機成分比美日高的台灣股市,一向與股王的股價表現有相當程度的連動性,由於晶片組市場困於個人電腦景氣走疲影響,威盛業績回溫的時序可能得拉長,因此聯發掛牌上市,已備受市場各方期待與矚目。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次股王效應的背後皆伴隨著不淺的經濟意義:一九九六年時,華碩股價一飛沖天,正代表著九○年代中期,台灣產業主流已明顯從金融股轉移至資訊代工股的時代意義;再來的廣達,則是仗著當時筆記型電腦與個人電腦出現世代交替的背景,對台灣資訊代工業的實力再做一次肯定。


聯發獲利與籌碼均具優勢

在探討「聯發效應」之前,有必要深入了解聯發未來在股價上可能發揮的實力。聯發去年每股賺一五.三四元,今年公司內部則預估每股獲利目標為一八.五三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一五.五七億元,不僅較去年同期成長三○%,財測獲利目標達成率更高達三八.八%,今年獲利達成上似乎沒有問題。

更有業內法人預估聯發今年每股有賺二十五元的實力,加以該股含權五元未除,若以預估本益比二十倍計算,每股應該有三六○元的價值。在籌碼方面,聯發目前資本額二十一.六億元,加上籌碼依然集中,仍符合中小型股的優勢。

日前當 IC 設計股開始補跌時,聯發的承銷主辦券商建弘證券主動對外發布,集團已經投入四分之一的資金,約二十二.五億元認購聯發股票八千一百張,占提撥承銷兩萬張的四成多,穩定籌碼與作多股價的心態可說相當積極。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暫居股王的亞光,當初也是由建弘證券主辦承銷,該股自去年十月底上櫃掛牌後緩步攻堅,六月上旬除權前夕甚至來到三四七元的高點,最高漲幅近二五○元,不免讓人期待建弘未來在聯發股價上作多的實力。


華碩填權路上將指數拉升三千點

回顧台灣股王的發展史,可以明顯看出台灣經濟發展的輪廓與方向。民國八○年代以後,資產股和金融股被迫退場,股王換成了以代工為主的資訊科技產業;尤其是目前仍為全球主機板龍頭的華碩,雖然一度歷經筆記型電腦廠商廣達的挑戰,不過該股從八十五年底上市掛牌以來,一直到八十九年二月才正式交出股王頭銜,盤據股王的時間長達三年多。

當時華碩在掛牌後不久,便憑著該(八十六)年每股賺逾二十二元的業績實力,除權前股本僅十二億元的籌碼優勢,與一股配一股半的除權題材,將股價在除權前夕推至八九○元的天價。除權後,華碩在四百元附近橫盤了近兩個月,再度發動填權攻勢,雖然未能在當年順利填權(註:以後也沒有完成填權),不過該股在當年八月再將股價推升至六八○元,最大填權幅度約六六.九%。

累計華碩八十六年除、填權前後(未還原權值)上漲逾九百元,除了個股(還原權值)漲幅超過四倍半外,華碩除、填權路上將台股指數從七千點附近拉高到一○二五六.一點,充分發揮新股王效應的威力。當然股市沒有永遠的股王,八十八年初筆記型電腦大廠廣達以三七五元的高價掛牌,這個價格在當時傲視整個台灣股市,更別提該股在未上市盤的叫價在六百元左右。


智權股快速竄出展現知識經濟的魅力

其實廣達剛上市時,台灣正處在亞洲金融風暴的颱風尾裡,台股指數甚至一度下探五四二二.六六點,不過廣達當時一直支撐在五五○元附近,成功扮演台股多頭的中流砥柱與最後一道防線的角色。尤其當年決定配發十八元的股利後,引發第二波的投機追價,廣達股價在除權前夕攀高至八五○元,除權後更連續出現五根漲停板,最高來至四三五元。

