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究竟玩真玩假?眾所期待的人形機器人,何時才會進入生活又實用?
《今周刊》獨家專訪輝達機器人舵手勒巴迪恩,從技術和產業發展,給出答案。
工廠裡,一輛無人搬運車運來料件後,機械手臂一來一回拿著電子元件進行組裝,再由另一隻手臂把半成品送到下一個工作站,過程中不靠人就能完成工作。像這類「機器人」,早已在產業中扮演得力助手。然而,這些機器人通常需要工程師編寫一套程式,才能完成一項重複且具體的任務,它有固定的移動順序、速度,一旦環境或任務有變化,就無法完成。
「過去幾十年,人們一直嘗試打造能執行多任務的機器人,卻缺乏關鍵技術,讓它們變得實用。現在我們終於有所突破,這項技術就是AI。」輝達Omniverse和模擬技術副總裁勒巴迪恩(Rev Lebaredian)指出,機器人就像人一樣,應具備三要素:感知、決策與執行能力,傳統的機器人幾乎沒有這些能力;也就是說,它們無法藉由觀察環境變化,就自動做出相應決策且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