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新創帝國一年虧損850億元 Uber還能撐多久?

新創帝國一年虧損850億元  Uber還能撐多久?
Uber創辦人卡拉尼克一手打造矽谷歷年來最大的獨角獸,締造「共享經濟」先河;但公司連年虧損、海外擴張又節節敗退,讓投資人心中充滿憂慮。(圖片/達志)

鍾張涵

產業動態

1061期

2017-04-20 15:22

美國線上叫車平台優步(Uber)成立短短八年,就成為全球最受矚目、市值近七百億美元的亮麗獨角獸。上周它雖在台灣重新上線,同一時間卻又有公關總監辭職,這已是今年第八位離職的重要高層,在公司醜聞不斷、虧損擴大、被各國封殺下,優步還能靠什麼優勢獨步全球?

四月十三日下午一時,Uber重返台灣記者會,在滿場記者充滿謎團與問號下匆匆結束。

Uber在三創園區租了一間小會議室舉辦記者會,廣邀全台媒體,當天湧入超過一百四十名記者及逾三十名工作人員。現場擁擠不堪,但Uber亞太區總經理布朗(Mike Brown)和台灣區總經理顧立楷在鎂光燈前,舉著「Uber愛台灣」的牌子,笑得一臉燦爛。

「我們回來了!Uber重返台灣!」顧立楷大聲宣布,立即掀起台灣市場騷動;同一時間,美國總部也不安寧,美媒正大幅報導公關總監離職所掀起的Uber危機。可以說,這一年來,這隻全球捲起千堆雪的獨角獸,光芒不再一如從前,內外交迫可能是最貼切的形容。

 

人事動盪不安,高層陸續離職 醜聞一〉女員工屢遭性騷,卻未處理


公關總監惠史東(Rachel Whetstone)是Uber從谷歌挖角來的大將,不到二年時間棄船離開,而且今年才過了四個多月,Uber至少已走掉產品副總裁、商業及地圖平台副總裁、人工智慧實驗室主管、資安專家、無人車負責人、甚至總裁傑夫.瓊斯(Jeff Jones)等八名大將,導致內部人心渙散,美國知名媒體《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更報導,不少矽谷工程師與程式設計師,都勸在裡面上班的朋友,離開Uber這個「有毒的企業文化(toxic culture)。」

為何被媒體評價為「有毒」企業?關鍵之一就是Uber醜聞不斷,譬如今年二月有離職女工程師傅勒(Susan Fowler)控訴遭性騷擾,指公司內部充滿性別歧視,且人事部門不理會申訴。

傅勒一五年就職,上班第一天就收到主管來信表示自己是「開放式關係,正在尋找可以和他發生性關係的女性。」她將信件呈報給人資部門,人資的回應是,該主管是「高績效」員工,且是初犯,很難因一次「無辜犯錯」而處罰他。

但原來許多女同仁都有類似經驗,人資也都以「初犯」為由擋下。傅勒主管還威脅,若再向人資告狀,他有權開除她。忍無可忍的傅勒決定離職,性騷擾事件在網路上燎原,讓Uber形象掃地。

 

uber

 

執法人員叫不到車、監視競爭對手 醜聞二〉開發監視程式,恐已違法


性騷擾還只是醜聞之一,今年三月,有員工匿名爆料,指出Uber為了躲避各國政府追查,研發一款名為「灰球」(GreyBall)的程式植入UberApp中,用來蒐集、確認稽查人員身分。這些人一旦被程式標記就叫不到車,就算有司機接到訂單,Uber也會立即指示司機立刻結束服務。

Uber至少在美、法、澳、韓、中、波蘭等地偷偷使用「灰球」程式,媒體報導後,還辯稱「這是用來拒絕那些可能對司機造成傷害、違反規定、惡意擾亂的競爭對手,並防止管理部門釣魚執法。」但美國韋恩州立大學法律教授亨寧(Peter Henning)認為,這恐涉及聯邦「電腦詐欺和濫用行為」。

今年四月,Uber又被爆出使用監視軟體「地獄」(Hell)追蹤競爭對手Lyft的司機。除了在Lyft上開假帳號,追蹤某地有多少位Lyft駕駛;另外也會偵測同時為Uber和Lyft開車的司機,給予司機額外獎勵、讓他們忙著為Uber開車;或微調路徑,讓他們無法接Lyft的客人。專家認為,Uber此舉已涉及不公平商業手法、盜用商業機密和電腦詐欺。

美國知名媒體《連線》(Wired)雜誌認為,Uber真正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形象問題,二是文化問題。而這些問題源於最頂層:Uber應該找一位新執行長!

 

uber

▲點擊放大

 

執行長卡拉尼克挨批野蠻 塑造「煉獄、充滿敵意」辦公室文化


Uber創辦人兼執行長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常這樣說,「政府要我們關閉,你要嘛照他們的要求去做;要嘛為你的信念奮鬥。」

二○○八年,卡拉尼克站在白雪紛飛的法國巴黎街頭,因為叫不到計程車而有了「滑滑手機、就能叫車」靈感,隔年公司一成立,立刻震驚主管機關,引發美國各地交通管理局關切、開罰,但卡拉尼克好鬥且勇於挑戰政府的性格,將Uber打造成矽谷歷年來最大的獨角獸,至今已取得約一百六十億美元的融資,市場估值更高達六百九十億美元。

但據外電報導,Uber融資中包括大量債券,如一五年發行十六億美元可轉債,及去年發行十一.五億元的槓桿貸款(Leveraged loans,又稱為非投資等級貸款),而Uber向投資人承諾三至四年內的上市計畫。因此外界曾推算Uber最快一八年上市,但隨著爭議不斷、上市時程未有進度,投資人開始想:上市前,是否應該把卡拉尼克換下來?