累計廣達掛牌當年除、填權前後(未還原權值)漲近六百元,除了個股(還原權值)漲幅近兩倍外,大盤也在廣達除、填權題材助陣下,一口氣自七五○○點附近的盤局,再拉高至八七○○點以上。這一次,新股王再度藉由籌碼優勢與投機買氣,助台股多頭一臂之力。

自八十八年第三季後,因筆記型電腦投入者眾,引發產品毛利率大降,廣達在業績無法支撐高股價後,隨即將股王頭銜再讓與華碩;不過華碩寶座還沒坐熱,馬上被一批短小精悍的「智權股」迎頭趕上。

八十八年十月中下旬, 從事 EDA 設計的思源與 IP 設計的智原先後掛牌,正式揭開台灣主流轉型至知識經濟工業的序幕; 所謂的 EDA 乃是指 IC 設計公司在設計晶片時所利用的偵錯軟體,而 IP 則是組合成普通晶片的基本元件。


投信外資給IC設計股高本益比評價


由於 EDA 與 IP 此等名詞並不像主機板和筆記型電腦一樣顯而易見、 淺而易懂, 因此 EDA 與 IP 這兩個「高深莫測」的名詞,讓台灣投資人開始注意到「知識經濟」股的魅力。尤其是率先所有智權股打頭陣的思源,其產品毛利率竟可高達九五%以上,更是讓過去樂於為國際品牌大廠代工、賺取微薄利潤的台灣廠商大開眼界。

思源當時是以七十元的承銷價掛牌,在連漲了十七根停板後,一舉登上兩百元大關,並當上了台股股王;不過思源的股王僅當了三個交易日,隨後即被智原追趕而上,智原的蜜月期一直來到四一一元才住手,而智原的四一一元天價,則是台灣股市當時已經許久未見的高價。

接著,在八十九年開紅盤當天,專門從事軟體系統整合業務的敦陽以一百元掛牌,接連的二十一根漲停板讓敦陽將思源與智原遠遠拋開,一屁股坐上股王寶座。

這三檔不可一世的智權股, 不但讓當時仍存流動性疑慮的 OTC 擺脫冷凍櫃形象,反而成為處處寶藏的 TAISDAQ,更幫助台股脫離歷時九個月的七千至八千點大箱形,展開主升噴出段、一路來到一○三九三.五九點。

此後 IC 設計股與軟體股成了台股知識經濟的典範,其中 IC 設計股更因為台灣IC 產業上、中、下游整合程度高,被視為台灣產業未來的最大希望, 包括投信、外資等各界法人也賦予 IC 設計股高本益比,並視為理所當然。


禾伸堂挑戰千元市場投機氣氛濃烈

而 IC 設計廠商威盛八十九年在晶片組市場,藉著對手策略失控不當,把原先具有掌控產品規格制定的英特爾,打得灰頭土臉,同時也讓國內的 IC 設計股成為台灣國際能見度最高的產業;尤其在威盛膽敢決定與英特爾爭奪其獲利主要命脈|| CPU 市場後,股價更是一飛沖天, 竟成為台股脫離民進黨總統大選獲勝恐懼的多頭大前鋒。

除了智權股外,其實當時台灣股市狂熱裡還有一個主角,為台灣的電子股立下一個重要里程碑,那就是當了五十六天股王的上櫃電子股禾伸堂。

當時日商因考量成本效益,捨棄 MLCC 產製,全球供需因而出現失調,善於成本控制的台灣廠商頓時出現不可多得的良機,促使禾伸堂成為第一檔挑戰四位數股價的電子股,雖然最後仍是功敗垂成、產業景氣消逝得也快,不過以該股僅僅屬於景氣循環股的特性,卻能創造匪夷所思的高股價,便足以代表當時台灣股市的極盛時期,以及市場投機氣氛高漲程度。

最重要的是,當禾伸堂的高點自九九九元打住後,第二天台股隨即重挫兩百五十點,並跌破一萬點大關,這裡更強烈證明了台灣股市裡,股王與台股的連動性相當高,並且幾乎是台灣股市多空頭角力結果的表徵。


