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財經新聞最大條的應該就是市場傳言,美國政府要撮合台積電及英特爾合資公司,目的就是要挽救美國的晶片產業。
對!到目為止就是傳言,英特爾及台積電都沒有表態,只不過由於傳言的內容說得挺像一回事的,台積電的股價已經提前反應下跌。
根據統計資料,台積電本週已經跌了5.78%,2月14日的收盤價1060元,已經跌破季均線。請參考附圖一。
圖一、台積電(2330)週K
資料來源:大富資訊
到底傳言是什麼,可以讓台積電的股價連續下跌呢?可以讓外資二個交易日賣超3萬多張呢?根據華爾街投資機構Baird的報告主要有2點:
1. 台積電派工程師去英特爾的2nm/3nm晶圓廠,確保其可以順利量產。
2. 英特爾將晶圓代工分割出來跟台積電合組公司,由台積電負責營運。
針對這些傳言,英特爾跟台積電都沒有發表評論(這是可想而知的),但也許這是一個風向球,用來測試台積電的底限。
台積電被迫合資英特爾?業界悲觀但投資人期待
不過,對此保持著悲觀看法的業界人士不少,主要的原因是一但合資公司,台積電的技術勢必外流(這其實就是美國川普心中真的想要的吧!),這樣一來台積電的優勢就漸漸沒有了,台灣半導體業還剩下什麼呢?
或許他們太悲觀了,因為我們還有聯發科(2454),我們還有日月光(3711)呀!
不過如果台積電真的跟英特爾合資2nm及3nm晶圓廠,很可能就會排擠其他的資本支出,對於台積電的供應鏈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當然有些朋友比較樂觀,認為台積電目前仍是高階製程的唯一選擇,就算事情的發展如同傳言,被迫跟英特爾合資公司,也不會是短期間就會完成,技術的外流也是很久之後的事,所以紛紛來問我台積電跌到什麼價位可以買。
台積電股票該加碼還是賣掉?台股職人3套劇本因應
關於這個問題,我其實很難回答,畢竟到目前為止都還只是「假設性問題」。我也只能用3個情境來思考。
情境一:如傳言台積電被要求跟英特爾合資公司
消息容易被當做利空來解讀,股價會下跌。
但因為股價已有部份反應這一個利空,所以短線跳空做趕底,暴大量之後止跌,股價進行盤整。
投資朋友可以等見到大量的訊號之後再分批佈局。
情境二:如市場原先猜測,川普要求台積電先進製程赴美設廠,以換取關稅豁免
如果是這一種發展,容易被當成利空出盡解讀,因為若只是關稅,台積電可以設法轉嫁給客戶,對基本面的影響不大。
至於讓最先進製程赴美,這有違我們的政策:台灣製程必須領先海外一個世代。但我相信到時候國人可能也不會這麼在意了。
若是這樣,股價可能會開低,但是有可能在當天就留長下影線,股價次日開始展開緩步上漲。
情境三:一切都是華爾街交易員炒作英特爾的陰謀
我個人認為這不無可能,因為在這一段時間英特爾股價漲了不少,似乎早有人在準備。
若是沒有額外的關稅或是合資公司的政策,反而是其他較簡單達成的方案,台積電的股價可能會直接跳空開高走高,用市場力量還他公道。
台積電合資英特爾實務難操作 情境二、三機會較高
以上三種情境我個人認為情境二及情境三的機會較高。
因為情境一的問題在於英特爾的技術跟台積電的技術不一樣,要如何合資一間公司而有綜效,在實務上會有問題。
英特爾的20A 製程採 Gate All Around(GAA)技術 RibbonFET 電晶體架構,而下一世代為GAA 堆疊式 CFET 電晶體架構。
而台積電的A 16技術是採用超級電軌技術(Super Power Rail,SPR),SPR將供電線路移到晶圓背面,以在晶圓正面釋放出更多訊號線路佈局空間,來提升邏輯密度和效能。
換句話說台積電的製程推進並不是在電晶體的架構,而是整體晶片的設計,包括高階封裝,而根據側面消息,台積電要等到A7製程才會進展到CFET電晶體架構,也就是說至少還要3個製程(A16、A14、A10)之後。
所以我才認為現在要合資公司讓技術互通有無,在實務上其實並不這麼容易,所以我才有情境三的推論。
半導體是台灣電子業的根!政府要硬起來 別讓台積電獨自鬥川普
最後還是要呼籲一下,台灣政府如果真的覺得半導體是台灣電子業的根,就應該要硬起來,不要讓企業獨自面對川普流氓式的對待。
因為面對惡人示弱,只會讓惡人得寸進尺,唯有正面回應,才會獲得對方的尊重,至少我們是這樣教小孩子的。祝大家操作順利。
作者簡介_陳唯泰
從事金融證券業超過17年,合格證券分析師,現任仲英財富投資長、CMoney全曜財經顧問、財經主筆,並且是證基會以及中正社區大學講師,今周刊、Yahoo理財專欄、商周財富網特約作者。
投資心法首重總體經濟的多空循環,並結合基本面選股與技術面操作;認為「擇機入市」才是股市投資的獲利法門。目前有2本著作:「相信我,你的錢賺不完」、「台股股民曆」。
如果你還想閱讀更多作者的投資文章,歡迎參觀:
部落格:老摸與蛙董的面面
粉絲專頁:跟著我擇機入市
Telegram 頻道:跟著我擇機入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