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00881 00878 00900

追風耐力賽 我們與丹麥的距離

追風耐力賽 我們與丹麥的距離

陳柏樺

科技

總統府提供

1181期

2019-08-07 14:43

一九九一年,丹麥建立首座海上風場,再生能源發電量自此快速成長。
坐擁十六座最優海上風場的台灣,能追上丹麥嗎?

台灣發展離岸風電期間,哪個國家是最重要的夥伴?答案是九千公里之外的丹麥。

 

根據丹麥風電產業協會(DWIA)的報告,二○一七年丹麥風能科技出口額達五四四億丹麥克朗(約新台幣二六一六億元),自○六年以來增長三八%。丹麥政府持股過半的沃旭更是全球風場開發的龍頭,年營收近三千億元新台幣;台灣去年四月與六月的風場遴選及競標,拿到一.八二GW裝置容量的沃旭是大贏家。

 

人口不到六百萬的丹麥,發展風電的背景與台灣不無相似之處。一九七○年代的石油危機,讓九成以上能源來自石化燃料的丹麥開始思考替代方案。台灣同樣有九成以上能源依賴進口,且全球風速最佳的前二十座海上風場當中,有十六座在台灣海峽,是發展再生能源的優勢所在。

 

要談能源轉型,先看看台灣在長跑的哪個路段。今年四月,立法院修正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定下二○二五年再生能源達二十七GW的目標,約占總發電量二○%,占比乍看不高,但現在的起點離目標仍遠——一八年,再生能源僅占台電總發電量四.九%,其中風力發電僅占○.七%。

 

長路漫漫,但至少開始跑了,不轉彎,終會迎向終點。而眼前還有四項挑戰,決定台灣的離岸風電發展,離丹麥有多遠?

 

挑戰一、政策是否穩定

 

學者與開發商不約而同提到,最重要的就是政策穩定。一名學者說,十多年前從德國留學返台時,幾乎沒人看好台灣會發展離岸風電,「當年政策沒拍板,產業在觀望,沒人投入資源、沒有產學合作⋯⋯。」影響所及,「如今,來不及產出本土的研究或人才。」

 

當年沒做,現在人才難覓,而若眼下仍無法讓業者對政策的穩定度有信心,學者憂心,即使產業有了基礎,長遠的維運將成為下一個難關,因為「屆時人才、技術需求都會不斷提高。」

延伸閱讀

存股0056+00878+00919,她年領168萬股息、42歲提早退休:帳面-450萬跳+900萬「投資用錯方式,ETF也會慘賠出場」

2024-01-25

立院表決大戰!軍公教年金停砍案,韓國瑜首投關鍵一票、國民黨全勝表決過關…年改下一步怎麼走?

2024-04-12

達人存股1千張00878,年領168萬股息,42歲提早退休:存股2年心得「5大優勢,該賺的不漏勾」

2023-11-09

軍公教年改5年有成,挹注退撫基金2200億!為何30年內能「穩健經營」?原來關鍵在這

2023-12-26

年金改革和年輕人有關係?房子寧願裝空氣也不急著賣 她揭「1族群」特別愛買房

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