法人圈盛傳買聯發出威盛

因此台股此番下跌波何時可結束,舊股王威盛與新股王聯發科技之間,於七月中下旬能否出現令人期待的比價效應,相信是個不錯的觀察點。

有趣的是,在台股盤跌逾六百點的這一段期間,聯發股價在未上市盤中,卻展現相當強勁的抗跌實力,似乎在掛牌上市前有持強在三一○元關卡,並打算於正式掛牌後穩坐股王寶座的不弱企圖。

事實上,上個月法人圈裡就傳出「買聯發、出威盛」的傳言,因此日前 IC 設計股與威盛股價一路的重挫與修正,是否代表市場真已產生資金排擠效果,頗為玩味。不過觀察近來威盛頗有止跌跡象,似乎法人資金預留動作已經告一段落,接下來兩者間在股價上的競爭相當引人矚目。

其實從事個人電腦晶片組設計的威盛,自八十九年三月二十三日登上四百元大關後,已經搖身一變成為國內產業「智權」時代的典型,尤其上櫃的禾伸堂除完後沒幾天,威盛一舉拿下台灣股王,期間雖然冒出軟體股衛道、訊連及光電股亞光等的挑戰,不過威盛最後似乎都能坐穩寶座,顯現出威盛的股價韌性與業績實力。

這一次從事 CD-ROM 晶片組設計的聯發與威盛同屬 IC 設計產業,兩者間的比價效應自然可期,更可以誘發出目前完全喪失的投機氣氛。尤其聯發的掛牌價達七八元,比目前上市、櫃任何一檔個股都來得高,以目前其未上市價的位居高檔,若是其「新股王效應」正式發酵,不僅可有效拉抬高價股的上檔空間,更有機會激起台股目前異常疲弱的買氣。

另一方面,今年大環境不確定因素太多的台股,從精英因涉嫌炒作被證期會盯上,使主機板類股攻勢告歇後,大盤一直欠缺攻堅的主流類股與個股;去年底短單效應發酵,位居整體景氣上游的 IC 設計族群「春江水暖鴨先知」,一度率先將台股從流動性風險裡拉拔出來,因此在 IC 設計股投機力道本來就不弱的優勢下,這一次「新股王效應」的發揮將可更淋漓盡致。

更重要的是,聯發與過去的華碩、廣達、威盛一樣,都是已經在所屬產業站穩腳步、具有一定程度的國際能見度及市占率,與其他先後當過股王的個股不同,因此在華碩、廣達、威盛的歷史經驗下,此次聯發掛牌的確值得期待。
延伸閱讀
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14家金控股有12家賺贏去年!存股族最愛「這官股銀」為何沒達標?
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14家金控股有12家賺贏去年!存股族最愛「這官股銀」為何沒達標?

2024-12-12

媽媽買保單賠6成,退休老師拿千萬活存換高風險債...長輩投資鬼故事多:財經主播曝「和父母談錢」的重要
媽媽買保單賠6成,退休老師拿千萬活存換高風險債...長輩投資鬼故事多:財經主播曝「和父母談錢」的重要

2024-09-26

100萬存股0050,每年提領4%、10%,10年後各剩多少?退休金真的不用這麼多!2張表揭:本金不減反增的秘密
100萬存股0050,每年提領4%、10%,10年後各剩多少?退休金真的不用這麼多!2張表揭:本金不減反增的秘密

2024-12-16

兆豐銀、華南金、第一金...為什麼退休老師特別喜歡金融股?一個專挑官股的客戶給我的存股啟示
兆豐銀、華南金、第一金...為什麼退休老師特別喜歡金融股?一個專挑官股的客戶給我的存股啟示

2022-10-19

退休老師20年存千張股票,年領200萬股利!他歷經4次股災領悟:一張不賣,奇蹟自來
退休老師20年存千張股票,年領200萬股利!他歷經4次股災領悟:一張不賣,奇蹟自來

20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