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升息 006208 美元

30元買0050,只賺6萬就跑了!台積電工程師「認錯買回,發誓再也不賣」,38歲提早退休

30元買0050,只賺6萬就跑了!台積電工程師「認錯買回,發誓再也不賣」,38歲提早退休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ETF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提供

2021-06-16 09:47

我研究所畢業後在台積電上班當工程師,對投資很有興趣,趁年輕的時候轉職產業分析師,拓墣產業研究所算是台灣最大民營產業研究機構之一,上班到公司就可以看報紙新聞,跟同事討論股票,產業研究分析很有趣,可是跟股票投資獲利,是兩件關係不大的事情。

 

講個小故事,證券公司看好某個產業議題,就會跟我們研究機構合作,辦理投資講座,VIP會員免費參加,在五星級飯店順便吃下午茶,然後我們研究員講一個小時、他們證券公司的人講一個小時,有次開頭我才自我介紹完,正要帶入產業介紹,前排就有個阿北舉手「老師,你不要講這麼多,你直接跟我講哪支股票比較快」,還好我也講過很多場次了,安撫阿北後繼續開講。(公司收費5萬、研究員獎金5千)

 

很多人對投資有興趣是對賺錢有興趣,不是對產業、對公司有興趣。當年產業分析師的我也是如此,投資成績單小賺小賠,實在沒意思,只好再重回台積電賣肝當工程師賺得多又快。

 

回鍋台積電運氣好在金融海嘯之前,經濟不景氣,工作也相對的比較輕鬆,因此晚上回家自己繼續看投資理財的書,剛好看到綠角前輩介紹指數投資,開始入手買進0050,印象中從30元左右開始買,買大概10張左右,股價就開始爬升,沒有幾個月就到了36,老毛病就犯了,賺兩成就該獲利了結,等回檔再來回補,結果就是沒等到0050回檔,之後我在50元左右認錯再度買回,並且發誓再也不賣出,就這樣0050到了60我也沒賣出,上萬點後到了70我也沒賣。

 

 

到了2015年,結合夫妻兩人的資金,一起前進美國券商。剛投入美國券商也是什麼都買一點,VTI、VEU、VSS、債券、VNQ...,後來到2019年股票的部分只用VT,債券只用美國政府公債ETF,所以就再平衡的部分來說,我幾乎是沒有執行的,不論是股票區域市場的再平衡,還是股債的再平衡。

 

從2015年開始老婆繼續上班,我則是負責小孩接送工作,閒暇之餘規劃家庭資產,現金的部分預留兩年,也有配置0050,0050日後會優先作為資產提領,美國券商的資產,避免跨國匯出匯入的手續費,幾年執行下來都還算過得去。

 

最後我要提到所謂的降維打擊,降維的意思就是你的能力在第一志願,可是去念第二、第三志願的學校,相對之下就幾乎是全班第一名。就是說有人會煩惱退休後資產不夠提領,其中一個解法就是晚點退休,或者退休後控制好開銷。

 

所以回到指數投資的缺點,本金大、時間久、很無聊。本金要能夠累積,除了要增加薪資收入,再來就是要控制開銷,就好比薪資收入破百萬,可是開銷跟剛畢業新鮮人24K差不多。

 

其實我有注意到,高收入人士能夠有閒錢投資的,必定在某方面的開銷節省下來,也就是沒有樣樣都要高消費,住豪宅、開跑車、名牌手錶衣服鞋子、私立美語學校、五星級飯店、頭等艙、高爾夫球...,偶爾有點嗜好興趣沒毛病,樣樣都要跟上肯定不容易有閒錢投資。會賺錢肯花錢的人多的是,但是能夠有閒錢投資的人卻不多。

 

指數投資的核心概念也是,估計資產增加的幅度,控制提領的比例,即便某幾年資產增加的預期高,但是我們也不會同時提高提領金額,偶爾慶祝開心一下是可以的。其實很多成功的主動投資人也是如此,像是巴菲特,就是他的開銷支出成長,遠遠低於投資報酬的成長。但是很多其他短線投資人,往往預期賺了錢,就要快速提高生活品質,大幅提高開銷,這部分經驗給大家參考。

 

作者簡介_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曾於台積電擔任工程師,後為拓墣產業研究所半導體產業分析師,現在專職自營投資理財,主要以指數投資ETF為主、少許虛擬貨幣為樂趣。2009年至今平均年複利報酬達8~10%。經營粉絲專頁「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本文獲「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

 

延伸閱讀

3級警戒仍繼續,台股籌碼凌亂該怎麼玩?理財教母林奇芬:給2021市場調整年4投資建議

2021-06-20

45歲前月被動收入5萬vs.主動收入10萬,哪個比較難?很多人沒搞懂:跟被動收入同樣重要的2件事

2021-06-18

3間門市每月燒百萬...39歲童鞋老闆煎熬告白:我太天真了,硬轉線上銷售,一不小心死更快

2021-06-15

兆豐金、合庫金...買了一堆太貴的金融股,該向下攤平還是改買高股息ETF?存股達人2案例算給你聽

2024-03-08

00940、00939、00878、00919...存股哪1檔領息最多?他38歲提早退休身價上億:用成分股聯發科算給你看

202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