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照料全癱家人,不努力就只能睡公園...50歲北漂族的告白:現在年輕人不懂,那種沒後路的絕望感

照料全癱家人,不努力就只能睡公園...50歲北漂族的告白:現在年輕人不懂,那種沒後路的絕望感

畢德歐夫

理財

shutterstock

2021-03-30 13:19

「現在這時機,很多年輕人都跟我訴苦,沒機會翻身,你認為最大關鍵是什麼?是低薪嗎?」

 

昨天中午有一位大班的同學說要送一點年節小禮物過來,我說這樣過來一趟很不好意思,實在太費心了。他說:「開車,反正我也要進公司一趟,還好。」於是就約內湖站碰面,門口有間爭鮮,我們就順便吃點小東西,坐下喝茶聊聊天。他是位保險業主管,年約50歲,是個高個子。

 

記得他並不是一開始就訂閱大班的同學,當時舉辦每月的大班盤面分享會的時候,我只記得新來一位中年大叔,然後挺活潑的,聊過幾次天,聊股票會聊到房產,也會聊人生。

 

他說:這半年多來,閱讀大班文章,也認識很多高手,很多朋友,讓我幫助很大,賺了不少。

我笑笑說:其實都是各自的努力,觀念的導正,大方向的指導,就真的只是如此,紀律跟實作才是重點。我寫東西也不知道大家會有什麼收穫,反正就盡力做自己就好。

 

他一邊拿著拐杖走過來我們一邊聊著,原來他最近已經一個月沒辦法上班,請假在家,還好早期很穩定的布局,所以光業外收入就綽綽有餘,我問:你的腳怎了嗎?

 

「一個月前舊傷復發,又去動手術,當年退伍後,正要好好打拼,怎知被一個老人家騎車(還開車我忘了)撞倒,送醫急救,醫院狂call剛下班的醫師回來,動了好幾小時的手術才保住我的腿,然後在家休養了半年。」

「有沒有叫對方賠償?」我連忙問著。

 

「沒有啦!對方兩手一攤沒工作沒錢,最後只能拿個5、6萬塊了事。」

「後來康復後,往往不能久站,偏偏我找上了保險業務這行,拼了命的找客戶,陌生開發。」

 

看著他說著以前奮鬥的事蹟,可以感覺到那腿應該常常痠痛難耐。

 

如果說人生是場戲,那你願意演好嗎?

 

我們一般人都知道,保險是很難做的一個行業,尤其是近10年真的太難,利率大降,保費大漲,加上各種網路投保,或者大家早就有保障了,所以保險員的流動更是非常的高。他在入行第一年,年收就破150萬,也結識了他的太太,當時是他的客戶,科技業服務,2個人收入都不錯,他說了不只一次,做保險業這行讓他有機會認識很多人,很感恩,而且更重要的是認識太太,牽手一生。

 

2個人沒有生孩子,他直接了當說,就生不出來,那就算了。雖然淡淡這一句笑笑著說,但我知道中間一定有很多心路歷程,不便多問,況且我也不覺得沒生就一定不好,例如像是財務自由的速度會加快,這也是一種優勢。他跟太太都很節儉,另一半是科技業,每年都可以用折價認購公司股票,這麼划算的事,結果其他同事都沒做,他直說,太太至少4度要賣出公司股票,想說漲這麼多,都被他擋下,畢竟很多科技人真的不懂投資理財,後來股票頻創新高,也讓他們多賺不少錢。

 

房子的部分,在2008金融海嘯期間,台北市很貴沒辦法硬買,那就買外圍重劃區,買一坪12萬,當時銀行願意貸款給有財務能力的人,他們夫妻的收入自然是中高族群,雖然保險業沒底薪,但獎金是夠高的(當年,現在改為平準化,沒這麼多了。)買下了一個透天,100坪,1200萬,只花了100多萬頭期。想說住外圈遠一點比較便宜,以後爸媽跟其他家人可以一起住。

 

結果景氣V轉向上,也是美國印鈔救起來的,4~5年後賣出2,300萬的價格,讓他有了充裕的銀彈,看似美好的人生,再度因為家人生病陷入低谷,父母有一方中風、全癱,身為兒子的他,其他兄弟姊妹畢竟有家庭孩子在忙,他沒生小孩,自然多出一點力,這邊他笑笑打斷我:是出很多很多力。

 

外人很難想像照顧全身癱瘓的長輩,這是要多大的耐心與勇氣,非常不容易,而不是一句「丟給外傭就好了啊!」

 

這是親手養育我們的父母親,真不是這麼簡單的。舊有大房子賣掉後,他另外買了3間,一間自己跟太太住,另一間就在附近給全癱的爸媽居住,每週他開車去賣場採買,全部的日常用品跟生活起居,都仰賴著他做保險的薪水,外地人來台北不拼,那就只能去睡公園。

 

講這個我很有感受,當年也是很拼才闖進這大城市。也許大家都會有這一段苦痛回憶吧...

 

 

延伸閱讀

父母老邁還能靠子女,但沒生孩子的我們呢?保險業務員真心勸:別淪為「老年人球」的5個準備

2021-03-26

65歲母想贊助500萬給女兒買房,猶豫晚年手頭緊...專家苦勸:把錢留身上,別急著通通給小孩

2021-03-16

勞保月領3萬2不夠花,60歲夫妻想賣千萬公寓買銀行股,領5%股息...達人急勸:3理由千萬不要

2021-03-09

「窮小子翻身不靠股票、房子、創業,難道靠樂透?」他40歲財務自由體悟:年輕人賺不到的癥結

2021-03-05

「年收250萬、自備1500萬,小夫妻竟在台北買不起新房?」股市老手教你看懂3個理財盲點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