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配息 玉山金 pimco esg 房地產

我聊理財,關於「理財目標」與「停利(損)」

我聊理財,關於「理財目標」與「停利(損)」

吳錦錩

理財

shutterstock

2022-03-24 09:58

理財的朋友們都有一種感覺,好像就是一直在儲蓄、定期扣款,每月薪水、歲末年終必須預留一筆固定額度的錢;有些人甚至是刻意將理財扣款日,設定在領到薪水後隔一天、數天。彷彿左手進、右手出,怕出得去卻回不來,周而復始,以致總是感覺銀行帳戶裡數字短少的可憐,感到怕怕的。

 

堅持下去的朋友,藉由「時間」與「投資報酬率」有效的運作,總能看見明顯效益;但,過程看得見卻用不到的酸苦,只有自己知道;另一可見的是,有些人認為理財需要先有一桶金,索性等累積到一大筆錢之後再決定投資理財事宜。結果是,累積不到一桶金,所以沒能投資理財,或者累積一桶金之後,缺乏理財觀念與經驗而貿然行動,反而賠光積蓄。

 

你的「理財目標」是什麼?

 

第一次購買基金時,理財專員問我這個問題?我回答「儲蓄」;理財專員客氣地說「理財本身就是一種儲蓄了」、「我的問題是理財目標是什麼?目的呢?」我大概有些理解他的意思,亦開玩笑地說「如果基金獲利可以讓我每年打10場球,就很開心了」,當時,我迷上了高爾夫球。

 

理財專員再三確認「真的嗎?」一週後,他提供給我若干基金標的,每檔基金的投資內容、定期定額、預期獲利與時間,耐心地跟我解釋桌面上一大落資料的文字、數字與意義,並且輔以他個人與客戶的理財經驗。再一週後,我們開戶且完成基金申購程序。

 

持續投資當初的基金至今已經超過15年,當時設定的「基金獲利可以讓我每年打10場球」理財目標,不僅達標、還遠遠超過;理財專員建議贖回獲利但持續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一部份轉入該檔基金與轉換其他新的基金。換句話說,我現在幾乎已經沒有「從身上再掏錢」投資基金,而是藉由基金獲利再反饋定期定額。

 

你的「理財目標」是什麼?決定了理財工具與方式、金額、投資報酬率、還有時間;例如常常聽到替孩子儲蓄教育基金、購買房子的自備款、換車需求,或者真的是儲蓄與理財獲利,亦可。有目標動力,理財更有力。

 

最後,「停利與停損」!各位肯定都有聽過「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請詳閱……」,重點是前面有賺有賠這4個字;沒人教我們或主動告訴我們,賺錢時該怎麼辦?賠錢時又該怎麼辦?

 

大學讀書時,投資學教授上課說過「投資只有3個方向:向上、向下、或平盤不動。」自己親身經驗是,定期定額一段時間的基金價格(與獲利),平盤不動時,心情會焦慮,向下時更焦慮;而稍有獲利也焦慮,心想會不會更高?該贖回嗎?如果贖回之後,獲利更好怎麼辦?如果不贖回,下跌怎麼辦?

 

當天投資學教授沒說的是,是股神巴菲特說的這句話,「別想賣在最高點,也不會買到最低點」。因此,各位必須設立停利(損)點,原則上,獲利或虧損20%時,保守一點可以設定15%,是檢視理財標的物時機;簡單一點說,以一年期定存利率來看,無論是理財獲利或虧損,約當是銀行定存15、20年時間。

 

以基金、股票為例,獲利一旦達到15、20%,可以考慮贖回獲利的金額,行話是「贖回至少是確保獲利」,但同時持續定期定額;至於是否全部贖回,轉換另一檔基金、股票,要視當時總體經濟環境調整。我的經驗是,贖回獲利金額之後,原有基金、股票繼續放著,就算再壞、也不會太差。

 

至於你們最在意的虧損,如果你們真的非常在意(心裡過不去),就贖回吧。反之,若是覺得某檔基金、股票相當穩定與具有信心,持續定期定額,藉此便宜地買進更多部位,反彈向上時,反而可以獲利更多;到時候,你們會感謝自己當時持續定期定額的堅持。

 

對了,就算是完全不懂理財,偶爾吃早餐看報紙、看電視新聞、滑手機,不妨瞄一眼理財、財經資訊;所謂的專家、專業,也就是這麼一回事。

 

先前介紹「時間」與「投資報酬率」為理財基本觀念,這次介紹「理財目標」與「停利(損)」;從上篇文章的2則故事、到本週2則故事,建議各位新朋友、老朋友回去翻翻2月24日今周刊的吳錦錩專欄,結合4個故事、4個觀念,一併讀,更有感。

 

作者簡介_ 吳錦錩Peter Wu

台大國際企業學博士。現職身份多元、角色互換,除了專業,也講人生,享受自由。臉書:吳錦錩Peter Wu

延伸閱讀

我想開一家書店,有點髒、有點亂、有點吵

2022-03-10

我聊理財,從「時間」與「投資報酬率」開始

2022-02-24

你慷慨嗎?社會回饋,讓我們一起Be Great!

2022-02-10

為何大家都說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經濟學家會怎麼說

2022-01-27

下雨天,怎麼會連一部車影都沒有!

202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