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書作者倉林寬幸原本是領死薪水的上班族,在日立軟體工程有限公司(現為日立解決方案有限公司)擔任系統工程師,任職7年半。得知曾經共事的接案工程師月薪是自己的3倍後,開始對自由接案產生興趣,最後獨立創業。
創業第1年,有熟人介紹客戶得以穩定接案,順利賺進200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400萬元)。得意忘形之下花錢如流水,住在市中心月租4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8萬元)的華廈;創業第2年失去唯一客戶,只得放棄系統開發工作,並陸續接一些架設網站和影片製作的零星案件,營業額驟減,只剩之前的10分之1。
低潮持續5年,且由於諸事不順,開始變得自暴自棄,甚至聽信可疑的賺錢生意,背上80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160萬元)的負債。直到學會「一人公司」的思維模式,讓業績起死回生,年收入超過400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800萬元)。
作者強調,創業的人務必帳戶分流,他曾把錢全部存在同一帳戶,誤以為自己擁有很多錢,最後揮霍破產,並提到小額儲蓄、投資的重要性,並透過現金支付、點數回饋,培養節省思維、以及有錢人的金錢觀。
一個帳戶用到破產的教訓
我的財務導師教我:「首先把半年分的生活費存到儲蓄帳戶,然後剪掉提款卡。」這對想創業的人來說也是很有用的教誨,所以分享給大家。
創業預備金要存在儲蓄帳戶,重點是要用非平常提款的帳戶。然後開始慢慢存錢,絕對不要動用這筆款項。副業賺的錢要存入儲蓄帳戶,建議與生活支出的帳戶分開管理。
我剛創業時只有一個帳戶,錢全部存在同一帳戶,所以誤以為自己擁有很多錢,金錢觀也變得奇怪。導致我不斷的揮霍金錢,等意識到時,戶頭已經空空如也。
即使處於目前的薪水存不了錢的情況,每個月應該還是可以擠出5千日圓(約合新台幣1000元)吧,現在銀行有按月從其他帳戶定額扣款的服務。
設定自動存入5千日圓(約合新台幣1000元),所以一年是6萬日圓(約合新台幣1萬2000元),到5年時就是3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6萬元),即使無法達到半年分的生活費,只要手邊有急用金就不至於落入窘境。
光存錢還不夠!每月1千元也能投資
儲蓄的同時,建議也開始接觸投資。
投資股票或信託都可以,就從創業初期開始投資,一開始也是一個月5千日圓(約合新台幣1000元)即可。
在日本目前部分收益免課稅的NISA(按:日本對於境內民眾開立個人儲蓄帳戶投資理財商品,只要投資在利益額度內,便可享有免稅制度)已經改制,定期投資型信託變得更方便。
不過,投資與儲蓄不同,可能會損耗本金,一下子大額投資會很危險。建議先從少額開始,花2~3年鍛鍊投資技能,之後再增加投資金額。
就像遇到新冠疫情,有時也會因為不可抗力因素而導致工作驟減。這種情況如果有投資收入就可以撐過去。
若只靠生意賺取收入就必須持續工作,而本金少的話,投資也不會增加財富。如果可以透過做生意賺的資金進行投資,比起單靠做生意或投資更能夠輕鬆達到目標。
為了將來正式創業,先把副業賺的錢存起來或用於投資,都是聰明的理財方式。
出門只帶現金、點數回饋 如何變有錢?
已經習慣的事很難改變,一旦養成浪費的習慣,突然要戒掉真的很困難。如果一不小心就會使用信用卡和電子錢包,在養成節約習慣前可以只帶現金出門。
另外,經常去的家電量販店或網路商店的點數,以及電子錢包的回饋點數,也都可以善加利用。執行上述方法3年,手邊就會多出一筆錢,妥善規畫就可以有效活用資金。
創業後如果公司規模擴大,一定會面臨刪減成本的問題,從創業初期就要養成控制成本的觀念。即使未來不僱用員工,保持一人作業,沒有節約觀念還是不會有盈餘,好不容易建立的事業將很難進展到下一個階段。
從銀行手續費到郵資都要省 揭有錢人「小氣」的真相
其實越是有錢的人越會節制無謂的花費,在細節上很囉唆所以常被說小氣。許多有錢人的共通點是搭飛機時選擇經濟艙、連銀行手續費或寄送文件的郵資都要加以確認,且不追求流行,而是愛惜好東西。
另一方面,雖然看起來比普通人還簡樸,卻不惜投資有潛力的人才和事業。正是擁有這樣的金錢觀才會變成有錢人。
我不是規勸大家在生活上過度節約,但是5千日圓(約合新台幣1000元)、1萬日圓(約合新台幣2000元)的支出累積起來,馬上就會變成5萬日圓(約合新台幣1萬元)、1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2萬元),節約花費雖然麻煩但是值得一試。
作者簡介_倉林寬幸
1977年出生,成長於日本埼玉縣秩父市。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部,早稻田大學研究所理工學研究科修畢。
經營數位廣告公司,創業15年來,客戶累積多達1300家。
目前除了經營數位廣告公司,還為上班族舉辦創業補習班「Tamago Camp」,教授數位廣告經營,也為創業新手舉辦商業沙龍「Tamago Academy」。
興趣是吃雞蛋料理,以及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才開始學習的高爾夫運動。一天最多能吃10顆雞蛋。過著一邊享受高爾夫,一邊自由工作的日子。
本文摘自任性出版《一人公司的第零年教科書:不想只領死薪水!經營副業、全職接案、自行創業的致勝祕笈。任何時間(第零年)都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