卡拉尼克今年二月搭乘Uber,遇到司機抱怨公司每天調整價格害他破產,但卡拉尼克竟爆粗口罵司機鬼扯(bullshit)、怨天尤人,並甩車門離開,過程在YouTube上曝光後,社會撻伐、批評卡拉尼克態度粗暴,逼得他公開道歉。

但他激進的性格屢屢把自己放到火線上,有離職員工說,Uber總部的工時和文化近似「煉獄」,更形容「辦公室像一具電鋸,充滿敵意」,加上卡拉尼克好鬥、壞脾氣、掌控欲太強的負評不斷,到後來,連他自己也公開承認,「我必須徹底改變領導風格。我需要幫助。」


Uber在歐洲擴展不順,今年義大利計程車司機為了反Uber,展開為期六天的抗議遊行,最後甚至爆發衝突。(圖片/Getty)
 

內憂不斷,Uber擴張也遇強大阻礙,歐洲接連傳出壞消息,丹麥暫停服務,近日又被勒令退出義大利。

打著共享經濟旗幟的Uber,創新的經營模式因衝撞既有計程車業者,不論進到哪個國家,都面臨計程車司機的抗議及政府禁令。Uber的一貫作法是在網路上發動網友與Uber駕駛向政府施壓,要求解除禁令;公司本身則與政府斡旋,呼籲不要「遏止創新」;它像變形蟲,總是且戰且走,依據情勢改變服務形態。

以台灣為例,顧立楷去年還以公開信強勢表態,指稱稅務上「面臨交通部對我們業務營運模式的不適當認定」;還嗆言「台灣至今沒有因應共乘服務而設立的保險模式」。但台灣政府一勒令停業,兩個月後「重返台灣」,立刻改口「願意與租賃車行合作」。

Uber目前滲透率最大的國家仍是美國、加拿大,但在歐洲及東南亞都遭遇阻力,義大利、法國、西班牙、泰國、韓國等都將Uber視為違法。

 

uber
 

靠衝撞各國體制,闖入五百座城市 外媒:流血的獨角獸、燒錢的機器


市場擴張失利,讓Uber的財務雪上加霜。Uber近日公布一六年全年財報,淨收入達六十五億美元,不計中國事業且經調整的淨損為二十八億美元(約台幣八百五十億元),虧損較前一年擴大。

不過Uber也強調,去年平台交易總額達兩百億美元,成長速度高於虧損。但外電指出,若計入中國事業,Uber去年其實虧損達三十八億美元,若已上市,可以排進上市公司虧損前十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Evan Rawley說,「Uber的虧損相當嚴重,一個季度要燒掉大量現金。」

美國紐約大學教授Aswath Damodaran接受《彭博》採訪時亦言:Uber是獨一無二的公司,無論好壞都值得成為研究案例,「但它是一台燒錢的機器。」

唯一的好事是,今年Uber與滴滴在中國從彼此廝殺到握手言和,雙方交換持股,Uber因而成為滴滴第一大股東;今年來滴滴試圖透過漲價實現獲利、且外傳日本軟銀也有意投資滴滴,未來難說Uber對滴滴的投資,將使中國成為Uber少數站穩腳跟的海外市場。

無論如何,這隻被美國知名金融網站Investopedia稱之為「流血的獨角獸」,未來是否會放慢擴張腳步,減緩燒錢的速度,關鍵還是在執行長。

但卡拉尼克是個不擇手段的人,他不惜研發「灰球」和「地獄」監視對手和執法人員,在世界各國挑戰法規,雖然許多投資人和企業家都緊盯著Uber,卡拉尼克口頭說想改變,未必會真的讓步。

畢竟,靠著不斷衝撞各國運輸體制壯大,Uber這隻獨角獸闖入全球逾八十國、五百座城市,征戰世界腳步從不停歇。只是從一個備受追捧的明日之星,到如今是內外夾擊、連年虧損的惡性輪迴,Uber上市路迢迢,卡拉尼克遲早得給捧著鈔票給他的金主們一個交代。

 

uber

▲點圖加大

延伸閱讀

長孫答應贍養終老阿嬤才決定送房,沒想一轉頭房子就被偷賣讓她無家可歸...贈與房產防子女不肖2作法

2024-01-24

遺產不是子女均分繼承就公平!給全天下父母忠告:把錢留給照顧你、最孝順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公平」

2024-03-05

富爸爸幫兒買房想逃贈與稅,夫妻贈與400萬,再借阿公阿嬤等名義給600萬...代書:國稅局追稅6情形

2024-01-17

當初大哥買房拿走2千萬,如今爸爸遺產剩8千萬還要分他嗎?繼承要懂的事:生前贈與分2情況

2024-03-28

不用趕年底贈與節稅!1情況向區公所申請「這張證明」,0元過戶免贈與稅、土增稅,連未來房地合一稅都免稅

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