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成(2474)董監事席次攻防戰越演越烈,可成董事會4/16通過董事提名名單,4席董事與3席獨立董事候選人,將與以新加坡外資股東TIHIM執行長王亞倫為首,總共1席董事與3席獨立董事候選人,於5/27可成股東會上競逐董事席次。
外資股東TIH Limited旗下TIHIM管理的瓦山塔主基金,以及香港Argyle Street Management Limited管理基金資產之一寶塔街公司,近日登報,認為要的是話語權、不是經營權為題,公開徵求小股東支持。
王亞倫:小股東想要進入董事會的,大都別有居心
王亞倫(Allen Wang)身為TIHIM執行長,其實早前在2022年8月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談到公司治理時曾提到,公司治理最大的問題還是累積投票制、法人董事和收受委託書等3大制度層層累積起來,完整替公司派鞏固董事席次。
「累積投票制,原本立意是讓小股東有進入董事會的機會,但他認為想要進入董事會的大都別有居心」。
「台灣永遠有1%小股東掌握通路的奇怪現象」
當時他說,因為累積投票制給股東一個平台,可以花很少的成本,吸引過去從不投票的菜籃族手上的股票,正因為這樣,台灣永遠都會有1%小股東掌握通路的奇怪現象,「3個制度綁在一起若是不改,台灣企業永遠會有亂象」。
對比現在王亞倫以新加坡外資股東TIHIM執行長身分,和可成公司派針鋒相對,似乎態度與當初的看法已相當不同。
相關新聞:
掌握10%股權卻搶不過1%小股東?為何台灣無法吸引積極型機構投資人?他點出「公司治理」最大問題
質疑可成股利政策?5年回饋股東每股90元
至於1%外資派,過往針對可成股利政策議題有所質疑,據了解,可成5年現金股利合計60元,加上216億庫藏股等於30元,也就是5年回饋股東的現金高度達600多億,相當於每股90元。
外資瓦山塔主基金與寶塔街今年提名1席董事、3席獨立董事,包括一般董事王亞倫,以及獨立董事黃科傑、許兆慶及林祺卫,4/29刊登廣告提出海納百川是美德、依法依規是基本及國際專業是正規三大訴求。
以下為外資瓦山塔主基金與寶塔街廣告聲明全文。
國際上著名的股東行動主義之一,是2013年蘋果股東多次向蘋果公司經營層,強烈要求蘋果公司有效運用手上龐大閒置現金,足見股東行動主義是世界潮流。
我們自2021年持股可成,2023年開始行使股東行動主義,至今已持續三年,期間對於資本配置多次溝通未果,缺乏正向答案,才被迫行使股東權利。
但每當我們行使股東權利進行提案或是提名,便有人開始誣指為中資影子,可成甚至還提告毀謗(已遭地檢署認定無毀謗情事),試問這樣打壓股東,能夠讓可成科技變得更好?
可成長期以來現金與定存水位超過一千億元,然而,相較與其他同樣超過千億元的企業,可成有濃厚家族色彩,包含董事長親弟等於總經理、董事長長子主掌投資部升格後的策略辦公室。
缺乏投資長專職、沒有風險管理功能性委員會,前年再因違反公司法規定,可成遭金管會認定可成損害股東提案權而開罰,甚至因內線交易,在禁止交易期間買進可成股票,涉嫌不法獲利逾千萬,在去年7月,洪水樹董事長家族9人遭台北地檢署約談,其中7人交保,洪水樹更遭要求千萬重保。
國際MSCI ESG Rating自2022年對可成科技降評到BB,報告中直指可成為同產業後30%的級距。
瓦山塔主基金與寶塔街在廣告上呼籲,可成轉型要涵蓋的產業,均為跨國際領域,因此提出4名董事候選人,呼籲小股東把手上珍貴的一票,投給外資提名的4席董事。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今周刊APP》