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幫一位45歲左右的單親媽媽,做了愛心財務健檢,她的月薪約10萬,每月支出約8萬(含房貸),扣除支出每個月閒錢約2萬,一開始我覺得她花費非常高,但細細盤完支出,發現能節省的地方不多。
如何達成4萬被動收入?
她目前的淨資產不含房約100萬,含房約940萬,房貸仍要繳20年,財務目標是每月有4萬元的被動收入
用4%法則推算,如果每個月想要達成4萬的被動收入,至少要存到1,200萬,會是比較保險的數字(4萬/0.04*12)
她年輕時的財務決策都是聽保險業務員的建議,目前身上有3張儲蓄險保單(2張仍在繳費),她的保險業務員前陣子建議她,可以把一張儲蓄險解約重新買,因為利率比較高。近幾年自己去接觸投資後,才開始買市值型ETF,像是0050、VOO、QQQ。
45歲開始投資晚不晚?
對談中,她問到45歲才開始認知到投資的重要性會太晚嗎?我告訴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晚點開始也沒關係,It’s ok to be not ok。她說為了小孩、為了生活,可以工作做到60歲沒關係,我真心覺得媽媽們都很偉大。
▲保險歸保險,投資就是投資,切勿把兩者混為一談。
3大檢視 加速財務自由
1.持續投資
投資部位沒有問題,如果不會選擇個股,可以繼續買入市值型ETF標的,以定期定額+放長期會是不錯的方式。
2.儲蓄險部位
滿期的儲蓄險可以考慮解約,還在繳費中的可以考慮減額繳清(先進行試算再決定)。
3.醫療險等雜費項目
醫療保單要檢視是否有cover到雜費項目,建議要有10-15萬的保障額度。
0050、00905...市值型比一比
市值型ETF具有分散風險的功能,而且具有汰弱换强的機制,表現不好的會定期被踢掉,不用盯盤,適合所有投資人。
誤把保險當投資的領悟
保險歸保險,投資歸投資,如果她當時不是買入儲蓄險當作投資,現在的財務應該會更健康。
投資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如果可以更早有意識的買入資產,現在的生活會更有餘裕。5月市值型ETF漲幅前三名,分別是00905、006208、0050,其中00905有8.2%的漲幅,恭喜持有的朋朋。
延伸閱讀:股災來了,0056、00878套牢怎麼辦?達人算給你看:就算買在高點,也贏儲蓄險、套房出租
作者簡介_純純存股
36歲月領76.5K的金融社畜,自揭原本的生活只有工作,自2017年開始存股後,人生逐漸有了底氣,才懂得好好體驗生活。2023年開始在社群分享投資理財觀念與實戰經驗,目前IG粉絲人數7.6萬。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