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00881 00878 00900

善用五大理財術 養大教育準備金

善用五大理財術 養大教育準備金

劉德平

理財

shutterstock

2009-08-27 13:07

金融風暴的壞消息,讓很多人被迫中斷了家庭理財規畫,包括準備子女教育金。隨著風暴逐漸遠去,當務之急就是重拾理財計畫。其實,只要掌握五大方法,就可以輕鬆準備孩子的教育經費。

金融風暴來襲,許多人來不及閃躲,被裁員、休無薪假、投資慘賠、資產縮水…… ,這些壞消息讓很多人被迫中斷了家庭理財規畫,包括子女教育金、退休金等。隨著這場百年一遇的危機過去,重拾理財計畫是當務之急,掌握五大教育準備金的理財原則,養大教育準備金!

 

方法一:用小錢存出教育金

 

子女教育基金的規畫有兩大特性,一是時間沒有彈性,小孩到十八歲就要念大學,無法提前或延後。其次是費用沒有彈性,學費不二價,而且年年上漲。因此,除非是財務具有一定實力,否則父母愈早規畫子女教育經費,愈能減輕壓力。

 

尤其是受薪階級的父母,沒什麼大額的資金可做理財,就需要靠時間來幫忙,透過提前準備,利用時間複利效果,累積出可觀的教育金。以定期定額買基金為例,如果每個月提存收入的十分之一,即三千元至五千元,平均一天約一百元至一百七十元,只不過是一杯咖啡的錢,就可以輕鬆為小孩的未來累積一筆不小的教育金。

 

方法二:先保本再求高收益

 

富邦銀行業務副理陳信艙認為,籌措子女教育基金應以長期規畫為原則,由於小孩求學時間與支付的學費有一定的時間與金額限制,因此投資策略上不宜承擔太多投資風險。畢竟教育金不是愈多愈好,以夠用為主,因此不必選擇高風險的投資工具,若是本金遭受損失,對子女的教

育安排影響更大。

 

「先保本,再求較高收益」是父母籌措子女教育金時最重要的投資策略。想靠股票投資來存教育金,報酬率雖然較其他理財工具要好,但股市波動太大,一旦造成投資損失,反而讓資金出現缺口。因此,股票較適合資深且不急於用錢的投資人。

 

雖然父母在子女教育金的投資理財上更要小心謹慎,不過,一味用定存來儲蓄,也顯得過於保守,惟恐利率比不上學費調漲幅度。尤其是目前低利率的環境,若選擇定存作為投資工具,可能顯得捉襟見肘。

 

通常,共同基金較適合作為儲蓄子女教育費用的理財工具,買股票則以績優股或高股息股為宜。在操作方法上,父母宜以長期規畫為考量,可以選擇定期定額或定期不定額的基金理財方式,一方面可強迫自己定期儲蓄,又具有平均分擔成本及降低風險的優點,在複利計酬下達到穩定收益。

 

方法三:落實專款專用

 

一般人不管是儲蓄、支出或投資,經常都是在同一個帳戶裡流動,但每年檢視帳戶金額時,卻不見得有存到錢。事實上,存錢速度的快慢,除了與個人用錢的習慣相關外,有沒有把存錢與花錢這兩種相違背的財務問題,分開處理得清清楚楚,更是財富累積的關鍵。

 

許多父母抱著﹁先拿來應急﹂的心態挪用教育金,等到該繳學費時,又覺得錢不夠用的問題再次發生了。落實﹁專款專用﹂法則,透過一個可以穩定增值的分開帳戶,將儲蓄與支出分別以兩個以上的不同帳戶進行管理,只要是屬於儲蓄類的帳戶,預定支出的時間未到﹁絕不動用﹂。

 

方法四:分階段準備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父母可以根據不同階段的需要來調整投資組合。在子女教育金的配置上,應該是定存、基金及保險各占三分之一,尤其是定期定額買基金或購買子女教育年金保單,是最好的強迫儲蓄方法。

 

根據渣打銀行財富管理部執行副總裁仲向榮的經驗,他將自己的子女教育基金區分為短、中、長期三部分。短期是一年內可能會用到的教育支出,以存款支應,不做任何投資;中期是未來一年至三年所需,可放在平衡式基金或固定收益產品,比較容易變現;長期則是三年以上,以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在波動較大的股票型基金,賺取長期回報。

 

方法五:及時落袋為安

 

台灣工銀投信行銷企畫部經理鍾文傑表示,分階段考量國中、高中、大學或研究所平均需要三年的教育基金,子女教育金的規畫大致上可以提早三年準備。以六歲入學的小朋友來說,父母可以在當他九歲左右,除了剩下三年的小學費用外,應該開始籌備國中的教育金;而當他國中入學之後,就可以開始存小孩的高中教育金。

 

鍾文傑表示,部分拿來理財的教育金,雖然著眼於長期投資,仍需要設定停利機制,及時落袋為安,免得被突如其來的股災吞噬掉累積已久的獲利。至於獲利了結後的錢,仍需要繼續投入本金,用複利錢滾錢,更快速累積教育金。

 

掌握以上幾項大原則,就能免除教育金的後顧之憂。

 

理財建議

▲點擊圖片放大

延伸閱讀

女兒已出嫁、兒子40歲不婚忙工作...68歲退休人壽高管:在家和老婆大眼瞪小眼,不找工作早晚會生病

2022-03-14

曾被宣告只能再活半年...台大醫師罹癌後存活45年,奉行「生理時鐘養生法」,從此不生病

2020-07-15

不是每年都健檢怎麼還會罹癌...朱芯儀35歲確診乳癌體悟:怎麼樣都不能輕忽「照顧自己」這件事

2023-10-06

一個做到街坊鄰居讚不絕口的「好媳婦」,卻在罹患乳癌後淚崩:這麼多年來,我其實活得好累

2022-03-01

丈夫40歲第1次健康檢查就發現肝腫瘤!陳月卿為愛成「養生控」:20多年來早餐維持1習慣

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