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一個低收入戶得到政府補助金2000元。她把2000元拿來買了50雙襪子,在菜市場,以每雙100元賣出,扣掉本金,一共賺得3000元。另一位把2000元拿來買各種日常用品,還和一張樂透。
同樣都是2000元,前者讓2000元透過買賣變成資產,後者卻只是換得生活費用,表面上對生活有改善,但是,錢很快就消耗光了。
本書作者陳光、張景富從這個例子指出,窮人不是沒有投資資本,而是沒有投資意識,致富的第一步,是學習將部分生活負債式的消費轉為資產性的消費,你的金錢觀就決定了財富狀況。
陳光、張景富是台灣知名2大理財達人,其中,張景富出生貧窮家庭,父母不識字又養育6個小孩,因此媽媽一個人身兼4份工作。張景富就向自己喊話:「我不是有錢人的後代,但我將是富人的祖先。」他靠著積極進取,實現不缺錢的夢想,也將致富的理念,和陳光一起推廣。
為何低收入戶能靠2千元補助致富、另一個仍窮?
一個低收入戶得到政府補助金2000元。她把2000元拿來買了50雙襪子,在菜市場,以每雙100元賣出,扣掉本金,一共賺得3000元。
另一位低收入戶,只想到他可以靠2000元做生活津貼,全部拿來買各種日常用品,包括柴米油鹽,不過,他留了1百元,幫自己買了一張樂透。
相同的2000元,前者讓2000元透過買賣變成資產,後者卻只是換得生活費用,表面上對生活有改善,但是,錢很快就消耗光了。
窮人最可悲的地方,在於他的錢無法從生活費用轉為資本。窮人不是沒有投資資本,是沒有投資意識。
「怎麼花錢」決定貧富 如何把錢轉為資本
走進時光隧道看一看,這兩個人之後的改變。2000元經營襪子生意,一個月以後,將會有5000元的收入,賺得3000元,再拿出其中2000元經營生意,亦可再賺3000元,到了第三個月,他已賺得9000元,幾年以後,他就可以雇用一群人經營襪子王國,就能夠脫離貧窮。
事實上,許多窮人與富人的行徑完全不同。
一般人給他2000元,會拿去買米或鹽,給他4000元,他會買魚或肉,給他10000元,他會買一些時尚的衣服,最後連僅存的100元,都會去購買彩券。對他來說,他的用錢方式,只想「改善生活現況」。
即使是突然有了1000萬元,也只想立刻把錢換成房子、車子,最後昭告天下,他再也不是窮人了。
窮人和富翁的差別不只是錢 「投資意識」是關鍵
消費的方式,將決定我們是窮人或是富人。有些物品無法增值,反而耗損錢財,例如:買車以後,必須負擔汽油費、保險費、修理費,即使停車,也都必須負擔停車費;金錢如果只出不進,即使有再多的錢,都會消耗殆盡。
窮人窮在不是沒有投資資本,是投資意識不清楚。如果我們有投資計畫,銀行多的是資金。就因為窮人沒有經營金錢的本事、經驗和技巧,因此惡性循環,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當窮人模仿富有人的光鮮亮麗,就像青蛙鼓起肚子,和水牛比大小一樣可笑。
致富的第一步,是學習將部分生活負債式的消費轉為資產性的消費,如果連第一步都走不出來,只好終其一生窮困潦倒了。
不妨想一想:好學生會吃飯,壞學生也會吃飯;好學生會睡覺,壞學生也會睡覺;好學生看到女生會心跳臉紅,壞學生當然也會,搞不好心跳的次數還會更多。
富翁和乞丐只有一線差距 金錢觀決定你的財富
好學生與壞學生的生活,其實有百分之九十九是類似的,只是其中有百分之一的差別,好學生就變壞學生了。
富翁與乞丐之間也一樣,只有百分之一的不同,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所以,為什麼每個家庭面臨不同的命運,有的家庭大富大貴,有的則只能數著米下鍋;有的人家活得非常充實幸福,有的人家卻庸庸碌碌毫無作為......,許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同樣是人,命運卻有如此大的區別呢?
思考的結果是,有人把命運的好壞歸結於家庭出身,也有人驚覺是自身的態度及選擇,決定了命運。
一個人若無法超越環境的限制,絕對做不出什麼大事。觀念決定命運,財富源於方法。財富狀況,根本源於每個家庭對財富的觀念。
作者簡介
陳光
.美國北維尼亞大學企管碩士
.企業內部訓練、專題演講、OPP等,場次超過上千場。
.陳光超強記憶 總監
.過鍋癮集團事業
.小蒙牛連鎖集團事業
.One For All 網路企業 總監
.晨光企管顧問總監
.台北七田真右腦研究所副所長
.台北市潛能發展協會理事長
張景富
.明志工專(明志科技大學)化工系
.台大商學系
.12年以上業務主管經歷
.智源科技公司業務經理
.韓銳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經理
.博士倫股份有限公司北區業務經理
.多年股市投資操盤經驗
.現任美商公司執行總監
本文摘自布克文化的《讓錢自己流進來【暢銷20萬冊紀念版】:腦袋決定口袋、實現財務自由的心理學,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用對思考方式,打造你的被動收入系統》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