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繼富邦中國投等債(00784B)、復華次順位金融債(00790B)、新光標普電動車(00925)後,又有一檔ETF準備下市了!櫃買中心公告,富邦中國政策債(00718B)將於6月18日起終止櫃檯買賣,這也是今年第4檔下市的ETF。
根據集保結算所最新數據,截至5月9日00718B受益人為623人,而富邦投信於該基金終止櫃檯買賣後,仍將持續辦理投資人服務事宜。
今天看到新聞,今年出現第4檔下市的ETF了,ETF下市這件事,不少人感到驚訝,來提一下,以前我有認識的人也同樣遇到買ETF而下市的經歷。
退休鄰居投資ETF:不求賺大錢,不用盯盤、穩定領息就滿足了
前幾年疫情的時候,有一位剛退休不久的叔叔,是我媽的鄰居,住在家裡附近,退休後常在公園打太極,偶爾還會幫附近小孩免費補數學,是個勤儉、認真、對事情都有條理的那種人。
那時候他主動找我聊投資,說有一筆退休金想做「穩定規劃」,不求賺大錢,只想放著慢慢領息,他研究了一下,認為ETF比較符合現代人說的資產配置。
當時他給我看自己做的筆記本,都是滿滿的分析、比較表,是真的很認真,訴求就是不用每天盯盤、波動小一點、可以定期領利息、只要能穩定收益,錢不要縮水太快就滿足了,我想他很清楚自己要的東西。
後來他選的是一檔比較新、剛推出的ETF,他認為選股邏輯看得安心、且回測數據及殖利率都還不錯,雖然成交量不高,但他不在意,認為只要不賣就當慢慢存。
因此每個月都會自動轉帳一樣扣款,從退休金裡撥一點進去,每半年開一次帳戶看一下股息,還常說這筆錢,就當作是買菜基金啦,沒壓力。
買到下市ETF,退休鄰居失落告白:ETF不是很穩嗎?
但新出的、冷門的、沒人買的,這些都是ETF比較危險的因子,具體來說:
最近30個營業日平均規模,股票ETF<1億元;債券ETF<2億元,只要達到以上就是達到了下市門檻。
當然,那時候我也沒想到他選的ETF會下市,我打電話過去,他語氣算是蠻平淡的,只是有點失落的說,自己不是氣它下跌,也知道投資會有波動,只是……沒想到會下市,ETF不是很穩嗎?
看清楚!會下市的ETF有4個特點
這句話,其實就是很多人心裡的寫照,ETF的形象長期以來就是,「低風險、分散投資、懶人適合」的代名詞,但很多大大不知道ETF也是會下市的。
有些ETF雖然買的是一籃子股票,但選股邏輯可能侷限了某一題材、某一產業,或是當下很熱門的某一族群,自然真正能達到「分散」的效果很有限,只要熱潮過了或是表現差,沒有人要選了,ETF就很容易被打入冷宮。
所以,ETF的穩定是來自於成分股在各種意義上的分散,而不是產品本身不會出事,畢竟ETF就是一種商品,規模太小、成交量太低、沒人交易、成本太高,基金公司自然會考慮清算。
避開單一主題的ETF!艾蜜莉投資ETF有3大原則
我花了一點時間跟他說明,也告訴他,這不代表他投資錯了,因為這段時間他確實也領到了一些息,過程沒有虧多少,該結算的基金公司還是會按照淨值清算回來,不過站在持有者的立場,這樣就沒辦法長期持有等待價格回升了。
但這是一個提醒,我們選擇投資工具的時候,不只是看新穎的題材或噱頭,又或是殖利率…等,更要看這個產品的規模、流動性…等等。
最簡單的方式,我選ETF的原則,一定是選原型ETF,且避開「單一主題、單一產業」的ETF,而且成立時間至少要數年以上,有實際經歷了市場洗禮,新的再香,未必走得遠;薑還是老的辣,ETF也是老的穩。
溫馨提醒:以上非任何形式個股買賣建議,投資之前請獨立思考、不要跟單,自己為自己的錢負責喔!
作者簡介_艾蜜莉
1982年生,考過公職也當過上班族,曾擔任金融研究員。大學畢業後積極自學投資理財方法,2008年開始投入股市,用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靠著自創的紅綠燈選股法,利用每月不到3萬元的薪水,讓自己18年內從50萬元滾出5千萬元資產,實現了財務自由之路!
著作:《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小資也能年賺15%》、《艾蜜莉存股術2.0:月薪2.5萬起步 滾到5千萬財富》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